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其实
我们每个人面对的各种人生难题看似不同,但背后其实有共性。如果刨根问底,就会发现问题的底层总是我们无法面对的某种恐惧。
李一诺
每个孩子其实都有两种最基本的需求:重要感和归属感。他们需要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且归属于家庭之中。如果这两个基本需求没有被满足,孩子会对周围的人、事、物,尤其是对自己,表产生一些扭曲的价值判断,并建立一些决定性的信念。而这些价值判断和信念,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张德芬
我建议夫妻双方在吵架时,要把对方当成小孩看待。无论是哪一方,能够有那么一刹那抽离吵架的过程,站出来看看,其实对方的吵闹、责问、质疑就像小孩子在无理取闹一样。这时,你就不会再纠缠于其中了。
张德芬
记住,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为我们的亲人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能量世界是有其定律的,你之所以会唠叨、担心,是由于你无法承担一丝丝可能会失去亲人的危险,于是把压力投射到了他们身上。
张德芬
愈是因为情投意合而结婚的人,离婚率愈高,盲婚的成功率反而是最高的。这和灵性研究出来的结果其实很一致,吸引你的对象,在他身上通常都隐藏了你和父母未完成的课题,等待你去做。所以愈是致命的吸引力,功课愈多愈难,听了就令人害怕吧!
张德芬
我发现,我们对伴侣的那份渴望和需求其实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空洞感,是我们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好恐惧或排斥的,但是由于我们习惯拿东西来填补,因此,伴侣的存在和他的爱是最有效的填补“工具”。
张德芬
真正的独立自主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很多女性可能追求独立自主,但是不为家人所接受,于是必须以脱离婚姻的方式来得到那份自由的感受。其实,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不是外在的、物质的。
张德芬
需要名牌服饰的装扮才觉得自己有价值的人,其实,他的内在是比较虚的。我并不是说不能买名牌的东西,而是说,这些东西是让你来欣赏、使用的,而不是让你来炫耀或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你身份的认同感必须来自内在对自己的肯定和了然,而不是外人的赞赏和艳羡,更不是来自你的外貌、身材、职业,或者是你的豪宅、名车、高档服饰等这些外在的事物。
张德芬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匹狼,一屁恶狼,一匹好狼。哪一匹狼会存活下来?大家都猜恶狼会存活下来,其实不是,会存活下来的是你去滋养的那匹狼。所以说,在自我观照、觉察的过程当中,你如果太认同某个说话的声音,不管是“内在父母”也好,“内在儿童”也好,“有爱成人”也好,你就会把自己跟他混为一谈,并且壮大他的声势。
张德芬
其实,两难是“小我”精心设下的陷阱。它让你无论选择哪一方,心里都有遗憾,因此,你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快乐生活。
张德芬
我们在与外在的人、事、物互动时,如果产生了负面的感受或情绪,都会认为是外在的那个人或情境引发的。殊不知,不满与不快其实源自你的内心,不在外面。
张德芬
那些习惯向他人倾诉痛苦,并且求救的人,都是内心比较缺乏内在力量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足够的能耐去面对我们生命中、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内在力量不是外来的,它本来就立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只是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们,汲取它们。
张德芬
其实,我们人一生下来就会有一定的性格倾向,像外向、内向、悲观、乐观等。然后,我们后天的环境,像家庭、学校、社会、朋友等,都会帮助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定好一些游戏规则,从而给我们创造种种价值观和信念。简单来说,就像这个公式:性格倾向×外在环境×各种教育×生活事件×前世业力(如果你信的话)=人生模式。
张德芬
其实,缺乏安全感也好,不认同自己、不接纳自己也罢,这些都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我们本身:生而为人,对自己的不了解,对外界的不了解,都会让我们缺乏安全感。
张德芬
其实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单纯地去体会生命的喜悦,知道让我们心灵平安,宁静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在自己心中找到那个内在的空间。
张德芬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像楚门一样,是被安排好的。你可以说是命吧,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可以自己做主。比方说,楚门一早起来可以决定穿什么衣服,不过走到大街上一堆鸟粪会不会掉在他衣服上,这事就不是他能做主的。鸟粪掉下来之后,他的反应,他可以做主,但别人看到他会产生什么反应,他就做不了主了。
张德芬
并不是因为我什么都有了,在外面的世界中,我已经找不到东西可以满足我了,所以转而追求内外的世界。真相是,我受苦的能力太差了。一旦我陷入痛苦当中,我就想要逃跑,抗拒,压抑,甚至将痛苦投射出去。所以,“灵修”后来变成了我的一个护身符,你拿走了我的灵修,我就失去人生的意义了。到处去上课,不停地读书,表面上是在寻找真理,其实是在追求离苦之道,而这过程,也变成了一种逃避痛苦的工具。
张德芬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也有共业。该走的人,在哪里都会走;不该走的人,到哪里都走不了。只要我们不追求欲望,就不会受共业的影响。
张德芬
平时,我们有各种不同的策略来逃避压抑的情绪和不良的感受,而在生活当中,其实是有一个观察者在随时观察我们的喜怒哀乐的,只是我们常常把他忽略了。在这里,我教给大家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对象去坦陈,去告解。生活中,最好的告解对象是植物,蓝天,白云。
张德芬
那什么叫做“意识状态”?它其实就是你对周遭人、事、物的反应和回应方式,以及你看待事物的观点和领略真相的功力。
张德芬
«
1
2
...
31
32
33
34
35
36
37
...
184
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