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方式
无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马歇尔·卢森堡
虽然我称非暴力沟通为沟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马歇尔·卢森堡
如果真的很生气,我们就需要找到强有力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
马歇尔·卢森堡
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都是在评判人。评判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会招来敌意。
马歇尔·卢森堡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去反映,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
马歇尔·卢森堡
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马歇尔·卢森堡
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很难阻止自己把幼时受到的对待继续传给下一代。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感受,然后反思。正视自己想要采取的不当的因应方式,会让人产生愧疚感和防御心态。但愧疚不是坏事,当我们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时,可以把愧疚转化为庆幸,因为它提醒我们需要改变。
菲利帕·佩里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对孩子的反应负起多少责任,是亲子教养的关键。偏偏这些关键经常遭到忽视,因为把焦点放在孩子及他们的行为上比较容易,去探究我们如何影响孩子,进而改变我们影响他们的方式比较难。而且,不只是我们对孩子的反应塑造了他们的人格特质和性格,他们在环境中看到及感受到的东西,也会塑造他们的人格和性格。
菲利帕·佩里
去检视你如何因应孩子在你身上触发的情绪。请注意你的自我对话,注意内在那个自我批判的声音。尽量不要评判你自己,你的教养方式,以及你的孩子。
菲利帕·佩里
另一种处理分歧和冲突的方式,我称为“你看,那边有松鼠!”或俗话说的“顾左右而言他”。亦即改变话题,不谈正在困扰你的事情。
菲利帕·佩里
即使你和孩子的另一位家长分居,只要你以尊重的方式提到对方,那就不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你们互相欣赏彼此的优点,而不是总强调对方的缺点。
菲利帕·佩里
当你注意到自己如何自我对话时,你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并决定自己想用哪种方式来倾听那个声音。就像以下这样:1.首先,找出那个声音。2. 别理会那个声音,也不要和它争论,把它视为一个难相处的人就好。它讲什么,听听就算了,别放在心上。例如,你可以心想:“反正你有权发表意见。”3. 走出舒适区。去做内在批评者说你做不到的事情,你会因此找到更多的自信。当你开始怀疑自己时,就回想你做到的事情。4. 意识到你把自我批评传给孩子的危险。知道那个危险性,会让你更有动力去注意它。
菲利帕·佩里
包容是指看到孩子的愤怒时,理解他为什么愤怒,帮他用言语表达出来,并为他找到可接受的方式表达愤怒,不让他受到愤怒的惩罚或被情绪压垮。
菲利帕·佩里
即使你是在事情发生几个月后,才意识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错了,你还是可以告诉他,你哪里做错了。
菲利帕·佩里
肯定、认真对待、确认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然后包容。包容是指看到孩子愤怒时,理解他为什么愤怒,帮他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为他找到可接受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是让他受到愤怒的处罚或被情绪压垮。对其他情绪也是如此。启动亲子对话,而不是终止对话。
菲利帕·佩里
从感受中转移注意力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不断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孩子甚至其他家人抽离当下感受或体验,无意间会导致他们难以专注并阻碍与他们培养良好开放亲近的关系。
菲利帕·佩里
当你对孩子发飙或表现出过于激动的情绪时,是因为你自己认为必须用那种方式保护自己,以免你感觉到你在那个年纪所经历的感受。有这种反应其实很正常,应该勇于承认,而不是把气出在孩子身上。
菲利帕·佩里
养育孩子会给自己、夫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你们对彼此及孩子心生怨恨。对于这种怨恨,承认它是最好的应对方式。能够接受、处理、拥抱变化,比抵御改变,试图找回失去的东西更积极有效。
菲利帕·佩里
即使你和孩子的另一位家长分居,只要你以尊重的方式提到对方,那就不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如果带他来到世间的其中一个人经常被称为坏人,孩子往往也会把这种想法加以内化,认为自己是坏人。如果父母离异,孩子仍能与双方定期密切的接触,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往常一样,性格也不会变的忧郁或者好斗。
菲利帕·佩里
«
1
2
...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
226
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