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孩子
我不仅不会努力防止爱弥儿伤到他自己,而且如果他从来都没有让自己受过伤,如果他长大了却不知道痛苦为何物,我还会因此担心的。遭受痛苦,是他必须学习的第一件事,也是他最有必要知道的事。似乎孩子们非常弱小,因此只能在没有任何危险的前提下学习这些重要的经验教训。但正因为孩子这么小,所以如果他摔倒了,也不会摔断他的腿;如果他用一根棍子打到了自己,也不会打折他的胳膊;如果他抓到了一把锋利的刀,他也不会抓得太紧,弄出一道很深的伤口。据我所知,还没有听说哪个孩子独自一个人待着把自己杀死了,或弄成残废了,甚至对他自已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都没有,除非大人愚蠢地任由孩子待在高高的地方,或把孩子独自放在火炉旁边,或者把危险的器具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很多人用各种各样的设备用具把孩子围起来,以全方位地保护孩子,不让他受到任何痛苦,及至他长大了仍然受这些东西的摆布,没有勇气,也没有经验应对痛苦,第一次被针刺了一下,就认为自己要死掉了,一看到血就要晕厥过去,对于那些保护设备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卢梭
为什么我们要放任孩子的四肢和身体充分自由?这就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采取防范措施,不让他们有摔倒的危险,并让他们的双手远离会伤到他们的一切东西。
卢梭
为了让你自己看起来像是在宣讲美德,结果却让孩子爱上了种种恶习。你禁止这些恶习,结果却把它们逐渐灌输给孩子。你想使孩子变得虔诚吗?你带他们去教堂做礼拜,结果却让他们觉得厌烦无比。你让他们不停地喃喃地默默祷告,结果却让他们希望不需向上帝祷告,觉得那才是一大乐事。为了教导他们要乐善好施,结果你却让他们去向人布施,弄得好像你不屑于亲自施舍别人一样。应该向人布施的不是孩子,而是家庭教师呀!不管他有多么爱他的学生,他都应该与他的学生争夺这个荣誉。他应该让孩子认为自己太年幼,还不应施舍别人。布施是大人的举动,因为大人可以衡量赠送之物的价值,判断他的同胞的需求情况。而孩子对这些一无所知,因此没有任何优势去布施,即使布施也不是带着慈悲之心,没有仁爱之意。他几乎为布施感到羞愧,因为根据你和他自己的做法来判断,他认为只有孩子才会向人布施,而且当人长大成人的时候就没有必要乐善好施了。
卢梭
听了这番话之后(我们已经见过了应该怎样引导一个孩子明白财富的观念),爱弥儿之外的其他孩子会忍不住学我的样子,表现得像一个富人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起码应该注意他在这么做的时候没有炫耀的意味。我宁愿他剥夺我的特权,并偷偷摸摸地施舍别人。这是与他这个年龄相配的小诡计,而且也是他身上我唯一可以原谅的小诡计。
卢梭
天资愚笨的孩子长大会成为平庸的人,我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加确定的普遍原理了。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童年时期识别孩子是真的愚笨,还是表面看起来愚笨和被人误以为的愚笨,而后一种愚笨是强大性格的一种表现,即所谓“大智若愚”。
卢梭
他们让孩子产生了多过他自然应有的需求,这样并没有减轻孩子的柔弱程度,反而让他更弱了。不仅如此,他们更进一步,要求孩子做自然都不会要求他做的事情;他们要孩子服从他们的意志,让他用极其微小的体力自己照顾自己;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柔弱和他们的慈爱会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把他们自己或孩子变成奴隶,因为这些孩子变得更弱了。
卢梭
他们的孩子说话的时候既没有恳求人的语气,也没有恳求人的态度。他们求人如同命令人一样傲慢,甚至比命令别人还要傲慢,好像这样做别人就更加会服从他们。很显然,“如果你乐意······”这句话到了他们口中意思就成了“你这样做我很乐意”;“我求你······”则成了“我命令你······”
卢梭
所有孩子都害怕面具。一开始我会拿一个面孔亲切的面具给爱弥儿看。然后,我会让某个人在他面前戴上这个面具,我会开始大笑,他们也都大声笑,爱弥儿也跟着他们笑起来。逐渐地,我会让他习惯于看一些不那么好看的面具,最后让他习惯于看丑得吓人的面具。如果我精心地安排每个阶段,那么他不仅不会害怕最后一个面具,还会像对第一个面具那样冲着它大声笑。在那之后,我就不会担心人们用面具来吓唬他了。
卢梭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获得力量,变得没那么焦躁不安和难以消停,并变得更加自我。灵魂和身体越来越和谐一致,而自然要求我们进行的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所需的活动。但是,因为还存在唤醒控制欲的需求,所以控制欲并没有就此熄灭,而支配别人会唤醒并助长人的自负心理,而习惯又会进一步强化它。因此,一时兴起就会紧随人的需求而来,偏见和主观想法就这样初步扎下了根。
卢梭
首先,要谨防教给孩子一些看似礼貌的空话,那些话就好比咒语一样会制服他周围的那些人,让他们屈从于他的意愿,让他立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有钱人所接受的虚伪的教育教他们运用一套辞令,绝对会让他们变得看似礼貌实则专横傲慢,这样一来,没有一个人胆敢反抗他们。
卢梭
所有年龄的人,所有不违人性的人都要仁慈。除了仁慈之外,对你们来说还有什么至理名言呢?要爱护孩子的童年,提升童年的乐趣和可爱的天性。你们当中谁不是时常地想念那个年龄?那个时候,笑声总是挂在我们嘴边,那个时候,我们总是无忧无虑。为什么要夺走那些天真的小人儿那段将会迅速飞逝时期的快乐呢?为什么要夺走自然给他们的、绝不会带来任何伤害的馈赠呢?为什么要让对他们和你们来说都同样转瞬即逝、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充满痛苦呢?父亲们啊,你能说出死神什么时候会来迎接你的孩子吗?你们不要让自己准备着因为剥夺了自然赐予孩子的那些短暂时光而懊悔不已。一旦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就让他们沉醉其中尽情享受。就这么做吧,这样一来不管上帝什么时候召唤他们,他们都不至于在死的时候没有品尝过生活的乐趣。
