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思想
哲学家大卫·本特利·哈特(David Bentley Hart)认为意向性是“一种引导思想走向某种目标、目的、意图的根本力量”。这一说法源于中世纪,因此我想更新该说法为我们现在所用:意向性这种力量引导思想走向其认为有意义的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赖德·卡罗尔
在这段时间里,思想通过笔尖从内心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我们给思想带来生气。万事开头难,还有什么比用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唤醒纸张”更为妥帖的呢?但是不要过度思考,只需要记录下自己的想法。这张纸不是刻板的契约,而是一种仁慈的方式,轻轻推动你迈过起点。
赖德·卡罗尔
知识不仅仅是其相关领域的一系列简单事实和公式的汇总,相反,某一领域的知识是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一核心概念或者大观点指导了这一领域的思想。
约翰·梅迪纳
创新不是出自某个天才或一小群人,而是需要一个巨大的自由互动的思想网络。
马修·萨伊德
人类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不同的想法、经验、发现和创新遍布社会网络,不断重塑我们的大脑,拓展我们的集体智慧,并改变了自然选择的轨迹。正是这些思想的多样性让我们变得智慧超群。
马修·萨伊德
思想能够直接塑造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以及社会规范和制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思想也塑造了我们的心理。一旦有人从社会群体中学到的东西,比他用一辈子时间单独学到的都要多,那么自然选择就会青睐善于从别人那里汲取想法的人。也就是说,学习榜样人物的能力至关重要。正如亨利克所说:一旦(想法)开始累加……基因的自然选择就会关注如何提升我们的心理能力,从而更好地获取、存储、加工和组织一系列在群体“外脑”中越来越多地存在的提升适应性的能力和实践。这个过程可以被描述为自动催化,也就是动能燃料由自己生产。
马修·萨伊德
动物之所以永远无法在基本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就是因为新的创新往往随着创造者的死亡而消亡。它们只能继承基因遗传能力,而不能继承不断累加的思想。即便是逐渐向集体大脑的形成迈进的尼安德特人,也很快被走出非洲的早期人类所替代。其他物种也根本无法与人类竞争,并不是因为个体智商不及人类,而是集体大脑处于弱势。
马修·萨伊德
将不同的预测结果平均化可以有效利用多样性,但是将人们的工作、学习或其他做事方式统一化,只会导致多样性被抹杀。就像亚马逊机器学习项目的主管尼尔·劳伦斯所说:“取平均的做法如果能得到有效利用,就可以帮助吸取不同人的思想精华,但如果使用不当,就意味着把一种解决方案强加到不同人的身上。”
马修·萨伊德
回声室效应。尽管互联网带来了它所承诺的各种多样性和社交途径,但它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物种”——同质化的内嵌群体。这种群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亲属关系或者类似游牧部落的逻辑,而是思想上的自我调整。可以说,这就是新石器时代所特有的孤立形态在数字化时代的再现——信息在群族之内传播,而不是在群与群之间传播。
马修·萨伊德
与实体物品不同,思想和创新不会受到效益递减的影响。比如说,如果你把车借给别人,那你自己就没法使用了;但是如果你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并分享给其他人,这个想法的潜力反而会增加。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溢出效应”。
马修·萨伊德
移民还有另外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与重组式创新的概念密不可分:他们体验了两种文化,所以有更大的空间去接纳各种思维和想法;他们充当沟通的桥梁,成为“思想繁衍”的推动者。这样一来,局外人的视角赋予了他们质疑现状的能力,多样的生活经历则有助于他们找到组合式创新的答案。
马修·萨伊德
文化要推陈出新,就必须是思想之间的碰撞和繁衍。人们总爱说“思想的交叉融合”,而这正是在无意识间造就思想的繁衍力。分子生物学家弗朗索瓦·雅各布说过“创造就是思想重组”。
马修·萨伊德
主旨不过一句话:允许不同思想的表达。达利欧用“极端透明”来形容这种机制。在这样的文化下,人们不会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将其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正如达利欧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人类最大的悲剧在于无法拥有思辨及反对的能力,并因此遗失了真相。”
马修·萨伊德
现在我突然觉得,读到一本有趣的书,听到一句有启发性的话,甚至和一个能有思想碰撞的人聊天,都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儿。简单的快乐源于精神,源于对这个世界更多元的理解。
陶勇
在大多数情况下,失眠的原因通常是一些后天养成且可以后天去除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格雷格·D.贾克布
认知重构的第一步就是提升对消极自动思想的识别能力。
格雷格·D.贾克布
消极自动思想就跟膝跳反射一样,几乎是无意识的自动反应,不用费一点儿力。
格雷格·D.贾克布
过滤网只允许消极、扭曲的思想进入大脑,我们称之为消极自动思想(NATs)。
格雷格·D.贾克布
科学家发现,只要改变心理活动(如思想、想象、概念、注意力)并运用生物反馈信号反应生理信息,我们可能会更好地掌控自主神经系统。
格雷格·D.贾克布
毛主席十分欣赏的那副长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确实写得很得体,既表现了武侯的思想,也说出撰联大臣的见识。
汪曾祺
«
1
2
...
63
64
65
66
67
68
69
...
188
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