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如果
所有孩子都害怕面具。一开始我会拿一个面孔亲切的面具给爱弥儿看。然后,我会让某个人在他面前戴上这个面具,我会开始大笑,他们也都大声笑,爱弥儿也跟着他们笑起来。逐渐地,我会让他习惯于看一些不那么好看的面具,最后让他习惯于看丑得吓人的面具。如果我精心地安排每个阶段,那么他不仅不会害怕最后一个面具,还会像对第一个面具那样冲着它大声笑。在那之后,我就不会担心人们用面具来吓唬他了。
卢梭
所有动物都拥有保护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才能,且刚刚好。只有人拥有过剩的才能。这种过剩的才能却给他招来了苦恼,这不是很奇怪吗?在每块土地上,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资都超过了他们的生存所需。如果他足够明智,不去理会这种过剩,他就总是会很满足,因为他需要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太多。古希腊文学家兼哲学家法沃里努斯(Favorinus)曾说:“巨大的需求源于巨大的财富,而且要得到我们想要的,最好的办法往往是舍弃我们已拥有的。”我们努力地想让自己更加幸福,结果却把这件事变成了痛苦。每个只是希望自己能活着的人,往往会活得很开心,他从而也会成为好人,因为做个坏人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卢梭
食草动物比食肉动物的乳汁更甜,也更有益于健康。乳汁是由与其本身类似的物质形成的,所以能保持其养分,并不那么容易缺氧腐化。如果考虑一下量多量少,众所周知,富含淀粉的食物比肉类更能产生血液,所以,它们也一定能产生更多乳汁。如果没有过早地给孩子断奶,或者断奶后主要喂给他素食,而且他的乳母是个素食者,那么我想他应该不会受到肠道蠕虫的烦扰。
卢梭
身体的需求会让他感到不舒服,却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满足这些需求。胃部肌肉与胳膊和腿部肌肉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即便他的身边到处都是食物,这也不会促使他朝着食物迈出一步,也不会伸出一只手去拿食物。此外,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完全长成,他的四肢已经发育得很充分,他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永不停息地动来动去,因此他很可能饿死了,也没有跃跃欲试地去寻找食物。然而,只要稍稍想一想我们获得知识的先后顺序和发展,你就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人如果没有从自己的经验或别人那里学到任何事情,就会处于原始无知和愚昧的自然状态。
卢梭
“这个可怜的人生病了,他在发热,有些狂躁呢。”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一些词语,让他对疾病及其影响有一些概念,因为这也属于自然,是他必须认识的一种必然联系。这个观念本身没有错,借助于这个观念,他将过度的情绪视为疾病,那他会不会从小就对控制不住地发泄这些强烈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反感呢?你不认为在适当的时机教给孩子这种概念,相比冗长乏味至极的道德说教,会产生更加有益于健康的影响吗?但是要考虑这个观念的副作用。你拥有权威,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把这个叛逆的孩子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待,让他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让他躺在床上,规定他的饮食,让他害怕自己日益增加的缺点,让他讨厌并惧怕它们,但又不会把你为了他的“康复”可能会采取的严厉措施视为惩罚。如果你自己恰巧一时头脑发热,失去了你应有的冷静,没有控制住自己,那就不要想方设法地掩饰你的错误;而要以一种温和的责备的口吻坦率地告诉他:“哦,我的朋友,你让我生病了!”
卢梭
如果这些小皇帝和小霸王特有的思想让他们在童年时期过得非常悲惨,那么当他们长大的时候,当他们与别人的关系开始展开并增加的时候,又会怎样呢?他们习惯了发现所有东西都为他们让路,所有人都迁就他们,可是一踏入社会,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被他们原以为可以随意支配的世界重重地压在下面,几欲垮掉,这个时候他们该多么惊讶,而这种惊讶又是多么痛苦呀!
卢梭
如果一个孩子既没有受到襁褓的束缚,也没有身体不好,也不缺少任何东西,却一直不停地哭很长时间,那只不过是习惯或性格倔强的结果。这样的眼泪不再是自然的杰作,而是照料那个孩子的人一手造成的,她没能忍住这种长时间大哭的烦扰而去哄了那个孩子,这样却让他以后哭的时间增加了。她没有想到,虽然她今天让那个孩子安静了下来,却是在教他明天哭得更大声。
卢梭
如果我们可以这么说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强大得足以让他周围的一切活跃起来。不管是创造东西还是破坏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他所寻求的就是改变,而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行动。如果他看起来更加倾向于破坏东西,那只是因为创造东西需要花时间,而破坏东西则几乎不费什么时间,因此,破坏性的工作更加符合孩子急不可耐的性情。
卢梭
如果我的教育是成功的,爱弥儿就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们必须摒弃这种想法可能产生的表面上的任何善行。
卢梭
