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中国
尤其是中国的“五四”以前的古书,决不能要求青年到大学以后才去一本一本地读,而必须在小学和中学时期择要装进他们的记忆力尚强的头脑。
金克木
世界正在迅速变小。世界上的种种台词和潜台词也正在激烈冲撞汇合。看来可能是世界台词越来越趋向欧洲语言,而潜台词反而像是越来越向中国语言接近。
金克木
中国有两种文化,一个可叫‘长城文化’,一个可叫‘运河文化’。‘长城文化’即隔绝、阻塞的文化。运河通连南北,是‘通’的文化。
金克木
孔夫子、秦始皇、汉高祖,“忠”、“一统天下”、对等“抵罪”(报仇),是不是在中国两千几百年来的民俗心态中根深蒂固?是不是中国的三大神?三神各有缺点:孔夫子招牌空中挂。秦始皇有钱不会花。汉高祖说话不算话。
金克木
第一型的人是归属上帝的灵魂,大家都有原罪。第二型的人是无拘无束各自独立或者各自困在“业报”中一切注定的人。中国的是另一种“人”。有些欧洲语和印度语中有不止一个人字,而汉语中只有一个。
金克木
概括文化,划分类型,虽然出于本世纪,也是古典或古董了。我们为了从所谓东西文化或者中外文化的说法稍稍前进一步,不妨在世界文化中概括出大类型。我看可以概括出三个(当然不能包罗一切)。这是很普通的看法,但也不是持各种观点的人都承认的,只算是概括的一种吧。这三型是:一、希伯来—阿拉伯型。二、希腊—印度型。三、中国—日本型。
金克木
重形象是中国人思想的一种习惯倾向,是心理结构或模式中的一个特点。
金克木
“全、实、深,精、特、美”,这是中国“新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目标。
李政涛
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比如,)或者情绪因素(比如,《看懂这个不转就不是中国人》)。
古典
从巫的美,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与“古典的”,也构成了中国艺术风格交互不断的两个主题。
蒋勋
中国艺术整体地不强调技巧,不强调技巧的炫耀与卖弄,正是为了指向那空白,那空白是无限,也是未完成。
蒋勋
建筑本身是一种纯粹的空间艺术,在造型上做各种空间变化,与思考作为本质存在的“空间”,后者是中国建筑更为主要的课题。而无论在儒家族群式的建筑或老庄式的园林建筑中,空间都在做时间延长的暗示,也就是意图把空间的建筑艺术转为时间的艺术。
蒋勋
反感官的煽惑,反表现,使中国的艺术逐渐压低艺术形式本身的发展,而努力使艺术成为一种观念与哲学。
蒋勋
我们必须把中国长卷绘画恢复到原来的看画方式,才能够体会到中国绘画中长卷形式,在卷收与展放间,正配合着中国对时间与空间的认识。时间可以静止、停留,可以一刹那被固定,似乎是永恒,但又不可避免地在一个由左向右的逝去规则中。我们的视觉经验,在浏览中,经历了时间的逝去、新生,有繁华,有幻灭,有不可追回的感伤,也有时时展现的新的兴奋与惊讶。
蒋勋
中国的山水,经由宋元人的静观沉思,已从绘画升高成为一种哲学。因为是一种哲学,反而呈现着反绘画的倾向。反写实、反模拟客观、反形式、反色彩、使绘画一步一步走向更纯粹的观念。
蒋勋
我们对大唐有太多的向往、眷恋、回忆,看来,大唐是以独一无二的姿态纵霸着中国艺术史的高峰。然而,峰回路转,中唐前后,也正是中国美术变迁的关键之处,贵族华胄之美要没落,文人艺术要兴起;人物画达于巅峰,山水画后浪推前浪,要取而代之,大唐正是波澜壮阔,几道水流此起彼灭,绾扭在一起,不容易看出历史的脉络了。
蒋勋
要想知道不给人以恢复时间的低水平压力源的害处,只要看看所谓的中国水刑:水滴连续滴在你头上的同一位置,而不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
塔勒布
我深切地感到中国人比较讲亲情,而不太讲博爱。而缺乏以博爱为精神底色的亲情也就难免打上世俗与功利的印记,从而变得不那么纯粹、博大和厚重。
肖川
教师应该成为多面手,越多面越能对学生产生意料之外的影响。其实,堪称中国基础教育脊梁的“中师一代”之所以受欢迎,除了他们勤奋好学外,还在于他们多才多艺:粉笔板书、吹拉弹唱、跳舞体操等都过硬,每一样都能“唬住”学生。
张贵勇
1944年分税制以后,中国大部分乡镇政府经济和财政上处于破产状态。这个问题也必须面对。
郑永年
«
1
2
...
62
63
64
65
66
67
68
...
139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