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作品
鲁迅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找和阅读“别样课本”的过程。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和思想流派,从古典文学到现代哲学、从东方文化到西方文化,他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这种多元化的阅读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视野,也使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他的作品也因此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晓明
我承认我对叔本华的作品、人生和心灵如此着迷,以至于我不能错失机会猜测他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同时,我也无法抗拒去探索叔本华是如何启发弗洛伊德的,以及如何为心理治疗设置了舞台。
欧文·亚隆
优秀作品的秘诀就是:非常严格的品味,再加上实现这种品味的能力。
保罗·格雷厄姆
一个人生活中的某种情感储备,会成为他作品中巨大力量的源泉。
戴维·布鲁克斯
从我的微薄经验说,看天象,知宇宙,有助于开拓心胸。这对于观察历史和人生直到读文学作品,想哲学问题,都有帮助。心中无宇宙,谈人生很难出个人经历的圈子。有一点现代天文常识才容易更明白:为什么有些大国掌权者不惜花重金去研究不知多少万万年以前发生而现在光才传到地球的极其遥远的银河外星系、超新星、黑洞等等。这些枯燥的观察、计算、思考只要有一点前进结果,从天上理论转到地上实际,就会对原子爆炸、能源危机产生不可预计的影响。最宏观的宇宙和最微观的粒子多么相似啊!
金克木
每一堂课,都是一个作品。好课,是艺术品。我喜欢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一堂好课。
李政涛
风格,按其最美好的意义,就是最终获得有教养的心智,风格是最有用的东西。它无所不在。有风格的管理人员讨厌浪费,有风格的工程师尽可能地节约原料,有风格的工匠更喜欢创造精美的作品。风格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后的道德归宿。
怀特海
风格,按其最美好的意义,就是最终获得有教养的心智,风格是最有用的东西,它无处不在,有风格的管理员讨厌浪费,有风格的工程师尽量节约原料,有风格的工匠更喜欢创造精美的作品,风格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后的道德归宿。
怀特海
家长没有必要和孩子评价作品,重要的是要把交流的重点放在创作过程中去。因为最后还是要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作品,这样一来,孩子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度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达娜·萨斯金德
作品完成之后就不要再批评了,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与作品一起成长;最有效的帮助是创作过程中对作品提出的批评。一旦作品完成,孩子的兴趣也会很快消失,过分强调最终结果,可能会忽略创作本身的重要性。
维克多·罗恩菲德
认为孩子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受到表扬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不能无缘无故地表扬孩子的作品,除非他值得称赞。那些言不由衷的赞美有可能会削弱建立自信所必需的表扬在孩子心里的分量。
维克多·罗恩菲德
艺术创作只能出于自愿,孩子在思考和情感方面越有安全感,他的作品就越不会“漫无目的”,这完全取决于你给他提供的安全感。
维克多·罗恩菲德
一个孩子的表现欲越强,他就越能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但是,只有当一种体验强烈到足以激活表现欲时,这种欲望才能显现出来。只有当一种体验影响到孩子的基本需求时它才会变得足够强烈,并且只有当他对自己的基本需求很敏感时,这才会成为可能。此处所说的“基本需求”,我们仅把它理解为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主要是指孩子的周边环境——即每个孩子都该享有的关注和关爱。
维克多·罗恩菲德
在讨论艺术对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之前,我们应时刻铭记在心的是:永远不要以我们的审美来引导孩子的艺术创作。最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过程对孩子的个人体验和成长有帮助,这远比令我们开心却妨碍孩子成长的最终作品重要。
维克多·罗恩菲德
如果作品保存的时间超过了儿童的密切观注期,这对他没有任何益处。毫无疑问,不应该当着儿童的面处理他的作品;为了避免产生任何不良的情绪,保存儿童最近的作品总是没有错的。
维克多·罗恩菲德
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总是拥有很多独立且具原创性的想法;此外,他们还有能力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常,他们能够肯定并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另外,他们不会“迎合”所谓成年人的品位。遗憾的是,我们通常无法识别真正具有天赋的孩子,因为与一个熟练的模仿者的“作品”相比,我们很难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维克多·罗恩菲德
如果一个孩子无法自由表达,那说明一定有东西妨碍了他的自信心。通常,妨碍的原因有三种。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错误批评。批评孩子的作品看起来不像,或“不够好”,或给孩子作范画。由于孩子对这样的批评没有判断能力。于是他就采取了一种“我不会画”的逃避态度。第二种原因,孩子无法回忆起绘画对象的特征,或是脑子里一片空白。第三种,孩子习惯了复制和临摹的方式,所以一旦没有了参照物,他们就觉得没法创作任何东西。
维克多·罗恩菲德
请不要把自己对漂亮的理解强加给孩子,孩子的作品也不需要以其外在的效果来取悦我们。
维克多·罗恩菲德
想要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和灵活性,表扬最终作品是无济于事的,而是需要提高他对各种体验的敏感度。
维克多·罗恩菲德
孩子创作的目的不是要成为艺术家。相反,无论我们如何定义作品的“美”与“丑”,那都是见证孩子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
维克多·罗恩菲德
«
1
2
...
16
17
18
19
20
21
22
...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