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天下
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墨子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墨子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墨子
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墨子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就要坚定的实行,有害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就要坚定的铲除。
墨子
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哪怕是磨没了头发,宁可死也不会旋转前进的脚步,为的是全天下人的利益。
墨子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的,在人格与尊严上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上天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人生而平等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不可被侵犯的权利。
墨子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可以没有标准,做人要有做人的标准,即原则;做事要有做事的标准,即规则;治国要有治国的标准,即法则。不遵循一定的标准而能成事者,自古以来是没有的。
墨子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墨子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墨子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使人。”
【译文】 子张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哪五种?”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拥护,诚实就会受到重用,勤敏就会获得成功,慈惠就会有本钱使用人。”
孔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孔子
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
天下人都说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不会说”这是我见到了命”。
墨子
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人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
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墨子
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
墨子
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
当今天下的士人君子,内心果真想行仁义之道,做上等的贤士,上要符合圣王之道,下要符合国家与百姓的利益。
墨子
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
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墨子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凡是天下的祸患,掠夺与怨恨,之所以能出现,原因就在于人们不相爱。因此,仁义的人认为这是不对的。
墨子
«
1
2
...
64
65
66
67
68
69
70
...
78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