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觉得
有时候,昨天的事恍若去年的,而去年的事恍若昨天的。严重的时候,居然觉得明天的事仿佛昨天的。
村上春树
与此相反,人越是接近自己的自然状态,他的才能和欲望之间的差距就越小,因此,他距离幸福就越近。当他的一切似乎都被夺走时,绝不会是他感到最痛苦的时候,因为苦恼并不在于失去那些东西,而是在于他觉得需要那些东西。
卢梭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一直感受到别人的仁慈与好心,他就不会想着通过欺骗别人让自己有所收获。相反的,他还会非常明显地愿意别人看到事情本来的面目,以免别人误解了他。因此,很显然,就切切实实的事实撒谎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服从法则决定的。因为服从别人是一件不为人们所喜欢的事情,孩子私下里会竭尽全力地不去服从别人。此外,撒谎能让他们避免惩罚或责骂,这是当下就能得到的好处,比说实话会带来的遥远的好处更有价值。在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之下,你的孩子为什么要对你撒谎呢?他有什么事情要瞒着你呢?因此平时你不要随意地阻挠他,不要惩罚他,不要强求他做任何事。为什么他会把每件事情都告诉他的小伙伴,而不像那样天真无邪地把一切都告诉你呢?因为告诉你实情比告诉小伙伴更加危险,这一点他不会看不出。
卢梭
愤怒和失望都在他哭泣的声调里。我觉得他会因为如此激动而死掉。如果我怀疑过人类心中是不是天生就有正义感和非正义感,那么这一个例子就足以让我确信无疑了。我相信,如果有一滴沸腾的水意外地溅到那个孩子的手上,或许对他的伤害比乳母的那一记打要小一些呢。虽然那一记打本身很轻,但很显然是存心要让他伤心。
卢梭
为了让你自己看起来像是在宣讲美德,结果却让孩子爱上了种种恶习。你禁止这些恶习,结果却把它们逐渐灌输给孩子。你想使孩子变得虔诚吗?你带他们去教堂做礼拜,结果却让他们觉得厌烦无比。你让他们不停地喃喃地默默祷告,结果却让他们希望不需向上帝祷告,觉得那才是一大乐事。为了教导他们要乐善好施,结果你却让他们去向人布施,弄得好像你不屑于亲自施舍别人一样。应该向人布施的不是孩子,而是家庭教师呀!不管他有多么爱他的学生,他都应该与他的学生争夺这个荣誉。他应该让孩子认为自己太年幼,还不应施舍别人。布施是大人的举动,因为大人可以衡量赠送之物的价值,判断他的同胞的需求情况。而孩子对这些一无所知,因此没有任何优势去布施,即使布施也不是带着慈悲之心,没有仁爱之意。他几乎为布施感到羞愧,因为根据你和他自己的做法来判断,他认为只有孩子才会向人布施,而且当人长大成人的时候就没有必要乐善好施了。
卢梭
天资愚笨的孩子长大会成为平庸的人,我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加确定的普遍原理了。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童年时期识别孩子是真的愚笨,还是表面看起来愚笨和被人误以为的愚笨,而后一种愚笨是强大性格的一种表现,即所谓“大智若愚”。
卢梭
如果我们可以这么说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强大得足以让他周围的一切活跃起来。不管是创造东西还是破坏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他所寻求的就是改变,而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行动。如果他看起来更加倾向于破坏东西,那只是因为创造东西需要花时间,而破坏东西则几乎不费什么时间,因此,破坏性的工作更加符合孩子急不可耐的性情。
卢梭
如果我不在的时候,有人做了什么错事或坏事,而我又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我会谨小慎微地不去谴责爱弥儿,也不会问他:“是你干的吗?”因为在这么做的过程中,除了教他否认这件事,我的所作所为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他倔强的脾气让我迫不得已地要与他达成某个契约,我会极其谨慎地注意总是由他提出这个建议,我绝不主动提出。如果他保证了任何事情,他就要一如既往地怀着浓厚的兴趣,富有成效地兑现他的诺言。如果他做不到,那他就是撒谎了,这个谎言会给他招致所有不愉快的后果,而他会明白这些后果都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引起的,而不是源于他家庭教师的报复行为。但是,我觉得我不仅不需要依靠这么残忍的手段,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爱弥儿在许多年里都不会知道说谎是怎么回事,而且就算他知道了,他也会备感震惊,并且无法理解说谎到底有什么用处。很显然,我越是让他的幸福少受别人的意志或观点的左右,他想撒谎的兴趣就越少。
卢梭
如果他摔倒了,或者他的头撞出了一个大包,或者他的鼻子流血了,或者割破了手指,我不会一脸惊慌地冲到他身边,反而会保持冷静,至少一开始要冷静。伤害已经出现,他必须忍受疼痛。如果我大惊小怪的,只会让他更加害怕,觉得更疼。从根本上说,当我们受伤的时候,让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我们受的伤或挨的打,而是由此产生的恐惧。我至少会让他避免承受这种痛苦,因为当他看我判断他受的伤的时候,他肯定会做出和我一样的判断。如果他看到我忧心忡忡地冲到他身边,去安慰他,同情他,他很可能会认为自己就要死了。如果他看到我保持冷静,他也会很快恢复平静,并认为如果伤口不再疼痛了就愈合了。这是给他上第一堂课教导他要勇敢的大好时机,而且没有恐惧地承受轻微的痛苦,渐渐地我们就能学会承受更大的痛苦。
卢梭
你知道让你的孩子变得非常悲惨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让他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会让他觉得生活安逸,他的欲望会随之日益增长,早晚有一天你将不得不拒绝他的要求,而这样的拒绝完全出乎孩子的意料之外,会比得不到他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加让他受伤。一开始,他想要你手里拿的一根甘蔗,很快他就会想要你的手表,接着他想要空中飞翔的小鸟,或者在他头顶上闪烁的星星。他看见什么就会想要什么。除非你本身是万能的上帝,否则你如何能满足他呢?
