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孩子
一个矛盾,帮孩子培养独立精神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在准备好离开你的时候让他离开,而不是刻意训练去疏远他。
菲利帕·佩里
不把孩子当“人”看待,而是把他们当成“事情或任务”来处理,不去了解他们的感受,你会发现等他们十几岁你想跟他们交谈,他们却不太想理你。
菲利帕·佩里
从感受中转移注意力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不断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孩子甚至其他家人抽离当下感受或体验,无意间会导致他们难以专注并阻碍与他们培养良好开放亲近的关系。
菲利帕·佩里
当你对孩子发飙或表现出过于激动的情绪时,是因为你自己认为必须用那种方式保护自己,以免你感觉到你在那个年纪所经历的感受。有这种反应其实很正常,应该勇于承认,而不是把气出在孩子身上。
菲利帕·佩里
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
菲利帕·佩里
我们的言语也会发挥小小的作用,但更大的作用体现在我们展现出的温情、触碰、善意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观点,以及看世界的角度。
菲利帕·佩里
我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实可信,而不是十全十美。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觉得自己每天几乎时时刻刻都想远离孩子,你真正需要远离的,可能是孩子在你身上触发的感觉。
菲利帕·佩里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婴儿与儿童特别重视感受。你如何因应及回应孩子的感受很重要,因为人类无论老幼,都需要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来关注及了解自己的感受。
菲利帕·佩里
每个人都会因为获得他人的倾听、理解、共情而受惠。把这件事情变成家中的首要任务,那会让你的家成为孩子最温馨的港湾。
菲利帕·佩里
孩子黏人只是一个阶段的表现,等小孩慢慢长大,不再那么黏人以后,你可以重拾工作、朋友和休闲娱乐,而且未来肯定会有一天,孩子不再需要你,并想方设法远离你。
菲利帕·佩里
孩子常会勾起我们内心旧有的感受,导致我们面对孩子时,不小心就因为那些被勾起的情绪而产生反应。
菲利帕·佩里
对于家长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和孩子轻松自在地相处,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孩子觉得你想要陪伴他。
菲利帕·佩里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菲利帕·佩里
游戏是孩子主导的时间,他会决定做什么活动,也会指定你在盖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当孩子需要你时,你先陪孩子一起启动游戏,之后随着他沉浸在游戏中,你就可以逐渐抽离了。
菲利帕·佩里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一旦选择太多,就会不知所措,不知从何选起。面对太多玩具时,他们可能在玩具之间换来换去,而不是认真玩一个玩具很久。
菲利帕·佩里
养成和孩子在一起的习惯,不是一起做事情,而是陪伴他,让他主导。从旁边观察与帮助他,而不是直接伸出援手。协助他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他做事。
菲利帕·佩里
关注孩子不是指你一直称赞他做得好,关注孩子也不是指你要批判他。孩子需要的是有来有往的对话。你在幼儿身上投入这种关注越多,未来需要弥补的裂痕就越少。
菲利帕·佩里
在事情发生前,我们应该先告诉孩子即将发生什么事,并停顿一下。养成这个习惯很重要。比如,假设孩子坐在婴儿车里,你要把他抱出来,放到汽车座椅上。你可以说“我现在把你抱到汽车座椅上。”然后稍作停顿,等他听进去。接着向孩子确切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现在我要解开你的安全带,把你抱出来,放在汽车座位上。”人类是通过聆听来学习语言的,比语言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之间的来回交流。
菲利帕·佩里
一些育儿理念认为,婴儿对父母影响小(要求不多、听话)是好事。但是,通过操作婴儿使婴儿尽量不要对你产生影响,那是不人道的,你需要让孩子影响你。如果你不这样做,孩子必须过度调适才会产生归属感,那会使他们是去自我意识及一些人性。
菲利帕·佩里
«
1
2
...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
227
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