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中国
我们有两面镜子:一个是美国的方法,也就是“创新+资本”,推动快速发展,例如特斯拉;一个是日本和德国的方法,也就是“技术+管理”,把东西做好、做到极致。中国的企业应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企业的新优势,既有“创新+资本”,也有“管理+技术”。
宋志平
明年中国的内需会恢复,我们出台了那么多资金面的政策,情况是在好转的。但是无论如何,明年企业的策略应该是抓双循环、把握相互促进——国际上有订单,当然当仁不让,国内市场也要积极地开发;两者结合起来,抓住客户才有江山。
宋志平
两件事改变了中国企业的命运,一件事就是中美贸易摩擦,另一件事就是疫情,过去的好日子被打断了。
宋志平
我做企业40年,经历过北新建材、中国建材、国药三家企业,都是致力于做强主业。在北新建材做一张石膏板做了40年,在中国建材只做建材,在国药只做国药,不越雷池一步,企业发展相对比较稳定。
宋志平
中国建材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提炼出了混得适度、混得规范、混出效果的“十二字”混改方针;活力、利润、机制“三优先”的混改原则;规范运作、互利共赢、互相尊重、长期合作的“十六字”混改口诀以及一整套混改的基本做法。
宋志平
“八大工法”是中国建材在联合重组中总结出的八种管理方法,包括五集中(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财务集中、投资决策集中、技术集中)、KPI管理、零库存、对标优化、辅导员制、价本利、核心利润区和市场竞合。
宋志平
一书的作者弗里德曼曾提到,中国人可以把技术学去、拿走,但还没学会美国的最后一招,这就是美国民间的创新能力。
宋志平
“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在我看来,中国的事业也是企业。
宋志平
记得在2012年度的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老先生告诫年轻的创业者,要做到四条:一是要专注;二是有耐心;三是有成绩后要格外当心,成功(可能会)是失败之母;四是有了财富要回馈社会。
宋志平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中国旨在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
宋志平
有一次,工业和信息化部让我给工业企业介绍重组经验。我说:“中国建材的重组是从利润出发的。”时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邵宁同志说:“志平的重组是赚钱的重组,是从盈利出发的,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宋志平
兼并收购往往是冷冰冰地讨价还价,谈好价格,完成交易,拿钱走人。联合重组则是平等协商、利益均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合作、共赢思想。
宋志平
对中国来说,面对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联合重组是必然选择,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
宋志平
作为中国企业,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是让全世界人民欢迎的,应该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把中华民族的美誉度带到各个国家。
宋志平
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解决了“国有经济和市场接轨、国企深化改革、社会资本进入国企部分特定业务、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携手共进”四大难题,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成长。
宋志平
在共享理念下,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都充满活力、竞相迸发,积极共创共享社会财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也将为解决全球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宋志平
企业本身是一个经济组织,但又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的经济目的就是必须有效益,企业的社会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服务,让社会更美好。我们要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做成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关心员工、世界公民的有品格的企业。我崇尚一生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我们中国的企业。
宋志平
企业家是富于创新意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领导者,与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等无关。民营创业者、具有创新改革意识的国企领导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中国的企业家队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宋志平
中国建材集团是靠联合重组一路发展起来的,各地不同的企业分别加入,集团企业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一直推进以融合为特质的“三宽三力”文化,即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
宋志平
今天,我们既要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也要建设品牌强国,积极打造一流的品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提高全球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认知度,这样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宋志平
«
1
2
...
68
69
70
71
72
73
74
...
139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