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很多
如今世界变得很快,前几年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快速变化,现在还要叠加地缘政治因素。很多企业的护城河一次又一次被跨越,那么我们机构应该选择怎样的节奏感?
张颖
我还接触过一家做电池电芯的公司,他们说在这个行业里面,有20%的产品技术是最难的,很多人畏难而选择不做,但他们就集中所有资源,攻克了这个难题,如今发展得也很好。
张颖
以前流行的看法是,跨国公司来中国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但其实中国很多年前就已经不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了。跨国公司来中国的原因其实是中国的制造能力,是中国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技术广度,以及技术种类。比如苹果的产品需要的先进生产工具,其精度、模具和使用材料都是领先的。但如果要在美国召开一次模具工程师会议,我都不确定他们能否坐满一个房间,而在中国,相关的人才数量多到能塞满好多个足球场。
张颖
以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迭代,抢占到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往往就能取得最快的增长。在前些年,很多中国产品在这样高速迭代下,已经反向超越了美国。
张颖
以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过很多商业模式,看过很多团队,脑袋中形成了好几种模型的总结,可以很快做出一些判断。
张颖
在过去三年里,我尝试了很多工作方法,其中有最大提升的就是形成了一套工作流程:我们先定制目标,再去设计、优化、迭代流程。
张颖
在我看来,这大大影响了人均效率,越大的公司问题越大。很多员工已经搬离了工作的城市,或是到了郊区。当大公司想招自己的员工回来办公室,不用说一周回来五天、四天,哪怕是三天,很多人都直接拒绝,人均效率其实很受影响。
张颖
在项目上,我现在花更多时间在“压舱石”项目上。什么叫压舱石?就是我们过去投资的理想、小鹏,特点是大金额、高增速。不管是我们的早期还是成长期,每一支都要有三到五个压舱石项目。很多时候我们回头复盘,越有争议的项目,越有可能最终做大。
张颖
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下我对中美之间的观察。8月底我去美国出了一趟差,我从旧金山一口气开车到了纽约,给我最大的冲击有四个点,这些与我们判断未来的大势也有帮助。第一,美国在变得更加分裂。第二,不少美国公司的人均效率恢复得比较缓慢。第三,在很多领域中国的优势依然非常大。第四,我认为未来“卡脖子”一定会存在,但硬脱钩不可能。
张颖
这些变化对于有准备、有能力的创始人都是机会,以前那种“劣币扰市”的现象会少很多。
张颖
最近一年,我能明显感受到很多行业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包括我们自己。哪怕再强的公司,稍一放松,就会被对手追赶。有的时候,一个行业会被盲目竞争拖垮。甚至在最疯狂的时期,不少竞争手段都是病态的。
张颖
从这件事中得到的真正教训不是如何找到联合创始人,而是你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开始创业,因为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保罗·格雷厄姆
大多数程序员可能低估了他们的决心。我看到很多人在逐渐适应初创公司的节奏时变得更加有决心。我可以想到我们资助的一些人,最初可能会对以200万美元的价格被收购感到高兴,但现在却立志要实现去称霸世界。
保罗·格雷厄姆
当然,有很多成年人对挑战仍然会有孩子气的反应。但你并不经常见到像成年人一样对挑战做出合理反应的孩子。一旦当你发现这样的孩子时,无论他们的年龄是多少,你已经找到一个成熟的人。
保罗·格雷厄姆
对我来说,一个大谜团是: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开始创业?如果几乎所有尝试过的人都更喜欢创业而不是普通工作,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获得财富,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想要这样做呢?很多人以为我们每个融资周期都会收到数千份申请。实际上,我们通常只收到几百份。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申请呢?虽然对于任何观察这个世界的人来说,创业公司似乎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与具备必要技能的人数相比,这个数量仍然很小。绝大多数程序员仍然直接从大学走向格子间,并一直待在那里。
保罗·格雷厄姆
很多人看到不断增加的初创公司数量,认为“这不可能继续下去”。他们思考的潜在观点中存在一个谬论:即初创公司的数量可能受到某种限制。但这是错误的。没有人说在1000人的公司里工作拿工资的人数有任何限制。为什么要对5个人的公司的股权工作人数设限呢?[3]
保罗·格雷厄姆
获取初创公司创意的简要配方是找到自己生活中缺失的东西,并满足这种需求,无论这种需求对你来说有多独特。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译注:苹果的一个创始人)为自己组装了一台计算机:谁知道有这么多人也会想要呢?一个狭窄但真实的需求比一个广泛但假设的需求更好作为起点。因此,即使问题只是你周六晚上没有约会,如果你能通过编写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已经找到了一些东西,因为很多其他人也有同样的问题。
保罗·格雷厄姆
我不建议有家庭的人创办初创公司。我并不是说这是个坏主意,只是不想承担建议的责任。我愿意承担建议22岁的年轻人创业的责任。失败了又怎样?他们会学到很多东西,如果需要的话,微软的那份工作还在等着他们。但我不准备和妈妈们过不去。
保罗·格雷厄姆
我们现在可能正在见证另一种类似的变化。我读过很多经济史,对创业世界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现在我觉得我们很可能正在看到一个从农业到制造业的变革的开始。
保罗·格雷厄姆
像很多人一样,我喜欢工作。当你变得富有时,你会发现许多奇怪的小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你想与之共事的许多有趣的人并不富有。他们需要工作来支付账单。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和他们成为同事,你也必须做一些能赚钱的工作,尽管你并不需要。我想,这正是许多连续创业者的动力所在。
保罗·格雷厄姆
«
1
2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
186
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