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当时
我当时就差400分就上北大了。
郭德纲
以我们当时年纪与成长环境,很难说你已窥得文学堂奥,也许是沛雨平原自有一股风情,在人的身上孵育出浑然天成的气质。
简媜
人在当时处境中,像漩涡中的一片落叶或枯草,身不由己。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
杨绛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赶紧到企业里面去工作,因为自己很年轻,到什么地方去我都愿意。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韶关的一个山区里冶炼,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是整个山区里唯一一家像样的合资公司。
周逵
当时有一个机会,我进入了联想。在联想我看到了中国优秀企业的运作机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我也见识到了联想的领导人柳总的风采和工作方式。联想是大企业,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做法差异很大。大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对队伍运作的要求,让我受益良多。之后我就进入了联想投资。
周逵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个学校老师办的公司里上班,在这里自己做得心应手,于是很快就变成了公司里的一个负责人。当时,这家公司有一个做交换机的机会。要知道在1992年就开始做程控交换机,肯定具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其实力和地位和现在处于领导地位的通讯设备厂商几乎是并肩的。但最终,这家公司也没能发展起来。
周逵
因为我之前一直待在企业里,对钱非常难挣感触很深,所以自己一做投资手就抖。虽然投资的钱不是从我自己身上掏出去的,但不管投多少钱,对我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钱,所以我不敢说是否该投这个公司。另外,当时我确实一点经验都没有。
周逵
2000年,我创立了一家叫易特网联的公司。我们当时主要有4个创业伙伴,其中我拥有30%的股权,运营总监有30%,技术总监有20%,还有一个圈子里的朋友有20%的股权,日常经营这个公司的主要是我们几个人。现在看来,这种股权结构其实是有问题的,有时候他们意见一致,就会把我给孤立了。
孙江涛
2008年开始创立钱袋宝时,我们就把自己定义为中国移动支付的小中市场的领先者。之后,我们发现移动支付市场空间非常大,机会非常多,我们便不停地增加我们的产品线,最多的时候,我们把现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产品线全都做了。当时,整个公司300多名员工被分摊到大概六七条产品线上,每个产品线的人可能也就20到30个人,但是大的竞争对手却有上千员工在做这些产品线。
孙江涛
创新的机会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大部分创业者是当时有什么创业机会,就做什么事了。
王慧文
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世界观:纵观人类历史,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看待当时的商业机会,默认没有商业机会才是常态,默认有商业机会是变态。
王慧文
记得我去瑞士的时候,有一个卖木雕的小店,进门就看到一墙的雕刻工具,产品也不多,但是雕刻的每个作品都看起来非常自然、美好,让人从中感受到瑞士的文化,当时买了一对雕刻的牛,还有一个雕刻的时尚女郎,穿着比基尼躺在沙滩上,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到现在还把这些雕刻一直放在房间最珍贵的地方。
胖东来
做销售的另一个秘诀是:重要的事情要亲力亲为。在刚开始创业时,我非常乐意出差办事,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必要的,但是事事亲力亲为却给我带来了三次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如果当时没有选择这样做,我可能会走上另一条道路。
萨姆·奥尔特曼
我得承认,我们当时选择车库作为办公场所,部分原因是我们需要白手起家的精神。
杰夫·贝索斯
我们当时并没有完美的计划,我们那个400平方英尺的小仓库甚至连打包台都没有,我们完全是趴在水泥地上完成打包工作的。
杰夫·贝索斯
就在我们开业的前一天,我们望着那个地方,一位开发商说:“我不知道是该感到乐观,还是感到绝望、惋惜。”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真实感受,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杰夫·贝索斯
我知道,80岁的我不会为1994年放弃华尔街奖金这类事情而感到悔恨,我甚至都不会记得这些事情。但是,如果我没有参与我当时认为让人兴奋的互联网这件事情,那我肯定会悔恨终生。
杰夫·贝索斯
在消费的时代,说到底,我觉得你要成功的话,一定盯住一个事,不管是衣食住行的任何东西,一定要把品牌做好,品牌跟质量、服务、品位紧密相关,同时把品牌当时尚来做,我觉得你一定能成功。
熊晓鸽
错过肯定是很遗憾的事,但是投资行业本身就是个“遗憾”的行业。即使你投对了就会问自己当时为什么投少了,投晚了;卖早了,会问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拿住。能理性地总结经验,并减少这样的遗憾才是最重要的。
熊晓鸽
当时有等离子、液晶显示、场致发光显示这三个方向,技术路线是不一样的,液晶是半导体技术,等离子是真空电子技术,场致发光显示是真空微电子技术。我有两个很重要的方法论,一个是要站在月球看地球,系统去看,不要看局部要全面去看;另外要上下看100年,你的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这几种技术里到底哪个才是方向呢?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我发现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开始,到电子管的器件,再到半导体发明,整个电子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半导体技术替代真空技术的历史。看到这个趋势,再从三个技术方案中去选,答案很快就出来,就是液晶显示。
王东升
«
1
2
...
13
14
15
16
17
18
19
...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