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教育
当代人类教育面临着三种时代大势:人工智能、脑科学、终身教育。它们共同的大势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李政涛
时间具有教育性。教育者如何安排学生的时间,就如何影响、改变他们生命成长的节律,就如何塑造他们的人生。这是一种独特的时间世界,被命名为“教育时间”。
李政涛
教师需要与学生在商讨、对话中设计教育时间,成为学生自我设计时间过程中的对话者、介入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李政涛
教育的时间逻辑首先是“需求逻辑”:向师生的生命成长要尊重、要个性、要活力、要权力,最根本的是索要更多的可能性。
李政涛
哲学和科学,用理性的思考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真。诗和艺术,用情感的体验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美。宗教和道德,用意志的自律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善。人类精神的这三种形式,在教育中融汇,教育的目标正是要使理性、情感、意志这三种精神能力得到良好的生长,培养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
李政涛
当教育时间在个性与共性之间摇摆不定,难以达成共识的时候,需要引入两个式:“范式”和“变式”。
李政涛
教育空间,是自然空间、社会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它横跨、贯穿了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
李政涛
以教育之眼看空间,空间的生产力,是教育的生产力。在教育空间里,空间的生产方式,是教育的生产方式。
李政涛
空间既是“情境”,也是“意境”。有了“情”、“意”的灌注,空间“不空”。教育空间里蕴含了“教育之情”,内含了“教育之意”,这样的空间“实”起来了。
李政涛
有两种思考教育与自然的思路,一是返回,二是解放。“返回”,让教育返回自然,以自然为学校,以自然为教师,以自然为课程,以自然为教室。“解放”,把“自然”从“人类”手中解放出来。把自然还给自然。不然,教育返回的“自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然”。
李政涛
自然教育的目标,是解决现代人类的三大顽症:自然缺失症、自然碎片症、自然替代症。
李政涛
自然教育的真谛是“感受”。它起先做的,并非让儿童思考自然,而是感受自然。
李政涛
“条条大路通罗马”,能否如此解释:每一条政治之路、经济之路、文化之路、科技之路、道德之路、审美之路,都通向“教育的罗马”?人类亟须重建通往教育之路的社会系统,这一新系统把各条道路联结起来。
李政涛
好社会,要用“教育尺度”来衡量。“好社会”本不应与“好教育”分割开来。对任何社会而言,“教育”都应是一种“尺度”。“好社会”从来不缺乏“经济尺度”、“政治尺度”、“文化尺度”、“科技尺度”,最稀缺的是“教育尺度”。
李政涛
如同不能承担教育责任的家长不是好家长一样,不能承担教育责任的社会,也不是好社会。
李政涛
以“教育之眼”看永恒,以“永恒之眼”看教育。
李政涛
观看仪式、理解仪式、创造仪式,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也可能是最好的社会教育方式。
李政涛
目前为止的“教育智慧”,还局限于校园、教室和班级之内,只属于教师和家长。
李政涛
好学校是充分实现了教育力的地方,是具有教育变革的内动力、内生力和内定力的地方。
李政涛
学校是校长成为“教育家”的土壤、空气与水分。离土之后的“校长”,离开的不是学校,是自己成长的“根”。
李政涛
«
1
2
...
63
64
65
66
67
68
69
...
175
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