卢梭
富人的一大不幸就是他们事事都会受人欺骗。如果他们对人们的评价很恶劣,我们还应该觉得惊奇吗?让他们腐化堕落的是财富,他们首当其冲地感受到金钱这个他们唯一认识的工具带来的缺陷,也算公正。除了他们亲自做的事情以外,别人为他们做的事情都很拙劣,但他们又几乎什么都不做。挑选乳母不就是这个问题吗?他们要找乳母,就交给医生去挑选。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最好的乳母就是给医生贿赂最多的那个人。因此,我不会向医生咨询爱弥儿的乳母这件事情。我会亲自细心地选择她。我不会像外科医生那样优雅地说出他选择的理由,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会更加值得信赖,而且我的热忱不会像他的贪婪那样欺骗我。
卢梭
当一个女人过度照顾孩子,而不是疏于给孩子母亲的关爱时,她也远离了天性,只不过经由的是一条相反的道路。当她沉迷于自己的孩子时;当她为了不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弱却把他养得弱不禁风时;当她希望保护孩子不受自然法则的伤害,为他清除会带来痛苦的一切影响时,她却没有想一想,现在她护着孩子一时,让他免受一些不便和麻烦,结果却为他日后积攒意外和风险到了何种程度!她把孩子童年时的娇弱变成他成年时的负担,这种预防措施残忍到何种程度!有一则寓言故事,希腊神话中的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阿喀琉斯(Achilles)变得无懈可击,她将他投进了冥河(Styx)之中。这是个美好的寓言,寓意非常清楚。可是我说的那些残忍的母亲做法却相反:她们将自己的孩子投到了温床上。她们在为他们准备日后的苦难;她们令孩子的毛孔张开,让各种疾病侵入,他们长大后就会毫无悬念地成为这些疾病的受害者。
卢梭
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来满足真正的需求时,那些需求产生的不适就会通过信号表达出来。孩子们会哭就是这个原因。他们经常啼哭,不可能不这样。因为他们所有的感受都是感性的,所以,当他们感到愉悦而舒服时,他们就默默地享受那些感觉。当他们觉得痛苦时,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说”出来,并要求别人来安慰。
卢梭
我看到几个小淘气在雪地里玩耍,他们都快冻僵了,一张张小脸蛋儿都冻得发紫,他们的手指都冻得几乎不能动了。他们本来可以选择去让自己暖和一会儿,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如果你强逼着他们到屋里去,他们会觉得这种约束要比刺骨的寒冷还要痛苦一百倍。这样你还有什么要抱怨的吗?难道我应该让你的孩子遭受他已经准备好忍受的艰难困苦,让他现在就无比悲惨吗?我给了他自由,我就是在做对他现在有好处的事情;我锻炼他,把他武装起来,抵御他日后必将承受的不幸,我就是在做对他未来有好处的事情。如果他能选择做我的学生或做你的学生,你觉得他会有片刻的犹豫吗?
卢梭
如果我们能够长生不死,我们所有人都不会好过。毫无疑问,让人去死很难,但是想一想我们都不会永远活下去,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会终结这个世界的痛苦,我们就会觉得非常痛快。如果我们可以在这世上永远不死,谁会接受这份悲哀的礼物呢?上天留下了什么资源,什么希望,什么慰藉,让我们去抵御命运的残酷和人间的不公?无知者从不向前看,几乎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因此也不害怕失去生命。智者能看到事物更伟大的价值,因此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知半解和虚假的智慧则会让我们思考死亡和死之后是什么样子,并因此让我们认为死亡是最大的痛苦。明智的人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因此承受生活的痛苦反倒更好。如果我们不知道死亡早晚会来终结生命,人们肯定会花费格外高昂的代价去买命。
卢梭
硬要纠正孩子有违习惯表达的各种小错误,实在是一种要不得的迂腐做法,对细节的这种关注也完全是多余的,没有必要,因为孩子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纠正那些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在他们面前说话总是力求正确,让他们觉得和你在一起比和任何人在一起都要开心,而且要相信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你说话,不需要你对他们进行任何纠正。
卢梭
你教给孩子《瘦狼和肥狗》这个寓言,自然是想教他学会谦逊与温和,但是他会从中学到如何找借口。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看到一个小女孩听了这个寓言后伤心地哭了起来,因为大人拿这个寓言教她乖乖听话。那个小女孩讨厌被人用铁链锁起来,她仿佛觉得那铁链磨破了她的脖子。她之所以哭,是因为她自己不是狼。
卢梭
有两样东西,我越去不断思索,越觉得钦佩与敬畏。这两样东西便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如果在你竞争过程中,你自己觉得越来越累,一定是你出了问题。应该让对手越来越累,你越来越开心。自得到的结果是,让对手心服口服地说,我输了,你比我厉害。这样的竞争者才是我们倡导的竞争者。
任正非
你说管理,就要威逼+利诱,我告诉你两个都没有用,你威逼,他觉得我们是“威武不能屈!”哪能被你吓到!,你利诱,他觉得“我会看得上你这些小利益?”,老实讲我们中国人是卖力不卖命,流汗不流血,做事不做牢。那你有什么办法管理?我告诉你,办法就是:"看得起他!"
曾仕强
«
1
2
...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
217
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