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中国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
毛泽东
给中国家长的建议:1、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中国的家长最常犯的错误是“总是太忙“,很少有时间给我们的孩子。其实所谓忙,不过是我们认为其他事情更重要,但时间最终会让我们了解什么才最重要。所以,如果你今天真的不能给孩子太多时间,就一定要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给他们有质量的陪伴。
约翰·贝曼博士
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是,夫妻双方如果总以指责和争吵解决问题,孩子就不会有高的自尊,也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这种创伤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和渴望爱。
约翰·贝曼博士
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是,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大多数夫妻不是在试着解决问题,而是在争谁对谁错,谁该服从谁。
约翰·贝曼博士
21世纪大概率仍将是美国世纪,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不断提高开放程度,因为当前出口规模稳居第一的情况下,我们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
李迅雷
RayDalio所说的时间恰好包含二战的起始时间,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的9月20。但是我不认为会发生战争,我非常认同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各国军备竞赛核武器的拥有国越来越多,使得发动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反而阻止了战争的爆发。假设要搞二次分配及税改制度,但直接税不好收。比如房产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提任何一个税种都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弹,反对声音最多的倒不一定是最有钱的人,反而可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首先会考虑新税种对自己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房产税很难征,因为中国老百姓配置最多的资产就是房产。资本利得税针对股市的征收难度也很大,遗产税也是一种比较难实施的税种。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很多人认为第3次社会分配靠捐助,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在大数据时代还是有推进的可能性。
李迅雷
第1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纺、织机械为代表,拉动了英国经济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老大,第2次工业革命以德国和美国为龙头带来了电力设备,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持续了近100年时间,美国成为全球老大,第3次工业革命,仍是美国领头,以计算机和信息产业为主导,已经持续了近70年时间,但这些年来由于缺乏具有革命性的科技发明或技术进步的出现,发展的动力不断减弱,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增速都在放缓,中国也不例外
李迅雷
数据表明过去10年大部分行业的集中度都得到了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意味着行业进入门槛的抬高,过去行业的进入壁垒都很低,以养猪产业为例,过去农民养猪很普遍,散养户贡献的猪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如今随着环保成本,资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集约化养猪成为最经济的方式,2014年以后中国猪肉消费开始下降,这也导致了养猪行业的产能过剩,因此当存量经济特征越来越显现的时候,企业投资传统行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靠加杠杆赚钱的时代过去了,这与过去增量经济时代的投资模式截然不同
李迅雷
过去有很多观察角度,可以判断经济的好坏,比如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情况,酒店的客房入住率,社会的用电量增速,如今经济增速不断下行,而失业率似乎没有特别突出,尽管大学生找工作难度加大,却依旧出现了用工荒的情况,经济型酒店总体过剩,五星级酒店会务却火爆。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企业倒闭数量全在逐年增加,这说明一叶知秋的时代已经过去,当经济增速不断下降,分化现象就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在今后几年内都不太可能推行房产税的征收,因为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房地产的贡献率大概在20%~30%之间,但不推行房产税不等于没有办法来管控房价,因为只有抑制泡沫才能确保金融和经济的安全,所以今后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估计会下降。
李迅雷
搞区域均衡发展和缩小差距一直是一大部分人美好的愿望,但事实上却很难实现。过去40年国内各行政区域之间的GDP差距是在扩大而非缩小,其实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密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美国一半的GDP是由极少数经济活跃的区域创造的,因此我们还会认为中国所有的地区都必须搞大开发大更新吗?应该说绝大多部分的地区都不值得投资,或者不应该投资,因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集中度还会提升,可能相当一部分以区域间均衡发展为目的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都是无效的。未来或许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都会被废弃。
李迅雷
我们的经济动力是来自于勤劳和对财富的追求,中国人对财富的热切渴望从股票换手率就可以窥见一斑。
李迅雷
在2001年加入WTO之前,中国人没有什么知识产权概念,那个时候假冒光碟满大街都是。加入WTO之后这18年里,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人的知识产权观念得到了极大提升,为此,中国政府作了艰苦的努力。现在在大学里当教授谁抄袭、谁剽窃,一定死路一条。你即使写了100篇论文,其中有1篇论文被查到是抄袭的,那99篇论文是白写的,教授肯定当不成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严肃的,有了巨大的进步。
吴晓求
中国的国有企业占比相对高,有它的历史原因。比如说高铁,让任何一个民营企业去干都会破产,中国高铁的投资规模是巨大的,它是一个接近于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如果让民营企业去搞高铁建设,我认为不现实,也不可能。还有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码头、航空和能源的基础管道等等,在中国都不太可能由民营资本投资。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让民营企业投资中国的能源管道是有巨大风险的。在中国,国有企业从事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有必要的。
吴晓求
中国40年来发展道路的精髓就是走市场经济道路,提倡竞争。我们提倡竞争,倡导按市场规律办事,坚持所有经济主体平等竞争,包括价格由市场决定,政府不能控制价格和资源,资源都交给市场去配置,这些都是我们所确认的改革的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正好是市场经济的精髓。
吴晓求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照搬,因为中国社会非常复杂,层次多样、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计划经济、封建主义的色彩非常浓厚,我们如果直接把市场经济拿进来是挺难的,所以我们要改造并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走不了美国的道路,我们还是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吴晓求
按照美国或者是欧盟的标准,我们的市场经济可能在他们看来有一点不规范,但是要相信未来会越来越规范。中美两国的谈判千万不要涉及到作为主权国家的根本利益,这是底线。任何国家都不可以凌驾在中国之上,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把握了这一点所有的谈判都能成功。
吴晓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可能停止的,它一定会往前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曲折,但是,改革开放这个大势不可逆,小平同志所确立的基本国策不会变,只会更加开放。国际社会一定要相信这一点。为什么?中国这40年取得这样的成就,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不是闭关锁国得来的。
吴晓求
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用“巨人”命名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史玉柱
只有在北京五环内的人才会说(拼多多)这是下沉人群。我们关注的是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这和快手、头条的成长原因类似。就好比30年前你去深圳,干什么都能赚钱,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你选对了方向。
黄峥
在游戏产业,中国公司正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文化这东西,堵是堵不住的,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战胜它。
陈天桥
«
1
2
...
64
65
66
67
68
69
70
...
139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