卢梭
食草动物比食肉动物的乳汁更甜,也更有益于健康。乳汁是由与其本身类似的物质形成的,所以能保持其养分,并不那么容易缺氧腐化。如果考虑一下量多量少,众所周知,富含淀粉的食物比肉类更能产生血液,所以,它们也一定能产生更多乳汁。如果没有过早地给孩子断奶,或者断奶后主要喂给他素食,而且他的乳母是个素食者,那么我想他应该不会受到肠道蠕虫的烦扰。
卢梭
身体的需求会让他感到不舒服,却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满足这些需求。胃部肌肉与胳膊和腿部肌肉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即便他的身边到处都是食物,这也不会促使他朝着食物迈出一步,也不会伸出一只手去拿食物。此外,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完全长成,他的四肢已经发育得很充分,他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永不停息地动来动去,因此他很可能饿死了,也没有跃跃欲试地去寻找食物。然而,只要稍稍想一想我们获得知识的先后顺序和发展,你就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人如果没有从自己的经验或别人那里学到任何事情,就会处于原始无知和愚昧的自然状态。
卢梭
“这个可怜的人生病了,他在发热,有些狂躁呢。”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一些词语,让他对疾病及其影响有一些概念,因为这也属于自然,是他必须认识的一种必然联系。这个观念本身没有错,借助于这个观念,他将过度的情绪视为疾病,那他会不会从小就对控制不住地发泄这些强烈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反感呢?你不认为在适当的时机教给孩子这种概念,相比冗长乏味至极的道德说教,会产生更加有益于健康的影响吗?但是要考虑这个观念的副作用。你拥有权威,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把这个叛逆的孩子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待,让他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让他躺在床上,规定他的饮食,让他害怕自己日益增加的缺点,让他讨厌并惧怕它们,但又不会把你为了他的“康复”可能会采取的严厉措施视为惩罚。如果你自己恰巧一时头脑发热,失去了你应有的冷静,没有控制住自己,那就不要想方设法地掩饰你的错误;而要以一种温和的责备的口吻坦率地告诉他:“哦,我的朋友,你让我生病了!”
卢梭
如果一个孩子既没有受到襁褓的束缚,也没有身体不好,也不缺少任何东西,却一直不停地哭很长时间,那只不过是习惯或性格倔强的结果。这样的眼泪不再是自然的杰作,而是照料那个孩子的人一手造成的,她没能忍住这种长时间大哭的烦扰而去哄了那个孩子,这样却让他以后哭的时间增加了。她没有想到,虽然她今天让那个孩子安静了下来,却是在教他明天哭得更大声。
卢梭
如果我们可以这么说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强大得足以让他周围的一切活跃起来。不管是创造东西还是破坏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他所寻求的就是改变,而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行动。如果他看起来更加倾向于破坏东西,那只是因为创造东西需要花时间,而破坏东西则几乎不费什么时间,因此,破坏性的工作更加符合孩子急不可耐的性情。
卢梭
如果说语言的学习只是学习词语句子,也就是说学习表达词语的拼写和发音,那么我认同这种学习适合孩子。但是,因为符号改变了,语言也会改变那些符号表达的观点。思想是由语言形成的,而想法则效仿习语,只有理性具有共性。每种语言的精神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形式,其间的差异可能一部分是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也可能一部分是民族性格差异的结果。可以证实这一推测的事实是:在世界上的每个民族中,语言都追随着社会行为的变迁,并随着它们被存留下来或有所改变。
卢梭
如果那个孩子敏感而脆弱,如果他生性就喜欢平白无故地哭,那我就任由他哭下去,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也不会对我产生任何影响,这样很快就会让他擦掉眼泪。只要他哭,我就不到他的近旁去,等他安静下来不哭的时候,我就立即走到他身边。很快,如果他想让我到他身边去,他就会停止不哭,或者顶多只哭一声。孩子们根据信号产生的明显效果来获悉那些信号的意义,对他们来说,没有其他的惯例。不管一个孩子把自已弄得有多痛,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他都很少会哭,除非他希望有人听到他在哭。
卢梭
如果过早地硬要孩子说话,他们就没有时间学习正确地发音,也没有时间理解大人让他们说的那些话。然而,如果任由他们自己去发展,他们首先会练习最简单的音节,然后在这些音节的基础上逐步加上他们的手势表达的含义,在学习你教的词语之前,他们会教给你他们自己的词语。这样一来,直到明白了你教的那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他们才会学着用它们。因为不慌不忙地用你教的那些词语,他们一开始会仔细观察你使用它们是用于何种意义,当他们确信自己明白了那些词语的意思时,就会采用它们。
卢梭
肉汤或肉汁并不是非常适合孩子的食物,应该尽可能少让孩子吃。孩子应当首先习惯于咀嚼食物,这才是让牙齿完全长出来的正确的方法。当孩子开始吞咽食物时,混合在食物里的唾液会有助于他们消化。
卢梭
«
1
2
...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
227
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