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教育
“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我很喜欢这个定义。教育,不是简简单单告诉你多少新知识,而是让你学会如何重新解读旧经历,产生新行为。想一想,我们愿意花钱去上商学院,学习别人的案例来改变自己的管理行为,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编辑成案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成甲
我们的现在中国的知识教育远远强于技能教育,工科教育远远强于理科教育,理科教育远远强于文科教育,文科教育远远强于常识教育,常识教育远远强于美学教育。我们只认得奖、出名、挣钱等成功的硬指标,不理解拿瓶啤酒坐在操场边上看半个小时夕阳等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儿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冯唐
美国现代艺术教育家基蒙·尼克莱德斯(Kimon Nicolaides)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哪件事情的收获会比你投入得要多。”
克里斯•布洛根
未来学习中心会有一部分自聘教师,他们掌握着这个学习中心的优势课程资源与有效教学方法。但是大部分的课程资源可以购买,可以通过课程外包的方式派遣,也可以跨学习中心来调用教育资源。
朱永新
未来学习中心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不仅能够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使用,而且能够打破现在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过程更有趣,不同的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朱永新
制度作为推动群体工作的有效组织方法,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但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从个体上探索如何推进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才是最细微也是最深入、最有效的重新定义教育之法。
朱永新
教育应该让人变得更幸福,更幸福的前提应该是更有学习自信。所以我建议,未来要大幅度降低学习内容的整体难度,尤其是数理化学习的难度。
朱永新
教育首先要传授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所崇尚的价值观。
朱永新
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家庭学习中心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未来的父母不再对学校顶礼膜拜,不再相信学校的绝对权威,而会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学习者。
朱永新
未来的家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型的学习中心,一些有教育理想和情怀的父母,可能会为自己的孩子或者志同道合者的孩子举办学习中心,由自己或者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士从事教育教学。
朱永新
教育技术将最大限度地改变教育生态,它以教育评价技术、资源技术、大数据技术、学习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教育科学化和教育效能最大化。
朱永新
伊利奇呼吁废除学校对于教育的垄断,应该使受教育者享有选择教育的权利,成为积极的消费者,应该“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
朱永新
所谓大数据,不仅是指数据的数量之大,更主要是指通过对维度交错、来源多元、类型多样的大规模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寻求数据背后的逻辑关系,使人们可以脱离以往常依赖于小样本数据的推测或感性化的偏好性选择,转向基于理性证据的决策。通过对于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提升学业表现。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主规划学习的计划,决定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路径与方法,随时监督自己的学习进度,检查学习的效果。教师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朱永新
杜威说:“游戏是儿童的精神态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标志。”美国学者詹姆斯·约翰森等在《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一书中论述了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想象游戏能够锻炼发散思维能力;二是能够使个人获得独特个性,因为游戏是一种表达个体品位和兴趣的方式;三是能够通过游戏与他人建立联系,也是获得自我意识和成为群体一员的手段。
朱永新
泛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也有人将之称为无缝学习、普适学习和无处不在的学习等。泛在学习的目标,就是创造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进行学习的教育环境,实现更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在自由的时间、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把所有的环境都变成学习的空间。
朱永新
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让人们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向谁学习。这是未来教育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朱永新
2016年9月14日,美国研究所与美国教育部联合发布了《教育中的创新愿景》,提出了六个愿景,力求在实践社区、活动设计、教育经验、学习空间、学习测量、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促进STEM教育的发展,以确保各年龄阶段以及各类型的学习者都能享有优质的STEM学习体验,解决STEM教育公平问题,进而保持美国的竞争力。
朱永新
人类文明的延续是教育和灾难的比赛。
朱永新
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智识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为必要补充。
朱永新
严格来说,课程应该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是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的全方位、全过程体系。而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则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他们的共同生命体验,成为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
朱永新
«
1
2
...
60
61
62
63
64
65
66
...
175
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