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实现
如果她专心于学习、运动、职业训练,或某种社会政治活动,就不会整天想着男人,对自己的感情或对性冲突的关注,也会小得多。然后,在把自我实现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方面,她仍会面临比年轻男人更多的困难。如我指明的,家庭和社会习俗都不会赞成她在这方面作出努力。而且,她即使选择了独立,也仍会在自己的生活中给男生爱情腾出一块地方。她很可能是在担心,如果完全献身于某项事业,她会错过自己的女人命运。这种感觉往往不会被承认,但它确实存在。它消减了已明确树立的目标,对它加以限制。在任何情况下,职业女性都希望能把职业成功和纯属女性的成就协调起来。这不仅意味着她必须花许多时间打扮自己,更严重的是,它还意味着她的主要兴趣是不一致的。男学者在按部就班地工作的同时,还以思想的自由驰骋为快,因此产生最佳的灵感。然而女人的遐想方向完全不同:她要考虑个人的容貌,考虑男人和爱情;她将只给学习和职业留下最低限度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在这些领域里,任何事情都是不必要的,多余的。这并不是一个智能弱、思想无法集中的问题,而宁可说是两种不一致的兴趣很难协调的问题。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常惊讶的发现,女人一旦找到了丈夫,便能多么轻易的放弃音乐、学习和她的职业。在她的计划中,她明显涉及到自己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以致实现计划也不会给她带来多少利益。一切都在联合起来抑制她的个人野心,巨大的社会压力仍在强迫她通过婚姻谋求社会地位和合法庇护。当然,她也不想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她在世界的地位,或者即使想,也是胆怯的。只要社会上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平等,还要社会习俗还在批准女人以妻子或主妇的身份从某些男人的特权那里获益,那么,她不劳而获的梦想就会存在下去,就会阻碍她取得自己的成就。
波伏娃
有些少女永远不能体验到真正完整的爱情,她们一生都在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女人不会接受她的次要者地位,除非她在这种放弃行为中可以重新变成主要者。可不是吗,她在变成客体的过程中,成了孤芳自赏的偶像,但对他仍成为次要者的无情逻辑,她则予以唾弃。她想成为迷人宝贝,而不是做被人获取的物品。 于是,男人们发现这种前后矛盾是无所适从的:她袒胸露肩,裸露双腿,可人们一旦去注视它们,她便会脸红,恼怒。她喜欢刺激男性,但如果看到她已经引起他的欲望,她又会感到厌恶,退避三舍。男性的欲望是恭维,同样也是冒犯。
波伏娃
有人认为,根据古老的传统,男性曾过着一种多配偶制的生活,尤其在性行为上。可如今,法律禁止多配偶制,男性通过和多个女性性交的方式,希望重拾这种特权。他们自然要付钱,可从某种角度看来,付钱也是种保障。一种以金钱交易为基础的契约,不会要求任何感情、关怀和照料,不会有负担,也不会卷人麻烦。做爱,付钱,然后甩手走人。总而言之,就是在抽一根烟的时间里,实现一个小小的多妻制的梦,不用承担任何后果,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达契娅·马莱伊尼
一个世纪以前,女孩子都被禁锢在家中,年轻男孩子需要发泄性欲,却没有女孩子可以做爱,于是他们就发泄在妓女身上。可如今,性爱自由,女性再也不会被禁锢在家里,到底是什么促使一个男人寻找有偿的性服务呢?…凯特·米利特将男性嫖娼解释为一种纯粹的统治的需求,那些内心恐惧和受挫的男人想要在一个女人身上实现完全的支配。一个绝对屈从的身体,给予自己性快感,却不要求自己回报爱情、追求、关心,甚至尊重,对有些男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大大抵消了他们的痛苦和屈辱。
达契娅·马莱伊尼
我的补充是,对于任何有裁决特权的政府或行政机关来说,母性都带有一种隐形的,有时不被提及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权力。人们常常将掌控生死的两种权力并列在一处。每个政府,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试图在国民身上实现对这两大权力的掌控:掌控死亡的权力,可见于发动和领导战争、指挥军队、审判、监狱,往往还有酷刑:对生的拿控,则源自女性的腹中。控制女性性行为的需求由此而生,女性性行为成为禁止的工具、禁忌和对权力的剥夺。为了传统道德的施行,女性必须保持纯洁、忠贞、顺从、奴化,完全屈从于男性的法则。
达契娅·马莱伊尼
如果有人有意让一个孩子变得懒惰,让他整天嬉戏,不给他学习的机会,也从不向他展示学习的益处,那么,当这个孩子成年后,我们不能说是他自愿成为一个无知无能的人。世人就是这样教导女性的,从不教海她们实现自我的必要性。女性自愿地依靠他人的保护、爱、帮助,按别人的想法活着,沉迷于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够实现自我的美好希冀里。
达契娅·马莱伊尼
