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教育
教育最大的意义,应该在于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对未来更有信心。而一个人能否对未来充满信心,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给予其正面的刺激,使其不断相信自己。
张文质
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立竿见影” 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所有反教育的行为都立竿见影。
张文质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感、独立学习意识和判断力的学生,同时也要确保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积极向上的。这样的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关乎人格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张文质
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影响上。教师应当成为有心人,更加细心、耐心,注重等待和思考,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励和唤醒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价值。
张文质
也许不妨这样思考: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长度中,教育的根本变化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必等待的。我们应将现实当作最终的结果坦然承受,并以此为起点,在艰难之中赢得生存,在限制之中求取发展,在不自由之中渴望自由。
张文质
我们仍然免不了忧郁、沮丧和自艾自怨,同时我也深知,在教育中一切的努力决不会毫无成效。我们并非西西弗,这个荒谬的英雄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但也许正是痛苦和虚无,造就了我们活着时对生命的意识,有这样的意识就是幸福的。
张文质
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思考什么是 “真正的教育” 。它并不是一种真实的 “世界的状态”,更多的只能是一种精神状态。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熟和自由,使生命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无论我对生活有什么欲念,我都信奉 “好教育”,只有这条道路对人的成长是最为恰当、便捷的。
张文质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遏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
张文质
在学校采用“案例”法进行教育,要抓住典型案例,抓住一件事教育一大片,少讲空道理,多说怎么办。
王晓春
指导家庭教育,让家长在家庭中和邻里朋友间尽可能创造孩子与孩子打交道的机会,并在活动中具体地教给孩子人际关系的技巧。
王晓春
世界是复杂的,想用某种简单的公式来概括人才成长规律,要十分谨慎才行。作为教育者,对所有声音,我们应当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但是遇到一种新提法,还是应该独立思考,推敲质疑,而不可盲从。
王晓春
不管学生有什么缺点,我一律施以爱心,一律找出他的优点来表扬,可以称之为“保健型教育”。“保健型教育”其实是程咬金的“三斧子”,三斧子之后,就只能再来一遍三斧子,继续多喝“白开水”(这里“多喝白开水”表述较口语化,可保留原文风格,若需更正式可替换为其他合适表述,如“重复常规手段” )。
王晓春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上游。教师必须学会追根溯源,追根溯源就是研究、探究,就是科研。
王晓春
教育不是为了把孩子弄得让老师满意,而是为了让他自身得到切实的发展。
王晓春
孩子的逻辑不同于成人的逻辑,教育的逻辑有别于生活的逻辑。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光盯着学生挑刺;我们对自己,也应该保持一份警惕。
王晓春
尊重不等于迁就,理解也不等同于全盘赞同。老师的教育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起作用的,这才叫引导。
王晓春
处理学生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真问题的研究为主线的时候,才谈得上素质教育。
王晓春
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
王晓春
环境(或是最广义的教育)是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要因素。假使我们过着多彩多姿的生活,那必是教育使我们领略到生活的意义;假使我们过着合群的生活,那是教育使我们在早年认识这一需要,且在我们的心田种植了种子;假如我们很安详地生活着,那是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精神上的和谐是人生最重要的。但假使我们内心不安宁,那是教育中忽略了感情的生长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假如我们对多彩多姿的生活感到乏味,那是教育没能在我们的内心开拓理智的以及精神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欣赏万变的生活所必需的;假如我们过着自私的生活,那亦是教育忽略了教授合群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 —— 即了解别人的需要。假如我们不认为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个人是最珍贵的,而不论其种族、肤色和血统,那么,教育最基本的一点便已失败了。
维克多·罗恩菲德
“我的小孩只画飞机” 或 “我的小孩只画枪炮” 等等,这些是在父母和老师们的批评中经常听到的。很明显,“不要画这些无聊的东西!” 并不能帮助儿童发展较大的弹性以及对环境的了解,相反,这样很可能会剥夺他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是他从重复的描绘中能获得的。一再重复地表现同一事物,清楚地显示这个小孩不能就新的情境加以调整,对他来说,定型的重复构成了逃避,当他不能面对新的情境时,他便一再地重复。爱莲正安静地玩洋娃娃,突然打扰她,告诉她说该上床睡觉了,结果,因为爱莲不能很快地适应这个新情境,她就可能以发脾气来做为逃避的手段,最容易的做法莫过于使她慢慢适应将发生的情形,而避免迅速激烈的调整,“爱莲,你的洋娃娃很想睡觉,你知道吗?你也该睡了。” 这话可以一再重复,视儿童的适应力而定,直到 “最后的步骤” 不再过分的激烈为止。在艺术教育中,这类对新环境的适应便构成了教导的重要内容。
维克多·罗恩菲德
«
1
2
...
23
24
25
26
27
28
29
...
176
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