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需要
你需要的支持,是一个真正倾听你的人,一个理解你的意思、接纳你的所有感觉的人,他就像某种平静的容器,包容你的一切。那个人之所以能够平心静气,是因为他知道,无论你有什么焦虑或经历什么厄运,那些事情终究都会过去。他的温和乐观可以帮你渡过难关。
菲利帕·佩里
如果孩子想要一个东西,你不想给他(例如你的车钥匙),他需要知道他不能拥有的原因,这不能靠暂时转移注意力来解决。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不把孩子的悲伤、愤怒、恐惧当成需要纠正的负面情绪,而是把那些情绪视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与孩子培养亲密关系的机会,你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深厚。你这样做时,就能提高孩子幸福快乐的能力。
菲利帕·佩里
遭到责骂或心烦意乱都无法使人快乐。不管孩子经历了什么,有任何感受,你越是完全地接纳及关爱孩子,孩子越有幸福快乐的能力。这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在你自己身上。我们需要接纳自己及我们的所有情绪。
菲利帕·佩里
重点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话,而是陪伴孩子,直到他们获得安抚,而不是认为他们在胡闹。那些怪物可能代表你在哄孩子睡觉时表现出的不耐烦,或是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复杂事情。即使我们不能追溯到每种感觉的来源,也不表示那种感觉不真实,感觉还是需要被认可的。
菲利帕·佩里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无论孩子或成人。当我们感觉不好时,我们不需要被治愈,我们想要的只是有人感同身受,而不是被当成问题来处理。我们希望有人理解我们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菲利帕·佩里
言语的效果是有限的,行为可以让效果进一步发挥。爱无法委托他人来表达,有些育儿工作可以请人代劳,但爱无法代劳。此外,爱也无法延迟给予:它无法等到周末再给,孩子每天至少都需要从一位家长身上获得爱。
菲利帕·佩里
你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抚慰,他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如果你成长的过程中,每次感到难过时,情绪都遭到否定,你很容易以同样的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菲利帕·佩里
如果孩子知道他会获得你的关注及抚慰,但不会遭到指责,他更有可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包容他们感受的容器。这是指你陪在他身边,了解并接纳他的感受,不会觉得他的感受令你产生压力。
菲利帕·佩里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深爱的人感到难过。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们的不快乐或愤怒,可能会让你感到危险和不安,好像你是在鼓励那种感受。但是,感受遭到否定时并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躲起来继续恶化,未来再冒出来制造麻烦。想想看,什么时候你需要喊得最大声?就是无法获得倾听的时候。感受是需要获得倾听的。
菲利帕·佩里
每个人对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体验。别人的体验和我们不同,并没有错。个人体验的差异需要彼此尊重,我们不该争辩谁对谁错。
菲利帕·佩里
你可以冷静地拆解、分析你的童年,回顾过去,在家庭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当时你有什么感受,现在又是什么感受。做完分析后,请把那些不愉快的回忆彻底忘掉,只留下你需要的有积极影响的回忆。
菲利帕·佩里
如何帮孩子把痛苦变得可以忍受?在他们感到痛苦时,陪在他们身边。为了孩子,为了你最爱的人,你需要在场。敞开心胸面对和接纳孩子对你展现的情绪以及感受。你可能无法帮孩子消除痛苦,但是通过陪伴,而不是否认或推开他们,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煎熬的日子。
菲利帕·佩里
孩子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他可能需要依赖你二十年,他不单只是改变你原本生活的催化剂。
菲利帕·佩里
孩子需要温暖和接纳、身体的轻柔触碰、你陪伴在身边、有界限的爱、理解、安抚、跟各年龄层的人交流,以及你的关注和时间。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觉得自己每天几乎时时刻刻都想远离孩子,你真正需要远离的,可能是孩子在你身上触发的感觉。为了避免受到那些触发因素的控制,你可以抱着同理心去回顾你婴幼儿时期或童年的经历。
菲利帕·佩里
愧疚不是坏事,当我们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时,可以把愧疚转化为庆幸,因为它提醒我们需要改变。
菲利帕·佩里
你会希望你设的界限是有效的,所以不要发出空洞的威胁。在孩子意识到你的威胁很空洞之前,那听起来太可怕了,很容易破坏孩子的思考流程,而不是帮他学习思考。而且,一旦他知道你的威胁可能是空话时,他就不会把你当一回事。所以,你需要说到做到,不要心软退缩,而把钥匙(或其他东西)又交给孩子。孩子可能因此发脾气,你可以同情他因为得不到钥匙而感到失落,但同时要坚守你的界限——不给他钥匙。
菲利帕·佩里
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需要的,是爱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选一。界限对任何人际关系都很重要。界限是你在沙滩上画的那条不许别人越过的线。超过那条线就是你的极限。一旦突破极限,你便不再冷静,无法控制情绪。所以最好在达到极限之前,先设定界限。
菲利帕·佩里
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就不要只盯着谎言,而是去找出孩子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或发生了哪些事情是需要你同情与关注的。另外,你也需要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孩子必须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来获得同情与关注。
菲利帕·佩里
«
1
2
...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
404
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