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父母
被领养的孩子体验到孩子是借由亲生父母之间的这份爱而获得了生命。无论发生过什么,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并为此付出代价,生命是无价的。即使将孩子永远的送给了别人,孩子要对这个部分感恩,对牵动影响父母的力量说:是的,谢谢你。当孩子可以带着爱接纳亲生父母时,也可以从这个牵连纠葛中走出来了。
伯特·海灵格
被送养的孩子,自己需要做一个道别,有两个关键因素在这个道别中起作用:首先,孩子必须全然的接受亲生父母所能给予的一切,其次,必须彻底放弃想要索求更多的希望。
伯特·海灵格
当成人的需求未被满足时,向伴侣求助或求助于自己的父母才是最合适的。当他们求助于自己的孩子,以期得到安慰和安心时,家庭中的角色和功能就颠倒了。孩子们觉得对自己的父母有责任,父母期望自己孩子的行为就像成人伴侣一样,当家庭陷入这种模式时,每一个人都将痛苦不堪。家庭中的孩子呈现出过分的、不适当的重要性时,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满足自己父母的情绪需求,填补他们的空虚。
伯特·海灵格
当父母被他们的孩子接受时,当他们看到闪现在孩子眼里的光芒时,当他们听到“很高兴你生了我”这样令人愉悦的话语时,都会得到深深的满足。
伯特·海灵格
当父母对孩子说,“你为我”。这句话就是父母把孩子放在自己前面了。孩子回答说“我为你”,这个孩子就把自己放在高于父母的位置。这会导致失败和疾病。
伯特·海灵格
当父母受苦时,孩子们会无意识地渴望自己能和父母同样受苦。他们之间连结的爱如此之深,以至于让他们变得盲目,抗拒不了诱惑,力图通过接受父母的痛苦来照顾自己的父母。孩子用盲目的爱保护着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连结,试图付出给自己的父母,而不是从父母那里接受。这些孩子把付出和接受的动力走向颠倒了,因而在不知不觉中让痛苦持续了下来。
伯特·海灵格
当父母太早对孩子让步或是让步太多,孩子就赢了。但是他们同时失去了对父母力量的信任和父母面对重大挑战时的可靠性。他们常常通过要求和愿望来试招父母,看看他们的父母有多可靠。当父亲或母亲维持界限而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不但不会失望,内心反倒松了一口气。
伯特·海灵格
当孩子成年后对父母说:“我从你们那里得到了很多,而那已经足够了。我会一辈子带着你们所给予的礼物。”这将为他带来丰盛和满足的感觉,并且他能够说:“其他我所需要的,我将为自己创造。”这也是会带来极大益处的语句。这会使这个孩子独立。
伯特·海灵格
当孩子拒绝按父母的现实接受他们时,他们会让父母感到愧疚不安。如果孩子整天都不快乐,不断地失败和受苦,而原因是缺乏父母的看管照顾,那么父母就会深感愧疚不安。他们会觉得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却又让他们受到伤害。如果孩子能够克服他们童年时代所受的痛苦,学会快乐地生活、满意地生活,那么,他们的父母就会感到欣慰。
伯特·海灵格
当一个孩子,自以为知道并评价父母,以及他们之间的私事,便是把自己凌驾于父母亲之上。常会发生悲剧、意外、重病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是违反了家庭序位的结果。家庭中某一个等级序位比较低的人,将自己放在等级序位较高的位置上时,他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失败,不快乐并且遭受不幸。
伯特·海灵格
夫妻双方如果能够相互尊重,孩子也会感到被尊重。谁拒绝对方,也就无法在孩子身上看到对方,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分离后仍需承认,例如:你爸爸和我对你一样好,我们虽然用的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是对的。孩子因此能够欣然接纳他的天赋和命运,从中得到力量。不论父母双方有何歧见,孩子没有失去他们,刹那间可以解决大家的压力。
伯特·海灵格
父母和孩子之间爱必须遵循的三个法则:一是父母付出,孩子接受;二是付出和接受之间必须是不可调和的失衡。三是当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时,在家庭内根据时间和功能而确定的阶层受到尊重时,爱才是最完美的。
伯特·海灵格
父母双方各自的传统和价值之间常常有很大出入。孩子们表面上在跟随占优势的一方,但实质上却在跟随另一方,即弱势的一方。例如,如果父亲的价值观占主导,那么这对夫妻的孩子表面上会倾向于跟随父亲的价值观,实质上却会追随母亲的价值观。反之也是如此,而且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伯特·海灵格
父母往往认为,只要他们对孩子有足够的爱,孩子便会过得很好,这只不过是一种想法,以为爱有无比强大的力量,不过,这份爱同时又使人感受到完全的无能为力,因为这份爱非常痛苦,也常常被藏匿在不良的或者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当中。
伯特·海灵格
父母一起建立了家庭,所以父母两个人一起站在第一的位置。第一个孩子站在第一个位置,与孩子的性别无关。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第二个出生的人,就不能站在第一个位置上。这个位置只取决于成员加入家庭的时间,比如出生时间。很多失败和疾病都是由于人们忽视了这个基本的序位。
伯特·海灵格
哥哥姐姐必须为弟弟妹妹付出,而弟妹都必须要接受来自于哥哥姐姐的给予。这代表着老大必须照顾老二和老三;老二则接受来自于老大的照顾并且为老三付出较多;而老三则接受来自老大和老二的照顾。老大付出最多,老幺则得到最多;而老幺常常以照顾年迈的父母作为回报。
伯特·海灵格
孩子不可以干预父母之间的事情,无论是父母之间发生的幸福或不幸。孩子知道后会有负担。父母也不应当告诉孩子,任何有关他们之间亲密关系的事情,这个与孩子无关。如果父母亲向孩子提及了一些他们之间的事情,孩子要忘记这些事情,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伯特·海灵格
孩子带着非常深厚的爱与父母联结在一起,他们全心全意地接受父母所给予的,或向他们提出要求。孩子如果感知到他离去对父母比较好,他会本着爱离去,或者假使父母企图为某些事情赎罪,即使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孩子也会很乐意代替父母赎罪。
伯特·海灵格
孩子的爱有一个秘密,孩子以为,他的爱有无比的威力,只要他显示出足够的爱,他就可以让其他人快乐,只要他做了足够的牺牲,也可以为其他人创造快乐,这一种带有魔力的态度,使孩子自以为可以掌管父母的或者别人的快乐。这是一个盲目的爱,必定会带来失败!
伯特·海灵格
孩子的监护权应当由(离异)父母之间商量决定,不应征求孩子的决定,(离异)父母平心静气地商量好之后,直接告知孩子:由谁监护。孩子就不用为决定跟哪一个而头疼了。
伯特·海灵格
«
1
2
...
33
34
35
36
37
38
39
...
66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