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中国
中国的成长高度,并不以所谓的“全球第一高楼”为标志,而是以我们的思想为标准。
吴晓波
企业的逻辑就是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强到优的成长逻辑。“中国式成长”恰恰是这一逻辑的外在体现。
宋志平
读有什么意义?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的意义;对怎样做企业的意义;对中国建材的特殊意义。
宋志平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中国做的一场演讲中说自己所有的成功之道都抵不过八个字:“敬天爱人、利他之心”。
宋志平
中国有人才基础,有宏大的市场空间。作为跨国公司更应该考虑人才资源、配套能力、市场空间。
宋志平
我也问到不少跨国公司的领导人,他们会离开中国吗?他们的回答是,不仅不会离开,还会加大业务。实际上他们的主要业务已经放在中国了,他们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成了中国公司。
宋志平
20世纪8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制裁中国,当时中国资深外交家钱其琛在美国的一次演说中说,离开中国,美国也能发展,离开美国,中国也能过日子,但我们合作不是更好吗?这句话为双方提供了另一种思考,如今我们重温钱老当年这句话,能否唤醒那些正在奉行关门主义的梦中人呢。
宋志平
中国不少人当年插过队、去过兵团,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现在的精英。
宋志平
中国建材“走出去”秉持三大理念。第一,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第二,要和当地的企业密切合作,为当地的企业留下空间,大家一起合作;第三,要和当地的人民友好相处。
宋志平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得到快速发展,首先要站在道德高地上,那么道德高地又有哪些内容?对于中国建材来讲至少有以下四项内容:1.以人为本,提升人的价值和幸福感;2.以大局为重,走互利共赢的道路;3.重视气候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4.“一带一路”走出去,做世界公民。
宋志平
中国建材重组有四个原则:一是符合集团的战略,不是所有企业都要整合;二是重组的企业要有潜在效益;三是一定要有协同效应;四是要防范风险。
宋志平
中国建材是一个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企业家是市场稀缺资源,可遇而不可求,中国建材将把保护企业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流汗者不流泪。
宋志平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建材行业蓬勃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建材集团快速成长的40年。40年来,中国建材从种子、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从引进技术到“走出去”,从企业改革上市到行业重组,从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从世界500强企业到世界一流,经历了无数坎坷,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辉煌。
宋志平
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国企业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贡献:1.为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做贡献;2.追求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3.实现小康社会;4.致力于继续推进全球化进程。
宋志平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时刻,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应该充当国家经济的脊梁。中国的企业家,包括大企业家、中小微企业家都要挺身而出,因为我们是企业家、是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
宋志平
按照德鲁克的实践理论,我认为当下中国的企业,乃至全球的企业,都遇到一个较大的问题——企业到底该如何分配利益。
宋志平
中央企业资产的70%都在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里,今天中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改革了的国有企业,是市场化了的国有企业,是混合化了的国有企业,早已不是40年前的国有企业,更不是美国人想象的那种靠垄断、靠补贴生存的国有企业。
宋志平
中国的经济是融合的经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融合的关系。
宋志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我曾经鼓励中国建材集团的干部:一是困难是客观的,你困难别人也困难,可能别人比你还困难,要增加耐力;二是往往最困难的时候,困难就快过去了;三是所有的困难我们必须全力面对和认真解决,不能怨天尤人。
宋志平
中国建材成为建材行业走出去的国家新名片。核心要点是:以先进技术和优势产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海外投资“升级版”,以优质建材服务“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创新“走出去”模式,助力“一带一路”贸易互通;站在行业发展的尖端,打造国际创新研发平台。
宋志平
«
1
2
...
66
67
68
69
70
71
72
...
139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