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自己
为人父母最希望孩子快乐,所以孩子不快乐时,我们会想要说服孩子和自己:他们很快乐。这样做可能在短期内让我们感觉好一些,但孩子会觉得没人聆听,受到忽视,内心孤寂。
菲利帕·佩里
不管你的情绪有多强烈,接纳自己的情绪是控制及安抚孩子情绪的关键。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情绪不重要,你就无法充分包容孩子的情绪。如果你变得歇斯底里,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掌控,更遑论接纳孩子的情绪。
菲利帕·佩里
你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抚慰,他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如果你成长的过程中,每次感到难过时,情绪都遭到否定,你很容易以同样的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菲利帕·佩里
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感受,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管理他的感受。感受和本能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我们否认孩子的感受,那可能会削弱他的本能。
菲利帕·佩里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深爱的人感到难过。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们的不快乐或愤怒,可能会让你感到危险和不安,好像你是在鼓励那种感受。但是,感受遭到否定时并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躲起来继续恶化,未来再冒出来制造麻烦。想想看,什么时候你需要喊得最大声?就是无法获得倾听的时候。感受是需要获得倾听的。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在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认真对待他的感受,孩子会逐渐知道,即使当下的感觉不舒服,情况也会好转,尤其当他知道自己可以跟有同理心的人分享感受的时候。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的天平是失衡的,想办法让那个天平从批评对方,转为找出对方值得欣赏的特质。这样做不仅对伴侣关系或家人关系很重要,对你的生活也很重要。我从小成长的家庭比较偏重批评,而不是欣赏,我必须努力改变这一点。展现善意不是自我牺牲或缺乏自信的象征。善意不是指你生气时不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你会说明你的感受及原因,但不会责怪或侮辱对方。
菲利帕·佩里
你谈论棘手的议题,或感到恼怒,或觉得你和对方快吵起来时,请记得以下几点。1.承认自己的感受,也考虑对方的感受。也就是说,不要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不要坚持自己“很聪明”、对方“愚不可及”;2.定义你自己,而不是定义别人。所以要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你陈述句”。3.不要反应,而是反思。你不必在每次反应之前都先反思(我不是主张你放弃所有的自发性),但是如果你现在感到恼火或生气,我觉得暂时停下来了解原因是个好主意。4.接纳你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唯有展现脆弱,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才可能培养亲近的关系。5.不要径自认定他人的意图。不要设想太多或是把自己的想法硬套在他人身上,想办法了解对方的感受,如果你误解对方了,就坦然承认。了解自己及对方的感受不仅是良好协商的基石,也是健全关系及同理心养育的基础。开启这种互动永远不晚。我。
菲利帕·佩里
理想的争论不是以获胜为目标,而是在追求理解。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你陈述句”;承认自己的感受,了解及承认对方的感受,通常是处理家中无可避免的分歧的最好方法。这样做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减少家人间的怨恨,促进理解。孩子有了你们做榜样以后,将来更有可能效仿这种相互尊重及高情商的争论风格。
菲利帕·佩里
在孩子看来,他分属于你们两个人,依附于你们两个人,也是你们两个人中的一部分。如果带他来到世间的其中一人经常被称为“坏人”,孩子往往也会把这种想法加以内化,认为自己也是“坏人”。
菲利帕·佩里
父母或照顾者的关系不和睦时,孩子经历的情感痛苦是成年人看不见的。身为父母,你很难感受到孩子的痛苦。因此,你不会去探究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导致那种痛苦的。
菲利帕·佩里
如果孩子总是心事重重,担心自己的安危及归属,他们就无法自由地对广阔的世界展现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对他们的专注力与学习都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菲利帕·佩里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与他人互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亲子关系以及你周围的小圈子——你的伴侣(如果你不是单亲抚养孩子)、你的兄弟姐妹、你的父母,以及付钱请来的保姆和你的挚友。
菲利帕·佩里
就像我们不该评判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评判孩子。对孩子做任何评判都无助于让他变得更好,因为在“文静”“笨拙”“吵闹”等标签的限制下,孩子很难健康发展。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觉得自己每天几乎时时刻刻都想远离孩子,你真正需要远离的,可能是孩子在你身上触发的感觉。为了避免受到那些触发因素的控制,你可以抱着同理心去回顾你婴幼儿时期或童年的经历。
菲利帕·佩里
你有很多好的东西可以传承给下一代——例如你获得的关爱——你一定不想把你承袭的恐惧、憎恨、孤独或怨恨继续传给孩子。有时你会觉得很烦,就像你偶尔对伴侣、父母、朋友或自己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只要承认你偶尔会这样想,你就不会因为孩子唤起你内在的情绪,而立刻冲动地去惩罚他们。
菲利帕·佩里
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生活关注但不加干涉,这对成年子女来说意义重大。你对孩子来说始终是一面镜子。某种程度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多多少少被你对他的反应、你有多喜欢他、你如何关心及了解他所影响。
菲利帕·佩里
你应该养成一个习惯,通过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来划定界限。
菲利帕·佩里
孩子的本能会告诉他们,何时我们对他们不满,或何时我们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不满。如果我们假装自己从来不会犯错,不承认我们的真实情绪的起因,孩子可能会因此出现过度调适的情况——过于相信你说的话,甚至过于相信任何人的话。孩子遇到不把他们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的人时,很容易受到伤害。本能是构成自信、能力、智力的一大要素,最好不要破坏或扭曲孩子的本能。
菲利帕·佩里
你需要包容孩子的感受,别对他的行为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你的做法是不要做出评判,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
菲利帕·佩里
«
1
2
...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
1626
1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