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而是
有时,快乐并不来自运动,也不来自爱,而是来自与似乎无边无际的精神纯粹的邂逅。快乐伴随着一种感觉而来,正如作家杰里·鲁特引用C.S.刘易斯的话所说的:“所有的现实都是反传统的——世界被一种神秘的力量迷惑。”
戴维·布鲁克斯
海舍尔拉比说,敬畏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理解的方式。“敬畏本身就是一种洞察比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意义的行为。”
戴维·布鲁克斯
道德的形成不是个体性的,而是关联性的。性格不是通过坐在房间里思考是非的区别、通过自身的意志力来培养的。性格,从我们的承诺中显现出来。如果你想把性格灌输给别人,就教他们如何做出承诺——童年时的临时性承诺,青年时期的临时性承诺,成年后的永久性承诺。承诺,是道德养成的学校。
戴维·布鲁克斯
前美国卫生总监维韦克·默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称:“在我照顾病人的这些年里,我看到的最常见的疾病不是心脏病或糖尿病,而是孤独。”
戴维·布鲁克斯
在物质领域内“给予”意味着富有。富有,并不是说拥有很多财物的人就富有,而是慷慨解囊的人才富有。从心理学角度讲,担心损失某样东西而焦虑不安的守财奴——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都是穷困的、贫乏的。
艾瑞克·弗洛姆
理性的信仰并非主要是对某事的信奉,而是我们的信念具有的必胜和坚定的特质。
艾瑞克·弗洛姆
只有发自两个人存在的核心的相互交流,两个人都从核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爱才是可能的。人的真实性只存在于这种“核心的感受”中,这里是活生生的,这里才是爱的基础。因而感知到爱是一种永恒的挑战;它不是一块供歇息的地方,而是一起行动、一起发展、一起工作;甚至不管是和谐还是冲突,是快乐还是悲哀,都从属这样一个根本事实:双方从生存的本质感到了自身的存在,他们成为自己,而非逃离自己,并在这个基础上,与对方合一。爱的存在只有一条证据:双方关系的深度以及二人各具的活力和力量;这是爱的果实,能识辨爱。
艾瑞克·弗洛姆
这就导致了如下结论:人们不会把试图在思维中找到答案当作最终目的。思维只能把我们引向知识,而且是不能予以我们最终答案的知识。思维的世界矛盾重重。能够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最终不在于思维而在于行动——即实践,在于对同一的体验。因而矛盾逻辑导致如下结论:对上帝的爱既不是思维上认识上帝,也不是爱上帝的念头,而是与上帝同一的体验行为。
艾瑞克·弗洛姆
可读性不仅体现在我们所写的内容上,还体现在我们留白的部分。法国音乐家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曾说音乐在音符与音符之间。在平面设计中,这种设计手段被称作留白。这不是为了事后考虑,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形成的元素,用以增强专注度、结构感以及清晰度。
赖德·卡罗尔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说过:完美的设计不是无须添加内容,而是无可删减。
赖德·卡罗尔
在这段时间里,思想通过笔尖从内心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我们给思想带来生气。万事开头难,还有什么比用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唤醒纸张”更为妥帖的呢?但是不要过度思考,只需要记录下自己的想法。这张纸不是刻板的契约,而是一种仁慈的方式,轻轻推动你迈过起点。
赖德·卡罗尔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技术设计,而是更多的“价值概念”设计。技术可以传递人们设计的几乎任何价值——但我们在价值设计方面大大落后了。
爱德华·德·波诺
思考的主要功用并非解决问题,而是改善我们现有的工作对象并发现新的工作对象(价值创造)。
爱德华·德·波诺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查兰·奈米斯所说:“非主流观点很重要,不是因为它们能够胜出,而是因为它们激发出了不同的关注点和想法。最终,即使是错误的,它们也帮助找到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案,而这些方案从总体而言质量更高。”
马修·萨伊德
聪明的群体则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动态机制。成员相似度很低,观点想法也大相径庭,这样的团队更像是一群叛军。当然,他们不是存心怀有异议,而是本着解决问题的精神,从问题空间的不同区域注入自己的独特见地。在这样的群体中,人们的不同观点会相互碰撞、延展、分化、栽植衍生。这就是集体智慧的标志:让总体超过个体的简单相加。
马修·萨伊德
创新不是出自某个天才或一小群人,而是需要一个巨大的自由互动的思想网络。
马修·萨伊德
我们将懂得,诚恳的异议是一种必需品,并不会带来破坏;不同意见不会对社会凝聚力构成威胁,反而能提升社会的活力;向外部人士寻求新的想法并非不忠的行为,而是一种最为开明的团结方式。
马修·萨伊德
动物之所以永远无法在基本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就是因为新的创新往往随着创造者的死亡而消亡。它们只能继承基因遗传能力,而不能继承不断累加的思想。即便是逐渐向集体大脑的形成迈进的尼安德特人,也很快被走出非洲的早期人类所替代。其他物种也根本无法与人类竞争,并不是因为个体智商不及人类,而是集体大脑处于弱势。
马修·萨伊德
回声室效应。尽管互联网带来了它所承诺的各种多样性和社交途径,但它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物种”——同质化的内嵌群体。这种群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亲属关系或者类似游牧部落的逻辑,而是思想上的自我调整。可以说,这就是新石器时代所特有的孤立形态在数字化时代的再现——信息在群族之内传播,而不是在群与群之间传播。
马修·萨伊德
有一个技巧叫作“头脑写作”。它和头脑风暴一样,目的也是催生出创造性的想法。只不过它不是让大家大声说出来,而是要求团队成员先把想法写在卡片上,然后贴到墙上,以便于其他人投票表决。
马修·萨伊德
«
1
2
...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
534
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