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存在
我经常在想, 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就是围绕在人类身边的丰富生命。它们的存在不仅疗愈了我们,更重要的是,它们也让我们理解,人类究竟是什么。 看到可爱的动物就想喂食,也许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未必是对的。坚持对的事情不容易,如果能展现一点幽默感,有时更能有效打动人心,达到目的。
星野道夫
人往往希望与自己不利的事实不存在,而最终发现不存在的往往是自己的。
路遥
我不由得设想假若哪一天真有一个正常人感情冲动,依恋于我,我准会马上向自己发问:他在我身上看到了谁的形象?他企图满足何种受压抑的欲望?这样一来,我十有八九冲动不起来。我可能已经骑出了巴黎城区。此刻,我沿着塞纳河行进在一条狭窄的马路上,右边是栏杆,左边是低矮的房子,房子歪歪斜斜,远处亮着一盏破旧的路灯。路面泥泞,可人行道上积着白雪。我朝着灰暗的天空微笑。……昔日,我常被自己的呼吸所陶醉,欢乐往往突然涌至心间。……若这样的时刻不复存在,活在世间又有什么必要?这样的时刻还会重现吗?有人邀我穿越大西洋,去发现一个崭新的大陆,可我只知道回答:“我害怕。”到底害怕什么?……在我看来,不要向导、独自冒险、攀登覆盖着滑动粒雪的高山,再自然不过了。……若我真的想重获昔日的自由,那最好还是赶紧回家,连夜给罗米欧回话:同意。
波伏娃
文学的作用正在于此:向别人展示他所看待的世界。(……)他曾想创作一部毫无创作动机的书,不带任何动机,不强迫自己无缘无故地去写,可他对此很快就丧失了兴趣,这不足为怪。他曾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到心诚,但只是做到了随意。他企图不站在过去也不站在现在的角度谈论自己,但是,他生命的真实存在于自身之外,存在于事件、他人和他物之中。要谈自己,必须谈其他的一切。(……)当时,设想文学再也毫无意义曾使他心安理得,可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了一部自己颇为得意的剧作,一部有明确时间、明确地点的剧作,而且也具有某种意义,正是为此他才感到满意。那么,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
波伏娃
一切都永不停息:存在的只有未来,然而它却无限制地往后推移。而这就是所谓的行动!”永无休止的讨论会、报告会:这一个又一个小时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波伏娃
“你之所以义愤填膺,那是你还相信某些东西。”“不,老实说,一旦开始提出疑问,那任何一切都抵挡不住。有许多道德原则,大家都以为是一致公认的:可到底以什么名义?说到底,为什么要自由,又为什么要平等?公正又有什么意义?又为什么要爱别人胜于爱自己呢?一个像我父亲那样一辈子只知道寻求享乐的人,他难道就那么错吗?”朗贝尔忐忑不安地看了看亨利,“我惹你生气了吧?”“不,必须给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尤其得有人回答这些问题。”朗贝尔说道,声音愈来愈激动。“他们大谈什么政治,把我们反思了;可为什么非要这种政治,而不要那种政治?我们需要的首先是一种道德,一种生活的艺术。”朗贝尔带着几分挑衅瞅了瞅亨利,“这就是你应该赋予我们的,这比帮助迪布勒伊起草宣言更有意义。”“一种道德,他必须包含一种政治态度。”亨利说,“反言之,政治是活生生的。”“我并不这么认为。”朗贝尔说,“在政治方面,人们关心的只是些并不存在的东西,什么前途啦,集体啦,可真正实实在在的,是现实的时刻,是一个个单个的人。”“可单个的人参与群体的历史。”亨利说。“不幸的是在政治领域,永远不谈个人的历史。”朗贝尔说,“人在共性之中消失,至于个性,谁也不在乎。”
波伏娃
