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希望
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几乎每个人都对于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有一种执念。想要留下点遗产。想要比死亡更长存。我们全都希望被铭记,我也是。
约翰·格林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托尔斯泰
如果你爱一个人,并且也希望她爱你,那你一定要让自己心中盛满爱,这样,她才会感觉到。
托尔斯泰
因为世间大多数人并不相信真实,而是主动去相信自己希望是真实的东西。这样的人两只眼睛哪怕睁得再大,实际上也什么都看不见。
村上春树
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都请你一如既往的努力、勇敢、充满希望。
毕淑敏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米兰·昆德拉
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
星云大师
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这一条最重要。
卡耐基
因此,希望所有喜欢阅读的朋友都能在书籍中体会到内心真正的喜悦与幸福。幸福本身就是命运所恩赐的幸运的福分。
罗翔
我们常说爱人如己,既然你能够轻易原谅自己,那你也可以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犯了错误,你希望他人原谅你,不希望别人不宽恕你,那当别人犯了错误、你是不是也应该去宽容他呢?
罗翔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独立见解可能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那些深刻塑造了人类思想的伟大先贤,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出我们固有的偏见。
罗翔
对很多人而言,寄希望于明天会更好只会让希望一次一次地破灭,从而走向彻底的虚无主义。
罗翔
当你驯化了一个具体的个体,你就要为你所驯化的对象负责。你越为抽象感到动容和美好,你就越希望在你所爱的具体个体中升华这种抽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爱中能够体悟到抽象,我们在抽象的美中能够更好地爱具体的个体。
罗翔
但是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要寻找到一个能够超越有限人生的经历,因为今生活着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超越今生,但这种超越能够真正让我们接受平静的生活,这种分寸感是很难拿捏的。希望大家能够拿捏住分寸,在超越中接受平静。
罗翔
每个人都希望他人要尊重自己,那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各位却会发现,最大的罪恶呢,都是因为无聊所导致的,克尔凯郭尔就曾经说过:“无聊是一切罪恶的源头。”人很难孤独地忍受自己,所以为什么人很难在孤独的房间里面孤独地面对自己,因为我们时刻觉得要做些什么,那么在这个时候无聊之心就会滋生,而无聊可能引发一切的罪恶,通常都是打着娱乐的名义,有很多很多严重的罪行它最初的动力都是无聊。那如何来抵制我们时常会生发的这种无聊感呢?如何来让我们过得充实呢?这是我们一生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罗翔
我真的希望我们学习法律是为了尊重法律和信仰法律,而不是钻法律的漏洞,说白了,法律若不被信仰,不过只是一纸空文。
罗翔
中文“意义”中的“意”很有意思,从心从音,表示心中的声音。对我而言,意义并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它更是一种像太阳一般客观的存在,具有恒定的价值。我把这个字的提醒看作是,希望心中永远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太阳会照常升起,无论你看见与否,太阳都在远方坚立。
罗翔
人最终还是要认识到你自己,人性就是不喜欢被别人批评的,就喜欢被人夸奖的。但是你要会发现你有多么地在乎别人的夸奖,你也就有多么地厌恶别人的批评;你有多么地宽容别人的批评,你也就会有多么地对于他人的赞扬,保持一种从容理性的一种态度。……大部分人对你的称赞可能只是草船借箭,你一个人其实是背不动的,大家只是在你身上看到了一些他们所希望看到的一些正向的东西,但是它并不是你作为肉身所能承载的。
罗翔
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无非有三种立场:一种立场就是剧场,也就所谓的媚俗;第二种立场可能就是媚权;那在这两种立场中是不是还有一种更加真实的立场?真正的立场,就是你像苏格拉底一样做城邦中的牛虻,去让大家对焦于该对焦的东西,那这可能是一种双面不讨喜的一种人生,但这种人生是不是更值得去度过?这也是我们值得去反思的。人很矛盾的存在就在于你作为表达者,你一定是希望被大家所关注的,但是同样你也会知道,大家所关注的并不一定是你真正愿意大家所对焦的,你又有一种无力感,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不配,当你知道自己不配之后,你又希望大家对焦于你以外的东西,你会有一种失落感。我们必须要提醒我们自己:我们要活得真实,我们要超越我们的虚荣。
罗翔
法律上的程序正义是尽可能的让穷人和富人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虽然任何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法律上的平等不是结果上的平等,并不是把强者拉到弱者的地步,“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结果意义上的平等很有可能导致更大的不平等。很多人都认为程序正义是有钱人的游戏,我们承认,人类无法建立尽善尽美的司法制度,任何司法制度都有瑕疵,但是不能因为存在瑕疵而对法律的正义怀着彻底的虚无主义与彻底的怀疑主义。解构是容易的,但是建构是难的。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个法律人都能够认同,也希望民众能够接受法律上的程序正义,它能够尽可能地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无论他的身份、地位、学识和财富。我们希望法律上的程序正义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罗翔
«
1
2
...
74
75
76
77
78
79
80
...
243
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