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要求
但如果孩子对父母说:“你们还要给我更多”,那么父母的心门就关上了。他们不再愿意给予孩子、付出那么多,因为他提出要求。而孩子也一样,哪怕获得些什么,他也接受不了。通常他的要求会慢慢失去效力。
伯特·海灵格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要服从家庭里的序位,就是要求他们一直保持着这种不平等——父母付出,孩子接受。我们把我们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多的部分,再传递给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样,爱就能够通过一代又一代地,自然地流淌下来。
伯特·海灵格
成熟的爱要求孩子渐渐地放弃幼稚盲目的爱,学会像成人那样去爱。成熟的爱要求孩子们从家庭的牵连中释放自己,不再重复那些有害的事情。
伯特·海灵格
当父母太早对孩子让步或是让步太多,孩子就赢了。但是他们同时失去了对父母力量的信任和父母面对重大挑战时的可靠性。他们常常通过要求和愿望来试招父母,看看他们的父母有多可靠。当父亲或母亲维持界限而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不但不会失望,内心反倒松了一口气。
伯特·海灵格
对抗父亲的孩子会受到严重惩罚,若一个后代晚辈以为自己有权利超越前人,以为自己可以挑战前人,这其实是一项极为严重的无理要求,这份傲慢是一切悲剧的基本原因。
伯特·海灵格
孩子带着非常深厚的爱与父母联结在一起,他们全心全意地接受父母所给予的,或向他们提出要求。孩子如果感知到他离去对父母比较好,他会本着爱离去,或者假使父母企图为某些事情赎罪,即使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孩子也会很乐意代替父母赎罪。
伯特·海灵格
孩子的爱是一种联结的爱。无论家庭是兴盛,还是衰败,孩子都会以爱联结它。不论有什么要求,即使要以生命与幸福作为代价,孩子一样会本着爱完成它,我们称这份爱为原始的爱。
伯特·海灵格
伴侣一方奋战以留住另一方,那股能量通常是来自我们心中小孩子的感觉,作为一个小孩子,我们由于害怕失去母亲而心生恐惧。事实上那份忠诚的要求,大部分指向母亲多过于指向伴侣。伴侣的忠诚,尤其当它伴随著牺牲,便是孩子对母亲的一片忠心投射到男人或女人身上。
伯特·海灵格
再婚中的优先序有了不同。例如,女人嫁给已有了孩子的男人,她就不能要求:我最重要,其次才是你的孩子。这违反了优先秩序,会对关系有严重影响。
伯特·海灵格
伴侣中无法生育的一方是没有权力要求对方留下来的。如果对方仍然决定要留下来,无法生育的那一方便要加倍地敬重他/她。
伯特·海灵格
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开始在给予和获得的关系上设定边界,使得孩子可以慢慢学习离开家,过独立的生活。做一个好父母意味着,有时必须让孩子失望,拒绝孩子的要求;允许孩子去有负面的经历,去失败,从而学习。
伯特·海灵格
家庭排列工作的核心是和解,尤其是孩子与父母的和解。每一个人都希望接受父母好的一面,而去抱怨父母不好的一面,这样的态度,这样的重复会让我们冻结固着在过去原生家庭的冲突当中。评判“好,坏”,会将一些人和事排除在我们的心灵之外,将我们更加牢固的和过去联接。而助人治疗工作的要点在于促进发展和成长,所以助人者需要时刻警醒,放下评判心。如果他和案主同样去评判分别,去指责愤怒,去要求补偿,去认同案主的“好坏”,那么他就阻碍了和解。
伯特·海灵格
我赞同高标准、严要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这正是我们来到新加坡的原因。
吉姆·罗杰斯
但是,他劝顾客进餐,指示服务生未经顾客要求就往人家盘子里加菜,这很不明智,对顾客是一种蔑视。
沃尔特·肯
戏弄了一个无辜的朋友,欺负了一个不幸的人,侮辱了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种最低劣、最可耻的行为!5.人有着一个大要求。人不能满足于现在,对于无限,有着憧憬与畏惧敬虔之念。换句话说,人不能满足于一生,想求人以上的价值。这价值就成了理想,成了宗教,使人心归依。
亚米契斯
人类指着猫说,你看,猫多快活啊。猫只道,谁又要求你们人类非得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呢。
夏目漱石
如果生得不合要求,那就只有两条路:或是情愿与世格格不入,或是忍耐到与社会合拍的时候为止。
夏目漱石
如果前面的人比你差,其他人就会对后来的你无限放低要求。
罗永浩
人心都是不知足的。在体会爱情的美好之后,紧接而来的,就是会各种以爱为名的要求,一辈子忠心、一辈子只爱一人、一辈子如何如何。
席绢
我想说其实你很好。你自己却不知道。真心的对我好。不要求回报。爱一个人希望他过更好。打从心里暖暖的。你比自己更重要。
梁静茹
«
1
2
...
32
33
34
35
36
37
38
...
75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