这种对虚无的梦想,是对存在的一种自豪意愿。实际上,她从未遇到过一个男人,其出类拔萃足以让她对他如痴如狂。拜倒在自己所虚构的遥远之神的脚下是一回事,而委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男性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许多少女在现实世界坚持追求这一梦想;她们在寻找一个在所有方面都比其他所有男人优越的男人,他拥有财富且名声显赫,是一个由于为他所爱将具有他的光辉和主要性的绝对主体。她们奉献自己的爱情,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男性,而是因为他是那个崇高的人。于是,她们的爱情被理想化了。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想得到巨人,却只找到男人。”由于这种极高的要求,少女瞧不起仅仅是凡夫俗子的有志者,并回避性问题。她无所顾忌地坚持她自己所梦想的形象,它作为一种形象确实很迷人,但她绝不希望坚持她自己所梦想的形象。
波伏娃
男人往往在女人身上寄托的美好希望:他期望在肉体上占有一个存在,通过用驯顺的自由使自己在自身的自由中获得确认,作为存在达到自我完善。
波伏娃
人们认为,不只是心理原因使老处女变成自私的、遭人怨恨的女性。祸根在于她们的肉体本身。这个肉体是不为任何主体存在的客体,任何男人的欲望都不曾指向它。
波伏娃
如果她专心于学习、运动、职业训练,或某种社会政治活动,就不会整天想着男人,对自己的感情或对性冲突的关注,也会小得多。然后,在把自我实现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方面,她仍会面临比年轻男人更多的困难。如我指明的,家庭和社会习俗都不会赞成她在这方面作出努力。而且,她即使选择了独立,也仍会在自己的生活中给男生爱情腾出一块地方。她很可能是在担心,如果完全献身于某项事业,她会错过自己的女人命运。这种感觉往往不会被承认,但它确实存在。它消减了已明确树立的目标,对它加以限制。在任何情况下,职业女性都希望能把职业成功和纯属女性的成就协调起来。这不仅意味着她必须花许多时间打扮自己,更严重的是,它还意味着她的主要兴趣是不一致的。男学者在按部就班地工作的同时,还以思想的自由驰骋为快,因此产生最佳的灵感。然而女人的遐想方向完全不同:她要考虑个人的容貌,考虑男人和爱情;她将只给学习和职业留下最低限度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在这些领域里,任何事情都是不必要的,多余的。这并不是一个智能弱、思想无法集中的问题,而宁可说是两种不一致的兴趣很难协调的问题。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常惊讶的发现,女人一旦找到了丈夫,便能多么轻易的放弃音乐、学习和她的职业。在她的计划中,她明显涉及到自己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以致实现计划也不会给她带来多少利益。一切都在联合起来抑制她的个人野心,巨大的社会压力仍在强迫她通过婚姻谋求社会地位和合法庇护。当然,她也不想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她在世界的地位,或者即使想,也是胆怯的。只要社会上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平等,还要社会习俗还在批准女人以妻子或主妇的身份从某些男人的特权那里获益,那么,她不劳而获的梦想就会存在下去,就会阻碍她取得自己的成就。
波伏娃
妓女和艺术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模糊联系,因为实际上美和性快感是含糊地联系在一起的。
波伏娃
显而易见的是,当不公正发生在我们身边时,我们会很快地认出它、反抗它。然而,当我们不认识的人遭受了不公,当这些人距离我们很遥远时,我们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吗?还是会“眼不见不烦”?那个被黑格尔称之为意识,被弗洛伊德重新冠之以“超我”的严肃名字的小小内在审判者是否真的存在
达契娅·马莱伊尼
我们聊着时间流逝的问题,它看起来和钟表上的时间那么不同。“妈妈,你说时间不存在,是什么意思啊?”“宇宙的空间以数十亿光年计量。如果你凝视一眼宇宙的时间,你就会明白,我们所拥有的关于‘时间’的概念是智慧卓绝的人类创造出来的。我们信赖那个被称之为‘时钟’的可悲物件,我们计算着分、时、年。可宇宙的时间抹去一切,它周而复始、无法计量、残酷无情,你明白我说的吗?我们不过是天地间的蜉蝣,须臾即逝。可能在蜉蝣的脑袋里也有一个小小的闹钟,把它们的生命划分成各个瞬间,于是,它们就以为自己活了很久。这是视角的问题。时间是我所认识的最神秘最可怕的东西,可你不用担心,你的人生才刚起步。”
达契娅·马莱伊尼
