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好像
个性难以相处的病人有分裂性病人、自恋型病人和边缘性病人。久而久之,他们才会理解要改变这类分裂样病人有多困难,就好像是要他们能很快学会一种外语。
欧文·亚隆
投射性认同就好像两面扭曲的镜子面对面的排列着,使来回之间反射的形象越来越扭曲。
欧文·亚隆
对于重回团体的病人,治疗师必须谨慎的寻找契机,对其作出解释,通常重新回到团体的病人会带着防御性的愧疚,并非处于接受他人解释的最佳状态,就好像他们小时候晚回家或晚到校的情绪体验被重新唤起,他们预料自己将受到惩罚。
欧文·亚隆
我是中国人,这不是一个骄傲不骄傲的问题,我就出生在这个文化里面,就跟我是温州人一样,我出生成长在中国七八十年代一个南方中小城市,这是命,一定要百分百去拥抱它,嚼透它。在这个意义上,我的身份认同很清晰。大家现在说的身份认同有另外一层意思,好像认同了一个东西,就要捍卫一套价值,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继承一定的文化气质,这个因果关系对我来说不存在。
项飙
优越情结: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岸见一郎
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技术好像都缩小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
保罗·格雷厄姆
hack的字典解释是砍(木头),在这些学生看来,解决一个计算机难题就好像砍倒一棵大树。那么相应地,完成这种hack的过程就被称为hacking,而从事hacking的人就是hacker,也就是黑客。
保罗·格雷厄姆
我觉得,好像比别的语言思想更为突出不同的是符号性质特强。这引出两方面:一是特别喜欢对偶,对于对偶很敏感。好像代数符号,总有正负两面。二是特别喜欢形象,善于用形象表达抽象。符号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能为感觉所知。在这方面,我们重形过于重声。二是由本身引出另外的“意义”。这不仅是外国所谓“隐喻”。这两者是汉字的特点,也是汉语的特点,又是我们思想习惯的特点。
金克木
日本美学家九鬼周造对直纹图案的诠释:“永远不会交会在一起的平行直纹,就好像彼此吸引但绝不凑在一起的异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就是说展现出了一种充满风情的媚态,又或者是一种下定决心绝不紧贴、绝不死心眼的心性跟绝念的境地……”
叶怡兰
这几天我买了不少的书,没事就翻几页看看。买书的快乐,我以为,就在乎“买”,因为买回来不见得能读,更不见的有一读的价值。把钱换了书,夹在胳膊里,是个无上的快乐,好像把古人或当代名家擒下马来。带回自己的屋中,随便愿意怎么收拾他们都可以。
老舍
决策就是一切。事实上,一个决策正确率为80%的人比正确率为70%的人在市场上的价值和获得的回报要高出数百倍。人们好像很难从本质上理解决策的杠杆效应。
埃里克·乔根森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说: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枪,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陈海贤
头部效应讲起来好像是明摆着的——要专注于做那些高价值、高优势的事。很多道理常常由于过于简单,而没有获得足够多的思考和注意力。头部效应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越简单的事情,操作起来就越难,因为过程的反人性。
古典
一美女士好像并不抗拒死亡。她曾说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她也曾说过:“不过既然现在还活着,就要快快乐乐地活。”正因为抱着这种心态,所以她并没有放松日常生活中的收拾和保养。一美女士的做法,体现出了断舍离的根本是立足于“当下、此处、自己”,感恩“生命”。她并没有将目光放在自己受到的损失上面,而是关注自己能做些什么。
山下英子
断舍离是加分法。一步一步地前进,无论有多么微小的进步,都要给自己加分。哪怕稍有停滞也没关系。不顺利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我现在还做不到。”允许自己停下。这种脚踏实地向前迈进的感觉,就好比在一级一级地爬螺旋式阶梯。无论爬得多高,眼前的景色永远没有变化,甚至不确定有没有尽头。从正上方看,就好像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回到原点。然而从立体的视角来看,其实是在稳步前进的。哪怕只有毫厘之差,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
山下英子
导致成人抑郁症的最常见原因,不是现在发生在成人身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孩子得不到理解与安慰,还被告知不要想太多;孩子独自哭着入睡,或独自生闷气时,随着情感失调的次数逐渐增加,他们忍受不愉快或痛苦情绪的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就好像一个容纳痛苦情绪的空间,当你把太多的情绪硬塞进空间时,很快就溢出来了,再也无处可塞。
菲利帕·佩里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深爱的人感到难过。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们的不快乐或愤怒,可能会让你感到危险和不安,好像你是在鼓励那种感受。但是,感受遭到否定时并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躲起来继续恶化,未来再冒出来制造麻烦。想想看,什么时候你需要喊得最大声?就是无法获得倾听的时候。感受是需要获得倾听的。
菲利帕·佩里
你对身体投入的意识越多,你的免疫系统就会变得越强,好像每个细胞都被激活并欢跃一样。不仅你的身体免疫系统会得到加强,你的精神免疫系统也会得到提升。
埃克哈特·托利
与你内在身体永远联结的关键就是——时时刻刻地去感受它。如果你尽可能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内部,你就可以安住于当下,而不会在外界迷失自己,也不会在思维中迷失自己。从你的内在感受你的身体,把它当作单一的能量场来感觉,就好像你在用你的整个身体倾听或阅读一样。
埃克哈特·托利
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让你觉得你们好像陷入了某种争斗,所有的关注似乎都是负面的,你觉得孩子就是在忤逆你,那怎么办呢?首先,你需要找个别的地方(离开孩子和住家),安全地释放心中累积的怒气。或是找一个不会随意评判你的人聊聊,或是去一个隔音的房间,捶打垫子,好好怒吼一番。
菲利帕·佩里
«
1
2
...
12
13
14
15
16
17
18
...
53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