如果我不在的时候,有人做了什么错事或坏事,而我又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我会谨小慎微地不去谴责爱弥儿,也不会问他:“是你干的吗?”因为在这么做的过程中,除了教他否认这件事,我的所作所为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他倔强的脾气让我迫不得已地要与他达成某个契约,我会极其谨慎地注意总是由他提出这个建议,我绝不主动提出。如果他保证了任何事情,他就要一如既往地怀着浓厚的兴趣,富有成效地兑现他的诺言。如果他做不到,那他就是撒谎了,这个谎言会给他招致所有不愉快的后果,而他会明白这些后果都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引起的,而不是源于他家庭教师的报复行为。但是,我觉得我不仅不需要依靠这么残忍的手段,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爱弥儿在许多年里都不会知道说谎是怎么回事,而且就算他知道了,他也会备感震惊,并且无法理解说谎到底有什么用处。很显然,我越是让他的幸福少受别人的意志或观点的左右,他想撒谎的兴趣就越少。
卢梭
如果他摔倒了,或者他的头撞出了一个大包,或者他的鼻子流血了,或者割破了手指,我不会一脸惊慌地冲到他身边,反而会保持冷静,至少一开始要冷静。伤害已经出现,他必须忍受疼痛。如果我大惊小怪的,只会让他更加害怕,觉得更疼。从根本上说,当我们受伤的时候,让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我们受的伤或挨的打,而是由此产生的恐惧。我至少会让他避免承受这种痛苦,因为当他看我判断他受的伤的时候,他肯定会做出和我一样的判断。如果他看到我忧心忡忡地冲到他身边,去安慰他,同情他,他很可能会认为自己就要死了。如果他看到我保持冷静,他也会很快恢复平静,并认为如果伤口不再疼痛了就愈合了。这是给他上第一堂课教导他要勇敢的大好时机,而且没有恐惧地承受轻微的痛苦,渐渐地我们就能学会承受更大的痛苦。
卢梭
如果说语言的学习只是学习词语句子,也就是说学习表达词语的拼写和发音,那么我认同这种学习适合孩子。但是,因为符号改变了,语言也会改变那些符号表达的观点。思想是由语言形成的,而想法则效仿习语,只有理性具有共性。每种语言的精神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形式,其间的差异可能一部分是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也可能一部分是民族性格差异的结果。可以证实这一推测的事实是:在世界上的每个民族中,语言都追随着社会行为的变迁,并随着它们被存留下来或有所改变。
卢梭
如果你希望让所有人都重新承担起他们的首要责任,那就从母亲开始吧!
卢梭
如果那个孩子敏感而脆弱,如果他生性就喜欢平白无故地哭,那我就任由他哭下去,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也不会对我产生任何影响,这样很快就会让他擦掉眼泪。只要他哭,我就不到他的近旁去,等他安静下来不哭的时候,我就立即走到他身边。很快,如果他想让我到他身边去,他就会停止不哭,或者顶多只哭一声。孩子们根据信号产生的明显效果来获悉那些信号的意义,对他们来说,没有其他的惯例。不管一个孩子把自已弄得有多痛,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他都很少会哭,除非他希望有人听到他在哭。
卢梭
财富、心满意足都不过是梦。我们的生活已不再基于我们的现状,我们只在我们身处之外的地方生活。如果我们赖以生活的东西都还在,那么我们如此恐惧死亡值得吗?
卢梭
如果过早地硬要孩子说话,他们就没有时间学习正确地发音,也没有时间理解大人让他们说的那些话。然而,如果任由他们自己去发展,他们首先会练习最简单的音节,然后在这些音节的基础上逐步加上他们的手势表达的含义,在学习你教的词语之前,他们会教给你他们自己的词语。这样一来,直到明白了你教的那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他们才会学着用它们。因为不慌不忙地用你教的那些词语,他们一开始会仔细观察你使用它们是用于何种意义,当他们确信自己明白了那些词语的意思时,就会采用它们。
卢梭
惩罚、吓唬和奴役中度过!你折腾那可怜的孩子并说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却不明白你是在召唤死神把他从这些黑暗阴郁的阴谋中抓走。谁能说清楚到底有多少孩子成了他们的父亲或家庭教师过于聪明的牺牲品呢?如果能逃脱这种残酷的迫害,实属幸运。孩子从他们注定要遭受的不幸中能得到一个唯一的好处,那就是他们在死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不会心存遗憾,他们的人生仅仅是因为充满痛苦而为众人所知。
卢梭
人们将会怎样大呼小叫着反对我啊!我听见远处传来那些拥有伪智慧的人发出的叫嚣。他们让我们不断地逃离自我;他们认为当下无足轻重;他们毫不懈怠地追求那个随着我们前进就会飞速消逝的未来;他们硬是要我们搬离现在所在的地方,带我们奔向可能永远都到不了的地方。你们会说,现在正是纠正人身上那些不良倾向的大好时候。为了让孩子在到了明白事理的年龄时少受一些苦,我们必须让他们在童年时期多受一些痛苦,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痛苦的感受没有那么敏锐。但是,你怎么就知道你可以实现所有这些精细的计划?你怎么就知道你让孩子脆弱的心灵难以招架的这番精心教导,对他的将来不会弊大于利?你怎么就知道现在给他带来的这么多伤心事就能让他将来免受任何痛苦?如果你不能十分肯定目前这些不幸会让他将来免受不幸,那为什么要让他遭受多过他目前状况能承受的不幸呢?你们能拿出什么证据向我证明,你们自称要治愈孩子身上的那些不良倾向,不是因为你们愚蠢的防范措施导致的,而是天性的结果?
卢梭
人们都想找一位已经教过一个学生的家庭教师。这也太多了吧。一个人只能培养出来一个人。如果说教两次是教得好的必要条件,那他第一次有什么权利从事家庭教师的工作呢?
卢梭
人类生来就不是像蚂蚁那样在蚂蚁窝里挤作一团,而是零散地分布在陆地上要耕耘土地。他们越是大规模地聚在一起,就会变得越是腐化。疾病和恶习是过度拥挤的城市产生的必然结果。在所有物种之中,人类最不适合群居。人如果像羊群一样挤在一起,他们很快就会死去。人的呼吸对于其同胞来说足以致命。这一点在字面上和比喻意义上来说都是真的。
卢梭
«
1
2
...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
694
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