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觉得
排解孤独之所以让人感觉如此困难,还有另一个原因。孤独感会引发一种对社会威胁与排挤的高度警戒状态,使我们对于自己可能遭到排斥或冷漠对待异常敏感。当我们对人心存戒备时,我们的行为反而更有可能导致我们遭到拒绝。我们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但又不敢把自己拉回中心,以免再次被排挤——因此我们又进一步抽离人群。这就是当你预想自己会遭到拒绝,结果就完全应验的原因。
菲利帕·佩里
为人父母最希望孩子快乐,所以孩子不快乐时,我们会想要说服孩子和自己:他们很快乐。这样做可能在短期内让我们感觉好一些,但孩子会觉得没人聆听,受到忽视,内心孤寂。
菲利帕·佩里
如果孩子知道他会获得你的关注及抚慰,但不会遭到指责,他更有可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包容他们感受的容器。这是指你陪在他身边,了解并接纳他的感受,不会觉得他的感受令你产生压力。
菲利帕·佩里
你谈论棘手的议题,或感到恼怒,或觉得你和对方快吵起来时,请记得以下几点。1.承认自己的感受,也考虑对方的感受。也就是说,不要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不要坚持自己“很聪明”、对方“愚不可及”;2.定义你自己,而不是定义别人。所以要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你陈述句”。3.不要反应,而是反思。你不必在每次反应之前都先反思(我不是主张你放弃所有的自发性),但是如果你现在感到恼火或生气,我觉得暂时停下来了解原因是个好主意。4.接纳你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唯有展现脆弱,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才可能培养亲近的关系。5.不要径自认定他人的意图。不要设想太多或是把自己的想法硬套在他人身上,想办法了解对方的感受,如果你误解对方了,就坦然承认。了解自己及对方的感受不仅是良好协商的基石,也是健全关系及同理心养育的基础。开启这种互动永远不晚。我。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觉得自己每天几乎时时刻刻都想远离孩子,你真正需要远离的,可能是孩子在你身上触发的感觉。为了避免受到那些触发因素的控制,你可以抱着同理心去回顾你婴幼儿时期或童年的经历。
菲利帕·佩里
你有很多好的东西可以传承给下一代——例如你获得的关爱——你一定不想把你承袭的恐惧、憎恨、孤独或怨恨继续传给孩子。有时你会觉得很烦,就像你偶尔对伴侣、父母、朋友或自己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只要承认你偶尔会这样想,你就不会因为孩子唤起你内在的情绪,而立刻冲动地去惩罚他们。
菲利帕·佩里
你的目标是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持续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重要的是,孩子觉得他可以告诉你真相,觉得他的所有感受都会获得接纳,甚至包括那些你会担心的感受和态度。
菲利帕·佩里
教养青春期的孩子时,请记得你自己青春期是什么样子。那时父母为了阻止他们的恐惧变成现实,而对你设下了种种限制,使你觉得束手束脚,很不自在。
菲利帕·佩里
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肯定他的重要性,肯定他是有人关爱及渴望的。而且,你不能以随性的话语表达,你需要用爱表达,让他看到你的脸庞在见到他时整个亮了起来,让他从你们的亲子互动中感受到爱,让他觉得你把他纳入生活中,让他看到你很享受亲子乐趣及陪伴他的感觉。
菲利帕·佩里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觉得有必要与父母分离,自己会建立一个圈子或加入新的社交圈。等孩子觉得他已经建立一个有别于父母的独立身份时,他就不会那么叛逆了,一切都会缓和下来。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觉得孩子发脾气把你逼到了极限,切记,这时你应该反思,而不是立刻反应。也请记得,不要觉得孩子是冲着你发脾气。你可以深呼吸,持续保持理智,并观察孩子。你持续观察孩子,注意他的情绪,并尝试用语言说出孩子想沟通什么时,你会开始了解导致他情绪失控及行为失控的触发因素,以后就能预先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菲利帕·佩里
什么是合作型管教呢?它是怎么运作的?(1)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比如:“我希望你的房间保持整洁,我希望你整理一下。”(2)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孩子可能需要帮助。比如,“是朋友把你的房间弄得一团糟,所以你觉得让你清理房间很不公平,对不对?”“你是不是觉得作业太多了,永远做不完?”(3)确认那些感受。“替别人收拾烂摊子,是感觉很不公平”或“万事都是开头难”。(4)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我还是希望你把房间整理干净,你看怎么做最简单?”(5)坚持下去,必要的时候重复这几个步骤。
菲利帕·佩里
请仔细观察你的内在。那里是否有一些轻微的怨恨和不情愿的迹象呢?如果有,请从心理以及情绪两个层面去观察它。关于某种情况,你思维所创造的观点是什么?然后请观察你的情绪,这是你身体对这些观点所做出的反应。请感受一下这些情绪。你觉得开心还是烦恼?这是一个你会选择让它进入你内在的能量吗?你有选择吗?。
埃克哈特·托利
通过分享有效和真实的信息,则能够让我们获得尊重和信任。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们沉溺于网络社交。如果信息越少人知道,或者让我们觉得这信息更重要,分享后我们也会获得更多的愉悦感。
卫蓝
获得快乐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目的性很强的多巴胺,去找事情做,比如完成艰难的工作;一种是通过长时间持续锻炼去刺激分泌内啡肽;还有一种是刺激分泌能让大脑觉得单纯快乐的血清素。
程东升
这种持续地追求学习和改进的动力,让人类天生地对进步感到快乐,对快速进步感到兴奋。尽管大多数人觉得他们是在追求能让自己快乐的东西(玩具、大房子、金钱、地位等),但这些只能带来小的满足,远远无法与进步能给大多数人带去的长期的满足感相比。一旦得到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的满足感通常不会延续。这些东西只是诱饵。追逐诱饵要求我们必须进化,而且对所有人来说重要的是进化,而不是回报本身。这意味着对大多数人而言,成功就是以尽可能高效的方式拼搏和进化,即迅速认识自身和所处环境,然后通过改变实现进步。
瑞·达利欧
我发现,卷入快速学习的反馈循环之中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就像冲浪者热爱冲浪一样,尽管这有时会使你跌倒。不要理解错了,我至今依然害怕跌倒,依然觉得跌倒很痛苦。但我会思考这种痛苦,并明白我将克服这些挫折,而且我学到的东西将主要来自对挫折的反思。就像长跑者忍耐痛苦去体验“跑步者的愉悦感”一样,我已经基本上走出了为犯错而痛苦的阶段,而是享受从犯错中学习的愉悦。
瑞·达利欧
对于这些信奉全新幸福观的年轻人而言,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就够了”,所以打心眼里觉得满足,并非处于无奈才做此选择。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他们的主动选择而来,并因为自己的“主动选择”而感到幸福。
本田直之
在每天的寻常生活中,都会有令人觉得来之不易的地方,感受这些点点滴滴来自生活的恩惠,也是让人类产生幸福感的方法之一。
本田直之
在这个方便快捷的时代,人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不便”。如果是被迫去做,可能会觉得种种不便让人非常辛苦,但如果是我们特意去主动选择,就可能会发现很多的乐趣。
本田直之
«
1
2
...
68
69
70
71
72
73
74
...
217
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