凯特·米利特将男性嫖娼解释为一种纯粹的统治的需求,那些内心恐惧和受挫的男人想要在一个女人身上实现完全的支配。一个绝对屈从的身体,给予自己性快感,却不要求自己回报爱情、追求、关心,甚至尊重,对有些男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大大抵消了他们的痛苦和屈辱。
达契娅·马莱伊尼
在我看来,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在低水平的思维模型中,增加再多的内容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只有提升思维模型的水平,才能让我们接纳更多高维的信息和知识。当然,想要实现这种目的,学习更多的思维模型和重要学科的重要内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李善友
我们在《第二曲线创新》(第2版)中讲过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其实第二曲线根本不是为了解决第一曲线的极限点问题,而是构建一个新的系统,让第一曲线的极限点变得无关紧要。这就是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创新。破界创新是混沌大学创新模型之王,强烈建议读者反复阅读这部分内容,不是看具体的内容,而是寻求同频共振。
李善友
所以要想实现破界创新,我们首先必须打破自身的认知边界,然后才能进入一个更大的真理时空,从更高的维度去建立更庞大的系统。
李善友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李善友
事实上,坚守使命的马斯克,他的内心有一种极度的孤独感。马斯克说过,实现任何大目标都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就是“意志”。敢于梦想大目标,并实现它,其实是极度孤独的,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因为在实现目标之前,由于目标的“不切实际”,没有人会相信你,也没有人会支持你。
李善友
当年适逢经济危机,除了SpaceX的捉襟见肘,特斯拉的资金链也不容乐观,在这种人生至暗时刻,马斯克迈出了实现梦想的一步。
李善友
个体和群体作为个性单位的两种活动形式,是基于其适应性的选择。个体追求自由,追求平等,主张充分发挥主动性;群体注重统一,注重协调,实现个体的汇聚,表现为强大。 独立的个体需要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其本身力量极其有限,因而其生命力有限。相反,群体是散乱个体的有序集合,是力量与思想的汇总。群体因其凝聚性而有力,而顽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群体是一种有效的生存形式。
古斯塔夫·勒庞
在发明机器纺织机或蒸汽机的时代,如果民主派掌握着他们今天拥有的权力,这些发明,也不可能实现,或者至少要付出革命和不断杀戮的代价。
古斯塔夫·勒庞
要坚持有一天能变成坚硬的石头!我们永远渴望有一天我们的权利得以实现。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恐惧,在人生旅途上永远把我们追逐。
赫尔曼·黑塞
思想家力图通过逻辑去认识和表现世界的本质。他知道,我们的理智及其工具逻辑是一些不完美的手段--正如一位艺术家也清楚的了解,他的画笔或雕刀是永远不能把天使或圣者的光辉本质完满地表现出来的。但尽管如此,思想家也好,艺术家也好,却仍以各自的方式在努力着。因为他们不能不这样做,非这样做不可。因为一个人只有尽其天赋之所能去努力实现自己,才能做他可能做的最崇高和唯一有意义的事。所有过去我一直告诉你:别模仿那些思想家或苦修者,要走自己的路,努力实现你自己吧!
赫尔曼·黑塞
可究竟什么叫做“实现自己”呢?这是一个哲学概念,我无法另作表述。对于我们这些亚里士多德和圣托马斯的弟子来说,一切概念中最崇高的概念是:完满的存在。完满的存在即为上帝。其他存在的一切都是不完整的、部分的、混合的,由可能性所构成。上帝可并非混合的,而是一个统一体,他并非有可能性,而是完完全全的现实。我们呢,却是暂时的、变化的,我们只是些可能性,对于我们来说,不存在完满,不存在充分的存在。然而,当我们从潜力变成行动,从可能走向实现的时候,我们也就参加了真实的存在,也就进一步接近了完满与神性。
赫尔曼·黑塞
流浪者天生如此。流浪的冲动和浪迹天涯本身就是一种爱情、一种情欲。旅行的浪漫,一方面无非来自于对冒险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是潜意识里的冲动,想将官能上的欲望升华,任其化为烟云消失无踪。身为流浪者,我们这样的人总爱将爱情深藏,只因爱情无法实现。
赫尔曼·黑塞
思想家力图通过逻辑去认识和表现世界的本质。他知道,我们的理智及其工具逻辑是一些不完美的手段――正如一位艺术家也清楚的了解,他的画笔或雕刀是永远不能把天使或圣者的光辉本质完满地表现出来的。但尽管如此,思想家也好,艺术家也好,却仍以各自的方式在努力着。因为他们不能不这样做,非这样做不可。因为一个人只有尽其天赋之所能去努力实现自己,才能做他可能做的最崇高和唯一有意义的事。所有过去我一直告诉你:别模仿那些思想家或苦修者,要走自己的路,努力实现你自己吧!
赫尔曼·黑塞
«
1
2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
120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