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自己
通过俯瞰力获得的“深刻的洞察、高远的视角、广阔的视野”,是建立在知识(在学校学到、从书中获取的信息)、经验(真正走上社会后获得的实际体验)、实践(自己主动进行的训练)三位一体的基础上的。
山下英子
只有具备了俯瞰的视角,才会重新审视我们与物品的关系,把握全局,物尽其用(拿住处来说,就是达到了只留下经过精挑细选后,自己真正喜欢的物品,并且能自由自在、灵活巧妙地使用它们的层次) 。
山下英子
断舍离是加分法。一步一步地前进,无论有多么微小的进步,都要给自己加分。哪怕稍有停滞也没关系。不顺利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我现在还做不到。”允许自己停下。这种脚踏实地向前迈进的感觉,就好比在一级一级地爬螺旋式阶梯。无论爬得多高,眼前的景色永远没有变化,甚至不确定有没有尽头。从正上方看,就好像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回到原点。然而从立体的视角来看,其实是在稳步前进的。哪怕只有毫厘之差,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
山下英子
无论外界的评价是好是坏,价格昂贵与否,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对自己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任何物品的价值都是由自己决定的。有了这种气势,我们就能突破自我,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山下英子
不管是他人的观念、社会的观念、时代的观念,还是其他什么观念,接受外部的观念时,要遵循自己的意志 。
山下英子
如果不仅能让学到的知识和行动保持一致,还能让感觉、感受和行动保持一致的话,那么我们的人生想必会更加自在。养成自己去分析、思考、感受,进而做出选择和决断的能力 。
山下英子
断舍离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用“需要、合适、舒服”取代“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重新唤醒自己的“分析、思考、感受”系统。
山下英子
12掌握诀窍,干劲满满。其1“物品”变多后,一定更加“费时费力”。其2不要被划算、名牌、限定款、赠品所迷惑。其3与其“奖励”自己,不如“善待”自己。
山下英子
断舍离的目的并不在于舍弃。有一个阶段,的确要扔掉很多东西。但我认为,为了重新梳理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加珍惜爱护物品,这个阶段是必须要经历的。
山下英子
“我今天把钱包里的票据都清理掉了!”“我把塞得满满当当的笔筒收拾清爽了!”,像这样,把焦点放在自己做到了的事情上,转换视角,用加分法看问题,我们就能活得更轻松。
山下英子
孩子的行为让你感到麻烦时,你不能把它想成那是孩子的选择,仿佛成人做选择那样。孩子希望获得你的爱,想与你联结,想跟你当朋友。有时他迫切渴望你的关注,即使从你那里获得负面的关注,也总比得不到关注好。在孩子的身边管理你自己的情绪时,如果你能理解导致孩子做出那些麻烦行为的情绪与环境,那会更有帮助。
菲利帕·佩里
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自己选择及主导活动以培养创意。但有时孩子只想跟你一起玩,他需要的是你,而不是新奇的新玩具。
菲利帕·佩里
有一个阻止自己冲动反应的好办法,就是对自己说:“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下发生的事情。”先停一停,冷静一下。即使孩子确实有问题,需要你指引,你在气头上指引孩子也没有多大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给出任何指引,孩子都只能感受到你的愤怒,而听不进去你想讲给他的道理。
菲利帕·佩里
排解孤独之所以让人感觉如此困难,还有另一个原因。孤独感会引发一种对社会威胁与排挤的高度警戒状态,使我们对于自己可能遭到排斥或冷漠对待异常敏感。当我们对人心存戒备时,我们的行为反而更有可能导致我们遭到拒绝。我们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但又不敢把自己拉回中心,以免再次被排挤——因此我们又进一步抽离人群。这就是当你预想自己会遭到拒绝,结果就完全应验的原因。
菲利帕·佩里
你之所以会想要以转移注意力或否定孩子的感受来淡化孩子的经历,还有一个原因:你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孩子的眼睛来看当前的情境。
菲利帕·佩里
发挥同理心,并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是真正明白及了解为什么别人有那种感觉,最重要的是,你要跟他们一起去体会那种感受。
菲利帕·佩里
我们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相处的方式会变成一种习惯,并成为我们未来所有人际关系的蓝图。如果我们习惯坚持自己是对的,一定要追求最好的,一定要拥有物质的东西,一定要隐藏真正的感受,而且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无法获得接纳,长此以往会阻止我们追求亲密关系及快乐。
菲利帕·佩里
遭到责骂或心烦意乱都无法使人快乐。不管孩子经历了什么,有任何感受,你越是完全地接纳及关爱孩子,孩子越有幸福快乐的能力。这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在你自己身上。我们需要接纳自己及我们的所有情绪。
菲利帕·佩里
当你对孩子发飙或表现出过于激动的情绪时,是因为你必须用那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你感觉到你在孩子那个年纪所经历的感受。你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可能触发你过去的绝望、渴望、孤独、嫉妒,或不自信的感觉。所以,不知不觉中,你挑了一个简单的做法:你不去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飙,或陷入沮丧,或开始恐慌。
菲利帕·佩里
我从来没想过,当我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责任,而不是自我辩护或指责他人时,我的孩子也因此学会做同样的事情。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就像我们一样,通常会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敏感地关注情绪,并在破裂后修复,总是比冷战、争吵、争输赢更好。
菲利帕·佩里
«
1
2
...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
1626
1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