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大学
混沌大学的创办人李善友教授对创新早期阶段经常遇见的弊病、挫折和负反馈有一个精妙的总结:欺骗性失望区——如果我们有一线希望,能够推动中国的在线教育和教育科技进入爆发式增长轨道,那么,在不远的将来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的教育公平乃至因材施教就有希望在中国实现。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学生在大学里的任务,不是树立 norms(规范),而是树立exceptions(例外),你不是范例而是例外。
项飙
我笑了,几千年来,德字这一横可有可无。康熙御笔大学碑的“德”字与全聚德的“德”均无一横,郑板桥写德字这一横也时有时无。又想起2006年相声界声讨我,罪状之一便是签名德字无横,说明无德。唉!
郭德纲
尤其是中国的“五四”以前的古书,决不能要求青年到大学以后才去一本一本地读,而必须在小学和中学时期择要装进他们的记忆力尚强的头脑。
金克木
大学教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将真正的自我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其实他也不是多么博学,但他懂得思考,明白如何灵活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慧的增长伴随着知识的削减,因为人们掌握的知识细节会融会贯通,演变成普遍原理。在将来的生活中,人们会根据情况需要,将重要的知识细节再次拾起;但养成将普遍原理烂熟于心并灵活运用的习惯,才算最终拥有了智慧。
怀特海
智力发展阶段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浪漫阶段是13.14岁之前(幼儿到小学阶段),对知识似懂非懂的初步了解和理解的阶段(积累直观感受和感性经验),精确阶段是14到18岁之间,是知识增长的阶段,理解知识并条理化和系统化,浪漫阶段的积累是精确阶段的基础,综合阶段是18到22岁指大学教育阶段,实现重新回归浪漫阶段,即日常理解的情境运用。每个阶段会前后循环,幼儿阶段的循环结束后将迎来青春期。青春期是最浪漫的阶段,因为孩子的性格在这一阶段形成,孩子们在青春期的经历将影响他们的理想与创造力,塑造接下来的一生。大学的作用是帮你褪去知识的细节,掌握本质的原理。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知识,而是能力,它的作用是将孩童的知识转换为成人的能力。
怀特海
大学存在的原因是,是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富有想象力的学习中联合起来,从而在汲取知识和热爱生命之间建立联系。大学确实要传递知识,但应该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递。
怀特海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怀特海
如果父母只顾往孩子的脑袋里塞入简单的单词,装得再多,它们也无法跟大学水平相提并论。
达娜·萨斯金德
大学就像养老院,而且事实上,更多人死在了大学里。
鲍勃·迪伦
大学就像是养老院,实际上,更多人死在了大学里。
鲍勃·迪伦
人生每一层都要设置控制点。中学——大学——导师——业内大师,人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多层系统,我们没法直接跳过下面一步登顶。两点之间最近的,不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控制点最多的线。”。
古典
首先,小学不应接收13岁以上的学生,中学会接收他们不论其成绩好坏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让他们增加年预备学习。其次,家长委员会不愿看到缄默和墨守成规被继续视为校园中的美德。这意味着要采用严格符合儿童心理学的活动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群体进行更为完善和科学的培训。家长委员会还特别提议要废除考试,因为学校的目的在于教授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在只在考察暂时知识积累情说的期末考试中取得成功。最后,在中学教育和大学学院之间,设一种两年制的“职业预科”。它对所有人开放,并在不同于大学的专门学校中举办,开设全面的课程。
皮亚杰
纽曼(或者说牛津大学)培养人的出发点是训练和塑造一个年轻人,开阔他的视野,让他能够承担起世俗的责任,成为更好的社会的人,对全人类有益的人,能够名垂青史的人。
吴军
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业之外成长,大学课程学习的负担不应该太重,比如不应该占到学生时间的2/3以上,最好像耶鲁那样,只有一半左右,这样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自由发展。
吴军
一所没有独特理念的大学一定是办不好的,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走不远一样。
吴军
亚裔学生需要强化的是能够把自己的经历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打动大学招生人员。通过各种活动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以便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吴军
美国所谓的“超级五强”大学,每年入学的本科生(五所加起来)一共才6000多名,而这种特招生名额便有上千人,可见所占比例不低。
吴军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萨默斯。他公开讲:“录取校友的孩子是私立大学建设自己社区的一部分。”
吴军
大学不仅要有大师,也还要有大楼(物质条件),否则大师的教育理念就无法落地生根。
吴军
«
1
2
...
7
8
9
10
11
12
13
...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