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问题
当多层系统失控,就要还原到问题的层面解决,否则只是隔靴搔痒,会导致失控。但是越厉害的人,越容易有思维惯性——过去这么做可以,那么未来也要这么做,这就很容易导致失控。
古典
所谓成熟,就是理解了世界的复杂性,不再要求一味走直线。在路线问题上,拥抱折射,在最终结果上专注不动。两点之间,阻力最小的线最快。
古典
童年中期一些最重要的学习根本不发生在教室里,它们发生在午餐时间、课间休息时间、走廊上和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孩子在学龄期最伟大、最具挑战性的转变就是从以养育者为中心的生活过渡到以同伴为中心的生活,这些同伴包括朋友、领导者、追随者以及竞争对手等。但是,典型的学校教育大纲将这种课外学习视为干扰或问题,尽管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些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重要。
朱永新
。我们没有必要动不动就给孩子们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他们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如果想让孩子们像大人一样守规矩,我们的教育就是真的出问题了。
朱永新
玩耍是不确定的、非预设的,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而他们自己想办法应对这些偶发事件的过程,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朱永新
在童年时期玩耍时间比较多的孩子,其思维方式、社交能力和各项指标都会得到更均衡的发展。玩耍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奔跑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开发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合作与竞争培养自己的社交与领导能力。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建立了自尊心,提高了专注力。最重要的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会根据成年人的要求重复某项活动、寻求标准答案,而是努力探索“各种不同的方案,各种运动、行为、逻辑和想象的可能”。
朱永新
对孩子来说,童年的探索不仅为其一生的探索与求知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日后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模式。童年的探索经验是人生最宝贵的经验,也是人生幸福的源头活水。
朱永新
孩子可能特别善于思考不太可能发生的可能性,而成年人因为已经知道了大量关于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信息,反而更依赖于通过已知的信息来分析问题”。这也表明,成年人更多地以“掌握式”对待各种问题,即运用过去的经验,试图快速找到马上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孩子则更多地以“探索式”对待各种问题,即探索多种可能性,甚至包括不太可能发生的可能性。
朱永新
目前,我们的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不信任孩子,我们以一个很高的标准衡量孩子,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达标,忽视了很多孩子离这个标准还很远,这些孩子也就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其实,教育应该是帮助一个人建立自信的过程,而孩子没有我们的信任就很难有自信 。
朱永新
如何让孩子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我们需要让孩子熟悉不确定的环境,掌握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教育最严重的缺陷之一,就是用固定式的思维去培养孩子,仿佛一切问题都有标准答案,解决问题只需要记忆,不需要合作和批判性思维,也不需要胆略和毅力,这样自然不可能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人才。
朱永新
培养俯瞰力,能够帮助我们塑造一个能自如地切换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自己。能从各种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人生的自由度也会不断提高。
山下英子
俯瞰力不仅仅适用于居住空间。不管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等个人层面的问题,还是政治、经济、环境、国际、历史观等世界性和全球性层面的问题,对于一切事物,它通通适用 。
山下英子
“我今天把钱包里的票据都清理掉了!”“我把塞得满满当当的笔筒收拾清爽了!”,像这样,把焦点放在自己做到了的事情上,转换视角,用加分法看问题,我们就能活得更轻松。
山下英子
我不喜欢以给贴纸或贿赂的方式来教养孩子,因为那比较像在评判行为,而不是在培养关系。孩子从那种方式中学不到抗挫折能力,学不到灵活应变的能力,学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不到如何为他人着想。以贴纸来奖励行为是一种操纵伎俩,如果我们这样操纵孩子,将来他学会操纵我们与其他人时,你可不要抱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家长应该学习理解孩子,而不是以操纵的方式让孩子想要收集星星贴纸。
菲利帕·佩里
你的任务是以身作则,用一样的同理心来对待孩子和他人,并希望孩子也能展现这样的行为。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社会,举止得体,我们也需要培养四种技能:1.抗挫折能力;2.灵活应变的能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4.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菲利帕·佩里
有一个阻止自己冲动反应的好办法,就是对自己说:“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下发生的事情。”先停一停,冷静一下。即使孩子确实有问题,需要你指引,你在气头上指引孩子也没有多大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给出任何指引,孩子都只能感受到你的愤怒,而听不进去你想讲给他的道理。
菲利帕·佩里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无论孩子或成人。当我们感觉不好时,我们不需要被治愈,我们想要的只是有人感同身受,而不是被当成问题来处理。我们希望有人理解我们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菲利帕·佩里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重点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我们如何改正错误。导致亲子关系及孩子心理健康出问题的裂痕,只有在不修复时,才会变成问题。
菲利帕·佩里
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就不要只盯着谎言,而是去找出孩子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或发生了哪些事情是需要你同情与关注的。另外,你也需要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孩子必须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来获得同情与关注。
菲利帕·佩里
你需要包容孩子的感受,别对他的行为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你的做法是不要做出评判,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
菲利帕·佩里
«
1
2
...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
292
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