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很多
亚裔在参政、游说政客,以及向全社会发出声音方面,是所有族裔中表现最差的,因此政客们为了获得非洲裔和拉丁裔数量庞大的选票,在很多政策的制定上就以牺牲亚裔为代价。
吴军
拉丁裔学生的SAT平均成绩要比白人学生低很多,而亚裔学生则要比白人还平均高出140分。
吴军
早期牛津的教授很多都是教士或神学家,他们探究科学和真理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有知识的教士,同时让社会上的一些精英能够读写,另一方面则还想证明“伟大的造物者”设计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妙,以便向他人宣扬上帝的万能。
吴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教会是科学发展的敌人,但是在早期大学兴起的时候,对大学起到保护作用的恰恰是教会。
吴军
本科生应该去那些经得住时间检验的著名学校,因为它们聚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本科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本科生所学的具体内容大多数对后面的工作帮助有限。而对于硕士生来说,则要找一个好的城市,因为那里的机会要比偏远落后地区多得多。对于博士生,最重要的则是教授和实验室,因为专长教育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吴军
如果我们认为“帮助”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对她的体验变得更加敏感,那么我们把这种“帮助”称作为引导。“玛丽,你采花时感受如何?你是站着采的吗?你的胳膊呢?采的是什么花?什么时候采的?为什么采花呢?你最喜欢哪种花?等这些问题,会让玛丽意识到很多以前想都未曾想过的事。这样的引导,让孩子对所要表达的事物变得更加敏感,是非常有益的。
维克多·罗恩菲德
对自然的写实性再现会让孩子对此产生依赖性,有很多孩子在眼前没有实物的情况下画不出任何东西。事实上,他们已经对实物产生了依赖性,以至于一旦离开实物就会不知所措。但是,一旦这种写实的需求成为一种真正的需求,我们就必须给予尊重。
维克多·罗恩菲德
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总是拥有很多独立且具原创性的想法;此外,他们还有能力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常,他们能够肯定并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另外,他们不会“迎合”所谓成年人的品位。遗憾的是,我们通常无法识别真正具有天赋的孩子,因为与一个熟练的模仿者的“作品”相比,我们很难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维克多·罗恩菲德
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一件事的发生,其实有很多因素。如果我们把事情绝对化成都是别人的错,就会有很多的愤怒和指责。如果绝对化成都是自己的错,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忧郁就常常因此而起。
陈海贤
首先,当一个人说“自己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并不是说自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而是想表明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和外在世界无关,仅和他自己相关。他愿意投入、奉献多少,都由他自己决定。但是,他决定不了一件事能否做成。就算他有很强烈的愿望想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会迁就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其次,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成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做事更有灵活性。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人们越会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人们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作为成年人,我们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会理会我们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陈海贤
他有时候会努力但这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头脑中“应该如此”的概念驱使的。这些孩子很在意自己能否被他人赞扬和接纳,所以他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们焦虑万分。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就失去了行为的自主性,由此陷入另一种循环:不断寻求安全感。防御型心智模式就此产生。这种循环是防御的、向内的。陷入这循环中的人会变得关注自我,总是想很多,却很少行动。他们的自我发展会因此受限。
陈海贤
在用远的语言时,我们总是先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件事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好像我们需要某种承诺,才能够有所行动。可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只有做完才知道。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做事,事情通常也做不成。大部分人希望先看见,才能相信。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オ能看见想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在头脑中预想出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能力。
陈海贤
通过观察具有同样主题的不同作品,孩子渐渐就可以理解这个主题所包含的多个维度的内容,认识到很多事物并没有唯一的答案。
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
在很多情况下,你的想象力会把新的东西注入其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改进、尖端技术和其他庸俗与陈腐的商业术语。我们将看到,这些常见的关于创新的概念不只是在美学上令人厌恶,从经验和哲学上来说也是一些无稽之谈。
塔勒布
我意识到,“少即是多”启发法在两个方面与我的发现不谋而合。其一是极端效应。在有些领域,罕见的事情(我再重复一次,它们或好或坏)起到了不成比例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却往往会忽视它,因此,关注如何利用或避免发生此类罕见事件将大大地改变我们的风险值。如果只需要担心“黑天鹅”风险的话,生活要轻松很多。
塔勒布
拖延的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但是,很多拖延者并不能识别这些活跃于表象之下的情绪波动,因为他们利用拖延来逃避不舒服的感受。
简·博克
专注于必须完成的每一个步骤也是一个提醒,它让你知道:为了到达终点,你必须一直走去。大部分拖延者脑子里只有终点,至于怎样到达,他们往往不愿意多想。很多人后来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完成每一步的过程本身也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报偿。
简·博克
很多拖延者生活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严重冲突中,不愿意也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时间概念与钟表时间有很大的差异。
简·博克
很多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聘请专职师资,开设相关课程,这当然是对的。但很多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其实都跟人生目标迷茫有关系,我们的学生职业咨询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这个角度有着更接近本源的特点。
李希贵
行队礼”的问题。“小学生在校园里见到老师或老师模样的成年人都要行队礼,并说:‘老师好!’,成年人多不回礼,很多老师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对教师的行为表现,学生心知肚明,已经形成心理定势。个别外来的老师不明所以,在接受学生的队礼之后,回礼‘你好’,但没等他们说完,学生早已跑得很远了。”
高德胜
«
1
2
...
60
61
62
63
64
65
66
...
186
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