我尝试跟他解释什么是“母性”。他在听我说。我知道他是一个聪明、有求知欲的孩子。阿失,你听得见我说话吗?母性不只是一个自然行为。它是存在于世的一种方式。它是随着世纪变迁、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一种价值。它曾经一度受到赞美和尊重,可更多时候则像母牛一样遭受鄙视和控制,人们照顾母牛也只是为了它们能生下健壮的小牛。
达契娅·马莱伊尼
他听我说着,我知道他在听我说话,虽然他假装不在听。他聪明敏感的大脑里,或许正在发生在什么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小小的火光亮了,就像夜晚的灌木丛里呆呆的萤火虫。它们发光,好像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结果却照亮了未知领域的一些细小的风景。
达契娅·马莱伊尼
所有在父权制下出现的神话里,在梦的象征主义、神学和语言中,有两个概念在并行。”艾德丽安・里奇写道,“一个概念认为女人的身体肮脏堕落,是分泌物的大本营,会出血,有损阳气,是身体和道德败坏的源头是地狱的牢笼。另ー方面,作为母亲,女人又被看作恩人,神圣而纯洁,无性生殖,是生命的源泉。这具潜在的母性身体,这具会出血的神秘身体,是她唯一的命运和存在的理由。这两种想法深深植根在女人内心,即使那些看起来最自由,最独立的女性也如此。”
达契娅·马莱伊尼
人们总是把那些遥远而深重的罪恶推到女人身上,也常常指责女人软弱无能、不能自立、蜜横轻佻,不但禁止她们进人教堂,也不许她们参与艺术活动。问题是,女人们听着耳边不断回响的这些声音,最后,连她们自己也信以为真了。这个孩子不会想到,在那些赞美和亲切的话语背后,在那些关怀体贴的动作背后,存在着一个周密的计划。诱奸者就像食肉花一样,释放香味,展现诱人的颜色,吸引一无所知的昆虫。当这个小虫想要欣赏它的美时,咔嚓,食肉花合上了它有力的颜骨,囚住了无辜的小虫,然后就可以无所顾虑地春食它。对少不更事的孩子来说,他很难会去怀疑一个为他奉上礼物和溢美之词的笑眯眯的热心人。而这个热心人,在获得孩子的信任之后,就会关上有力的颌骨,困住他,对他实施性暴力。不这个时候,孩子会深刻地感受到自己遭受了侵犯,可与此同时,他又觉得自己是个共犯。因为恋童癖者在他周围编织了一张温柔的网,让他觉得那似乎也是暴力的一部分,好像这种暴力,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认不清施暴者,常常让受害者采取可怕的自我惩罚。被侵犯的孩子大多会陷入抑郁,有自杀倾向,在毒品中寻找平静,身心都混乱不堪。接着说回女人。虽然我说的不是像你一样的孩子,也请你继续跟随我的思绪。女人也同样容易受到暗示,即她们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她们本身所遭受的暴力。施暴者会让她们感觉置身于一个两人游戏中,一种“互易”游戏,交易的内容就包括最终的暴力行为。紧随其后的便是一个在缄默与共识之中达成的秘密契约。有时,如果利诱不成,施暴者就开始威逼。这种威胁甚至是直截了当的:如果你说出去的话,我就撵走你,让你没好日子过;如果你说出去的话,我会想办法败坏你的名声,让你无地自容,让你成为众人的笑柄,让你成为众矢之的。
达契娅·马莱伊尼
母性不只是一个自然行为。它是存在于世的一种方式。它是随着世纪变迁、生活条件的变化二改变的一种价值。它曾经一度受到赞美和尊重,可更多时候则像母牛一样遭受鄙视和控制,人们照顾母牛也只是为了它能够生下健壮的小牛。玛格丽特·米德清晰地讲述了在有些民族,比如阿拉佩什民族,面对新生儿,男人像女人一样,展现了足够的柔情和关爱。而在其他民族,照顾小孩的任务只单单落在女人身上。这就表明,任务的分配是一个文化行为,而不是自然行为,你听得懂吗?
达契娅·马莱伊尼
可假如女权主义从未存在,你的女性朋友们就不会有今日的自由,她们还以为女性很早以前就获得了这些权利。”
达契娅·马莱伊尼
“在自然界不存在强奸,”我继续说,虽然她心不在焉,我还是希望她能听我说。“动物不会实施强奸。那是专属于人类的一种行为:在战争中,侮辱和征服敌方的女人。在最遥远的战争中,这也确实作为一种引发恐惧的武器而诞生。如今,许多事物都改变了,可对比自己更脆弱、更手无寸铁、更弱小、更贫穷、更恐惧的人施加性暴力的习惯依旧存在。”
达契娅·马莱伊尼
«
1
2
...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
226
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