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我主张企业以人为本,就是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第一,我们很多先进的思想必须被人所掌握,才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第二,企业是人格化的。第三、企业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为了利益相关者。第四,企业还要爱人,有人文关怀,热爱员工、热爱社会大众等。
宋志平
作为企业家,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带领团队渡过难关,所以我非常不赞成“躺平”。目前各种困难交织在一起,我们企业家更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更应该百折不挠,带领大家渡过难关。
宋志平
在绿色转型上有几个关键点。其中一个是从现有的生产入手,做到节能减排,因为节约能源其实就等于生产能源。
宋志平
企业应该朝什么方面转型呢?我想有四个方面:一是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二是转向低碳化;三是转向智能化;四是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化。
宋志平
有的大企业出了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有哪些呢?第一个问题是治理不规范;第二个问题是战略不清晰;第三个问题是偏离主业,盲目扩张。
宋志平
在一个企业里,既要有领导者,又要有管理者。领导者去把握方向,做出决策;管理者去正确地做事,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
宋志平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目标是人,但不是简单地管人、人看着人。管理的真谛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谁能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谁就掌握了管理的真谛。
宋志平
管理实际上是在两个层面进行的,一个层面是在管理理论上进行,另一个层面是在管理方法上进行,这二者之间也有交集,要有所侧重。
宋志平
我一直在央国企,做了这么多年企业的改革,最后我认识到国企改革实际上是四个层面的改革:布局、体制、制度、机制。
宋志平
我理解,机制就是企业的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有关系就有机制,没有关系就没有机制。
宋志平
企业是员工共同理想的基石,而不只是所有者的基石。企业既是股东的,也是员工的,还是社会的。
宋志平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有世界一流的企业。世界一流,包括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四个方面。
宋志平
今天的中国企业要获得综合的优势,就是既要抓“创新+资本”,又要抓“技术+管理”。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消费大国,“技术+管理”“创新+资本”这两方面我们都要做好,形成综合优势。
宋志平
对于管理教育,有几点很重要。第一,我们的教育要知行合一;第二,我们要加大实践。
宋志平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风险?我归纳了以下几条:一是周期性的风险;二是经营决策的风险;三是资金链的风险;四是大企业病的风险。
宋志平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的生产力,概括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相较以前的生产力有一个质的提升。
宋志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之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会产生新质的生产力。
宋志平
深圳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代表。深圳市有位领导说:“我们这地方荔枝不如东莞好,海鲜不如香港好,但我们这儿的土特产是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确实是这样,企业家精神是深圳的一个底层逻辑。
宋志平
企业要想赚到钱,不光是眼睛向内、压低成本,还要维护合理公平的价格。
宋志平
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为企业,我们既要竞争也要合作,不能只竞争不合作。当然,合作不是串通,而是需要在定价上自律。
宋志平
经营是眼睛向外,做正确的事,要开源、多赚钱,要在市场上多赚“三桶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是眼睛向内,是节流,少花钱,是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
宋志平
企业今天遇到的问题大部分是经营决策上的问题,不能用过度的管理来弥补经营决策的失误。
宋志平
中国式管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部分,我们过去学的是西方管理,后来学过日式管理,今天到了中国式管理的时代。我们应该担负起这样一个责任,要让中国式管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风采。
宋志平
国企改革有三个法宝: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有强烈改革意识的企业家精神,三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市场化机制。
宋志平
企业改革不光国企要改革,民企也要改革。国企改革是进一步市场化,民企改革是进一步规范化。
宋志平
国企和民企是孪生兄弟,双方合作就像水和茶的融合,融合得好就是一杯上好的茶水。“茶水融合”包括目标的融合、产权的融合、文化的融合。
宋志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市值的表现是企业价值的体现,而企业价值最核心的就是要创新。
宋志平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上市公司,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主营业务。我是个专业主义者,主张企业踏实做好专业。
宋志平
独角兽企业是指创办时间在10年以内、资本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新型企业。它们有一个特质,就是把创新和资本这两项结合在一起。
宋志平
要产生更多的独角兽,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投入创新创业中去,同时我们资本市场也要在制度上不断为独角兽企业提供广阔的融资平台和竞争的舞台。
宋志平
«
1
2
...
10644
10645
10646
10647
10648
10649
10650
...
10653
10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