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收集《狂热分子》名人名言感受智慧的力量提升自我
埃里克·霍弗
困苦并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也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强可以忍受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狂热者的危险处在于他永远静不下来。一旦取得胜利,新秩序开始成形,狂热者就可能会成为一个乱源。大部分群众运动在取得胜利的第二天,就会出现内部倾轧。前一天在与外部敌人生死斗争中获得发泄的激情,现在会通过斗争自己人来宣泄。憎恨成了一种习惯。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狂热的爱国主义和宗教或革命的激悄一样,常常可以作为罪恶感的抚慰之所。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近年来,俄国的布尔什维克运动开始强化家庭制度,鼓励人们忠于国家、种族布宗教.这显示出,该运动己过了动态阶段,已经建立起新的生活模式,目前的首要关心变成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进步的观念会把“明天”放大,这样,那些看不见自己前景的人的失意感就会更加深刻。……事业之所以会带来绝望感,不但是失业者有贫穷之忧,更是由于他们突然发现人生一片虚空。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只有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有百分百的信仰。”一种能理解的教义会缺少力量。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极端自私的人特别容易有失意感。一个人愈自私,失望时就愈难熬。因此,极端自私的人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恨一个有不少优点的敌人要比恨一个一无是处的敌人容易。我们无法恨那些我们鄙夷的人。日本人占使宣的地方是,他们钦佩我们美国人要多于我们钦佩他们。因此,他们可以狂热地恨我们,而我们却无法多恨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美国人在国际事务上是个差劲的恨者。→个美国人对另一个美国人(如胡佛总统或罗斯福总统)的恨要比他对任何外国人的恨更凶狠。与此一贸的现象是,较落后的美国南方比美国其他任何地方更排外。要是哪一天美国人开始全心全意去恨外国人,就反映出他们已经失去自信心。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毫无疑问,通过举办游衍、检阅、仪式和典礼之类的活动个群众运动可以引起每一个心灵的共鸣。哪怕最冷静的人也会因为看到壮观的群众场面而动容。参与者和旁观者都会感到溢于言表的欢欣雀跃。失意者大概要比自足者更易于受群众力量与光辉的感染。这是因为,逃离自我的渴望会让失意者极愿意在壮观的群众场面中隐没自己。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一个人愈是不把自己看成能够决定自巳现状与前途的独立自主个体,就愈不会把自己的贫穷归因于自己的拙劣。-个紧密团体的成员,其"革命燃点"要比独立自主的个人高。得要更悲惨与更屈辱的际遇,才能让他揭竿而起。在一个极权社会中,革命会爆发叹一般都不是因为人们对压迫,和困苦的怒火趋于沸腾,而是由极权架构发生松动所导致。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个人除非善于用脑子,否则自由就会成为他一种讨厌的负担。但是,如果他能够思考并且行动,他就会发现自由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革命时期的俄国尽管对异端意识形态上有偏差的绝不容惰,但对一般罪犯同样宽大为怀。有一点大概是真理.与尊重生命财产的人相比,罪犯在拥抱一件神圣伟业之后会更愿意抛头颅、洒热血。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刚脱离部队的人是群众运动理想的招募对象,而在所有当代群众运动的最早期依附者之中,都可以找得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感到孤单,在"人人皆有自由"的平民生活中茫然若失。独立自主生活所包含的责任感和不确定性压得他们透不过气。他们渴望确定性,渴望同志情谊,渴望可以不用负个人责任。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对完全没有归属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生命。那是虚无的永恒中的唯一其实,而他会恬不知耻地死命抓住它不放。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对失意者来说,不用负责任比不用受约束更有吸引力。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对“现在”持贬抑态度会让人培养出一种预见未来的能力。适应良好的人都是差劲的先知。相反的,那些老是和“现在”过不去的人却别具慧眼,看得见改变的种子和蛛丝马迹。愉快的生活会让我们对巨变的逼近茫然不见。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当一个人面对无穷的机会时,无可避免会看不起现在。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自由一-一种无愧无东地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这毫无疑问是群众运动的部分吸引力之所寄。在群众运动中,我们获得了"干下流勾当的权利"而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析,这种权利具有人所无法抗拒的魅力。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了一种新自由--一种无愧无疚地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这毫无疑问是群众运动的部分吸引力所寄。在群众运动中我们获得了一个干下流勾当的权力。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当我们抛弃自我,成为一个紧密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不仅抛开了个人利益,同时也抛开了个人责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恐惧、犹豫、怀疑和是非感,他会变得有多残暴和冷酷,令人不敢想象。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自由——一种无愧无疚地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这毫无疑问是群众运动的部分吸引力之所寄。在群众运动中,我们获得了“干下流勾当的权利”,而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析,这种权利具有人所无法抗拒的魅力。
埃里克·霍弗
/
《狂热分子》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