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可能
在时代风潮中,所有的公司都有可能永久地成长。
彼得·德鲁克
在组织中会议有可能成为逃避工作的手段。
彼得·德鲁克
你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准备好。
董宇辉
运气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但是这不影响你本来要坚守的心。
董宇辉
科学管理是管理的地基,不会过时,它最大的贡献在于把科学带进生产管理中,使效率最大化研究成为可能。科学精神、理性主义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
宋志平
松下幸之助说过:“带领十几人的团队,言传身教就够了;带领几千人的团队,用管理就够了;而带领四五万人的团队,就要用思想去感化他们。”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条:如果带领的是几十万人的团队,你可能就要双手合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拜托他们。
宋志平
《再造卓越》里有句话:爬一座高山可能需要10天,掉下来却只需要10秒。这是给所有企业的醒世箴言。
宋志平
记得在2012年度的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老先生告诫年轻的创业者,要做到四条:一是要专注;二是有耐心;三是有成绩后要格外当心,成功(可能会)是失败之母;四是有了财富要回馈社会。
宋志平
著名的帕卡德定律讲到,人才成长速度跟不上企业成长速度,企业很快就会衰败;面临的机遇太多,企业也可能会衰败;很多企业失败并不是不创新,而是战线拉得过长,导致顾此失彼,找不到重点和关键。
宋志平
在董事会里,赞成一个错误的决定和否决一个正确的决定,同样负有责任。而有时否决一个正确的决定可能责任更大,因为企业将错失发展的机会。
宋志平
做企业始终面临着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的两难。如果过于强调发展,可能会轰然倒下。如果过于强调风险,企业可能就止步不前。
宋志平
质量是品牌的必要条件,也是品牌的核心内容,只有那些质量和服务长期一贯好的企业才可能形成自己的品牌,没有过硬的质量就没有响当当的品牌。但品牌又不全是质量,品牌是在质量的基础之上加上设计、文化、营销理念等形成的价值综合体。
宋志平
成功是熬出来的,做企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家必须坚守。做好一家企业需要10~20年,如果想做到极致,可能需要30~40年。
宋志平
混合所有制企业好比一杯茶水,水可能是国企的,茶叶可能是民企的,但变成茶水之后就没办法分开了,也没必要去分开。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既不能看成是传统的国企,也不能看成是民企,而是通过混合优势互补、国民共进的新企业形态。
宋志平
做企业不可能马到成功,马到了也不一定会成功。做企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件苦差事,久久为功,必须坚守。做好一个企业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如果想做到极致,可能需要30到40年。
宋志平
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董事会是企业的大脑,企业有没有一个好的董事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非常关键。董事会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需要在发展和风险的两难中作出选择,如果只重视发展而忽视风险,企业可能轰然倒下;如果只重视风险而忽视发展,企业可能止步不前。所以,能否把握好发展与风险的平衡,体现了董事会决策水平的高低。
宋志平
企业要想避免衰弱、再造卓越,一是规模做大以后要有忧患意识,不能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二是在扩张时要突出主业,有所取舍,不做与企业战略和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业务:三是出现危机时,不能掉以轻心,要全力应对,防止风险点和出血点扩大;四是解决问题时,不能有“病急乱投医”的侥幸心理,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千万不能盲目补救,因为那样可能捅的窟窿更大,企业的损失也更大。
宋志平
对企业来说,风险是客观的,如影随形。做企业是在发展和风险的两难中进行选择。如果只顾发展而忽视风险,那企业可能轰然倒下;如果只考虑风险而不顾发展,那企业可能止步不前,在竞争中被淘汰。做企业要用制度来防范风险,决策正确是规避风险的重要基础,风险出现之后要确保它可控、可承担,处理原则就是将损失降至最低。
宋志平
对大企业来说,在做好持续性创新的同时,应克服惯性思维和阻碍创新的内部制度,把持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的两难中平衡发展。持续性创新是看家本领,企业必须做好,同时又要投入一部分人力、财力研究颠覆性创新。不注重持续创新,今天就没饭吃;而不注重颠覆性创新,明天可能就没饭吃。
宋志平
危机下企业要重划起跑线,调整决策思维,从新起点开始再出发、再起跑,开始一场新的竞争。老是捆绑在疫情前的增长惯性里解不开,就不可能有坚强的突围意志。
周其仁
«
1
2
...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
414
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