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孩子
在孩子令家长失望时,家长也要接纳、关爱、支持和鼓舞他们。学校可以开除一个成员,而真正的家永远不会。
M·斯科特·派克
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统一口径是十分重要的。想想看,父亲说完一套,母亲又说另一套,这样简直是要把孩子活活撕成两半。
M·斯科特·派克
很多父母也许会让孩子“按照我说的做,但不要学会我的样子”,但孩子会对父母的言行不一非常敏感,他们会有样学样,也成为这样的人。
M·斯科特·派克
一个家庭最理想的画面,就是父亲牵着孩子的手,与母亲一道全家出行,一起去接触这个世界。这个画面中蕴藏着两个要点:一是母亲在生命之初充分给予了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有了向往拓展自己世界的意愿;二是当孩子第一次向外拓展的时候,遇到的人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的温情和友善,则让孩子感觉到外面的世界是值得信任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原始信任”。有了这种原始信任,孩子的意识才能向外延伸,培养出组织意识,融入人真正真实的世界。
M·斯科特·派克
通常来说,婴儿必须依赖母亲才能存活下来。但接下来,在母亲的引导下,孩子开始对自己和母亲之外的人感兴趣,其中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父亲。如果说母婴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那么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就是培养孩子组织意识的关键。当母亲成功与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后,接下来最该做的,就是引导孩子与父亲亲近,而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需要母亲与父亲的关系稳定和谐。
M·斯科特·派克
与溺爱同样极具危害性的,是忽略。被忽略的孩子从来不知道爱为何物,在他们眼中,世界是冷漠的,豪无温情,一点也不友善。为了生存下来,他们必须依靠自己,不相信任何人。
M·斯科特·派克
培养孩子的他人意识和组织意识的大敌,就是溺爱。因为被溺爱的孩子从小会形成错误的心理期待,认为自己的愿望就是命令,必须得到满足,认为自己无须付出与合作,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东西。这些孩子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共情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家庭和群体的累赘。
M·斯科特·派克
每个人都具备关注他人的能力,也都希望被别人接纳,并融入某个群体,但这份能力需要培养。身为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在生命之初便体会到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周围环境是值得信赖的。如果父母没有做到这一点,没能关注孩子、爱孩子,与孩子形成合作,孩子就很难培养出社会兴趣和组织意识,反而会充满了对别人的怀疑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M·斯科特·派克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点亮自己,展开生命。而合作的基础,是要培养出他人意识。缺乏他人意识的生命是蜷曲的、愤懑的,也是孤独的。很多缺乏他人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充分发展自身的智力和才能,无法理解周围的人和整个世界,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或者成为罪犯。
M·斯科特·派克
人类真正的朋友,几乎是人类进步的唯一朋友。一个老凡人,倒不如说是个神仙,不厌其烦,诚心诚意地把铭刻在人们身上的形象解释明白,那就是神,而人们只是些外表损坏有点倾斜的纪念碑。他以殷勤的智慧拥抱孩子、乞丐、疯子和学者,接受所有人的思想,同时又常常使这种思想变得更广博精深。
梭罗
与父母相背而行,不尽然都是错的。如果你是个叛逆的孩子(排行老二的孩子往往如此),而家人的理财习惯不好,那么你跟他们不同反而可能是好事。但如果你的父母很有成就,而你却反抗他们,那么你可能会陷入严重的财务问题。不管你是哪种状况,重要的是你要认清楚一件事:你的生活方式,与双亲的金钱观,或者其中一人的金钱观,有密切的关联。
哈维·艾克
一位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学者W.托马斯·博伊斯就是如此。他最出名的是他的兰花和蒲公英理论。有些孩子反应强烈(属于兰花型),根据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要么飞到特别高的地方,要么坠入深渊。其他孩子的反应较弱(属于蒲公英型),即使是恶劣的环境,也不会让他们倒下。
戴维·布鲁克斯
母爱是对孩子生存及其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不过在这里对此说法需作一个重要补充。对孩子生存的肯定有两方面:一是对保护孩子生存和成长来说绝对必要的关心和责任;另一方面比单纯的保护更进一步,是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活着是美好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很美好。
艾瑞克·弗洛姆
父亲不代表自然世界,他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支柱,代表思想的世界,人化自然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原则的世界,游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并指引他步入世界之路的人。
艾瑞克·弗洛姆
再来看看重组式创新对教育的影响。劳工专家预测,今天的孩子会在未来拥有多达十几种新工作,其中的大部分在今天甚至尚未出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发明的艺术,还要学会如何进行自我革新。
马修·萨伊德
孩子喝一罐可乐就相当于成人喝四杯咖啡。
格雷格·D.贾克布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汪曾祺
《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是从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一直背诵到上一世纪末。
金克木
养孩子的乐趣是在发挥大人的才干;孩子得明白这个,不然便是找不自在。
老舍
妈妈到底还得关心孩子;撒手不管只能想到,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老舍
«
1
2
...
76
77
78
79
80
81
82
...
227
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