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复杂
我年纪越大,越发现先做重要的事情这一古老规则的智慧——这个过程通常可以把最复杂的人类问题简化为可以处理的规模。
The older I get, the more wisdom I find in the ancient rule of taking first things first—a process which often reduces the most complex human problem to a manageable proportion.
艾森豪威尔
那些是爱的变貌,那些是我们在经历爱时才会珍贵地重逢的,生命最最脆弱的部分,我们把心交给对方不是因为可以有人保护,而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真实地与他人的生命相遇,我们才会在一次又一次‘不能保证’、‘无法期待’、‘不可避免受伤’、‘难免失望’的过程里,逐渐地学习坚强,认识生命的复杂,慢慢地体会爱的不可依靠,以及爱情最珍贵的不是要让我们拥有对方,而是要让我们理解自己。这很困难,这需要时间,这无法避免痛苦。这是一辈子的事。
迈克尔·坎宁安
这个坐落着诸多衙署的庞大皇城,比秦岭密林更加错综复杂,它运转的规律比道经更为玄妙。
马伯庸
这个坐落着诸多衙署的庞大皇城,比秦岭密林更加错综复杂,它运转的规律比道经更为玄妙。不熟悉的人贸然踏入,就像落入壶口瀑布下的奔腾乱流一样,撞得头破血流。
马伯庸
巴菲特不仅规避复杂,他还规避陷入麻烦的企业,甚至规避那些因发展失利而彻底转换方向的企业,经历重大变化的企业会增加犯错的可能。从他的经验看,最好的回报来自那些多年稳定经营提供同样产品或服务的公司。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人们总以为幸福遥不可及,觉得幸福复杂、难得。不过,一些小事情就能让人感到幸福。比如下雨的时候有躲雨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时候喝一杯浓浓的、热热的咖啡。男人只要抽支烟就知足了。一个人的时候,捧着本书看也是幸福。和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这一切都能产生幸福。
贝蒂·史密斯
人们总以为幸福遥不可及,觉得幸福复杂、难得。不过,一些小事情就能让人感到幸福。
贝蒂·史密斯
“人们总认为幸福可望而不可即,”弗兰茜想,“以为幸福又复杂又难得。其实,很多小事都可以给人幸福感。下雨的时候有个躲雨的地方,忧郁的时候喝一杯浓烈的热咖啡。对男人来说,一支香烟就可以让他心满意足。独处的时候,读书也是一种幸福。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些都能使人幸福。”
贝蒂·史密斯
战争的硝烟,让我们更加懂得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顿河的河水,如同人生的情感,复杂多变。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一个生活丰富者不在客观的见过若干事物,而在能主观的能激发很复杂、很不同的情感,和能够同情于人性的许多方面的人。
林徽因
一个深沉复杂的人,未必比你这样的人更难叫人捉摸。
简·奥斯汀
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牛顿
我有限的脑容量啊,其实无法思考如此复杂的哲学问题,我只能搁置争议,认为两者都有道理,一方面的直觉告诉我还是有理想的老师模型,“学为人师,垂范百世”是值得敬仰的,如果失去了奔跑的目标,这其实比西西弗斯都可悲,西西弗斯至少还是想往山上推动巨石,而不是没有方向目标的一顿乱推,或者干脆往山下乱扔石头哈;但另一方面呢,对于老师的刻板印象啊,它其实也是可以突破的,穿着睡衣去上课的老师啊可能会是爱因斯坦,教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去写文章的老师也未必就没有师德。
罗翔
大部分人都是过于匆忙地普遍化,但是人性本身或者人生本身就很复杂。所以为什么魏征曾经在临死之前给太宗皇帝有一个奏疏:爱者惟见其善,恨者惟见其恶。意思是你喜欢一个人你就老是看到他的优点,你讨厌一个人就老是看到他的缺点。但是一个人一定是优缺点并存的,所以就不要那么偏激,有的时候还是要以一种多元、包容、和光同尘的这样一种态度来看待别人。
罗翔
生活永远比法律复杂,但是法律必须面对复杂的生活。
罗翔
中国有句古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谁没有犯过错误呢?虽然有些人会一错再错,但是还是有些人希望有改正的机会。如果法律一律告知,那是不是会出现像《罪与罚》中的为了家庭不得不出卖身体的索菲亚(又译索尼娅),那索菲亚是不是就不配拥有自己的真爱呢?这些问题可能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总之啊,法律问题太复杂,有的时候一刀切可能并不一定合适,还是苏格拉底说的吗:“惩罚的目的不在于毁灭而在于教育。”如果一种惩罚彻底堵塞了人的改过自新的路,那么自暴自弃呢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邪恶。
罗翔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人物,那历史就是真实人物的真实人生。通过对历史的阅读,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复杂,你会对人性的高贵赞叹不已,也会对人性的邪恶不寒而栗。通过历史人物,我们也能反省自己,升华自己,去彰显人性的光辉,压制人性的幽暗。历史中,无数鲜活的个体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不完美,从此我们可以拒绝人造的偶像。正是因为对历史的阅读,我才深刻了解法治的精神,因为人的不完美,所以人类的任何群体都有败坏的天性,所以对任何权力都要保持绝对的警惕。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任何权力都要套上法治的镣铐。
罗翔
“在网络时代,我们似乎也开始渐渐丧失了对复杂情感的体察,丧失了对他人境遇的体谅。空洞和浅薄,最终导致的又是观点的极端和情绪的残暴。美国法学家桑斯坦在其《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将这种现象描述为‘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中一旦开始有某些偏向,在群体商议讨论后,人们就会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则形成非常极端的观点。可怕的是,如果这种极端意见是集中于某个个体,就很容易演变成对他的网络处刑。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网暴滋生的深层原因。我们的情绪极容易就被极端意见挑动,也越来越倾向对他者进行非黑即白的评判;而这种情绪和判断,又会像利刃一样刺向身处舆论漩涡的个人。”
罗翔
西方人的思想方式同我们距离太大了。不做翻译工作的人恐怕不会体会到这么深切。他们刻画心理和描写感情的时候,有些曲折和细腻的地方,复杂繁琐,简直与我们格格不入。我们对人生琐事往往有许多是认为不值一提而省略的,有许多只是罗列事实而不加分析的,如果要写情就用诗人的态度来写;西方作家却多半用科学家的态度,历史学家的态度(特别巴尔扎克),像解剖昆虫一般。译的人固然懂得了,也感觉到它的特色、妙处,可是要叫思想方式完全不一样的读者领会就难了。思想方式反映整个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几千年文化的发展,怎能一下子就能和另一民族的思想沟通呢?
傅雷
«
1
2
...
36
37
38
39
40
41
42
...
72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