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孩子
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和家庭背景,孩子最好的朋友往往是孩子最大倾诉者,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观察孩子最好的朋友的行为,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如果交的朋友不太好,你也可以问问孩子认为朋友的优缺点,表达你的意见就好。
李玫瑾
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怎么办?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大的身上,不要放在护小的上面。不然懂事的大孩子会敏锐地察觉到父母有偏心之嫌,导致在未来生活中有意识地排斥家庭。
李玫瑾
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吃一点体力之苦。
李玫瑾
孩子6岁前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孩子4岁时你拒绝他,他最多在地上打滚,等他14岁拒绝他的时候,他就会离家出走,甚至服毒自杀。从哪几个方面管呢?例如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等6个方面。
李玫瑾
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他就会用什么方式回敬你。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自然不会尊重你。
李玫瑾
孩子的心理阳光成长比智力重要。我宁愿我的孩子是个普通的快乐少年,也不愿他成为心理压抑的学习机器。
李玫瑾
孩子6岁前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孩子4岁时你拒绝他,他最多在地上打滚,等他14岁拒绝他的时候,他就会离家出走,服毒自杀了。从哪几个方面管呢?例如克制任性,防止压力,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学会挫折等6个方面。
李玫瑾
有的父母生而不养,有的养而不教,有的教而不当,这些不称职的行为往往毁了孩子的一生。
李玫瑾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李玫瑾
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长很难。
李玫瑾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骂孩子,先看看你自己。
李玫瑾
养育孩子,并非天天在说教,也并非事事在照顾。
李玫瑾
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你一旦错过某个阶段,再想弥补,就需要成倍地付出。请注意,成倍付出的应该是你欠下的亲情,而不是金钱。
李玫瑾
我们不要相信说: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尤其是在学习上,你一定要考虑智商的问题。遇到天赋优异的,你养的越好,离你越远,他的贡献不在家内,他一定惠及更多的人:可能是全人类,也可能是国家的栋梁,他的成功是你的骄傲,而你的付出是社会受益;相反呢,这个孩子资质平平、本性淳朴,你要善待他,那是老天留给你的礼物,如果你养育的好,他会让你感受到亲情、子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他甚至会反哺,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依靠和安全感。所以两种养育难分好坏,都是命运的内在轨迹,我们不必跟孩子较劲,更重要的是他要活着且健康。
李玫瑾
家庭的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心理抚养重要的一个因素叫陪伴。
李玫瑾
如果孩子交的朋友不太好,你可以问问孩子“你认为你朋友的优缺点是什么?”让他自己主动去关注朋友的优缺点,好过你强制他不准跟他交往。
李玫瑾
父母与孩子的亲缘,最浓时分就在依恋期。好好珍惜孩子的依恋,这是父母未来教育孩子的一种心理资本。
李玫瑾
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遵循四个原则: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
李玫瑾
大人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李玫瑾
孩子的问题一定跟父母教育有关,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其实问题早就有了。8、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12岁之前称为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12-18岁称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
1
2
...
66
67
68
69
70
71
72
...
229
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