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人类
演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是理解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如何变化的最佳途径。人类制度、人工制品和习惯的改变,都是渐进的、必然的、不可抵挡的。它遵循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叙述方式;它慢慢推进而非大步跳跃;它有自己自发的势头,不为外部所推动;它心里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具体的终点;它基本上是靠试错产生的,而试错是自然选择的一种形式。
马特·里德利
倾盆大雨里帮你遮风挡雨、保持干燥的伞,是人类行为与人类设计的结果;万一忘了带伞,把你淋得全身透湿的暴雨,则两者皆非。但促成本地商店卖给你伞的系统,或是伞这个词本身,又或者要求你把伞侧向一边,好留出路来让别的行人通过的礼仪规矩,属于什么范畴呢?这些(市场、语言、习俗)都是人造事物,但它们无一来自人的设计。它们全都是计划之外自然发生的。
马特·里德利
学习能够发生,完全是因为我们有着先天的学习机制。学习不是本能的对立面,它本身就是本能(一种或者多种)的表达。人类的大脑自动具备(尽管不一定最开始就如此)了学习语言、识别面孔和情绪、理解数字、了解物体整体及他人意识的倾向。
马特·里德利
无须邀请,劳动分工自然地从社会中产生。它逐渐演变,受我们天然交换意愿的刺激。用斯密的话来说,“互动有无、物物交换、彼此交易的倾向”,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人类身上,但其他动物并非如此:“没人见过狗有意识地与另一条狗交换骨头”。
马特·里德利
人类的创新多来自城市:城市越大,创新就越多。这一现象的原因很清楚,至少轮廓分明。人类通过对概念的组合和重新组合来进行创新,网络越大越密集,冒出来的创新就越多。
马特·里德利
这是一条生态铁律:赤道附近的物种多,但活动范围小;两极附近物种少,但活动范围大。语言同样符合这一铁律。阿拉斯加人说的母语,用一只手就能数清。新几内亚则有数以千计种语言,在瓦努阿图的火山岛加瓦岛上,面积仅有13平方英里,人口数量为2000,却使用5种不同的母语。在热带森林和山区,人类的语言多样性达到了极端。
马特·里德利
在一个由运动轨迹可预测的原子所构成的世界里,卢克莱修无法解释人类明显存在的自由意志。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任性地提出,原子必定是偶尔不可预料地偏离,因为神祇命令它们这样做。自此,诗人的这种前后不一就叫作“卢克莱修式偏离”。
马特·里德利
人类历史的传授方式,也由此充满了误导,因为它太过强调设计、指导和规划,而太少关注演变。所以,打了胜仗的,是将军;经营国家的,是政客;发现真理的,是科学家;创造流派的,是艺术家;实现突破的,是发明家;塑造心灵的,是老师;改变思想的,是哲学家;布道的,是教士;做生意的,是商人;阴谋导致危机;神祇订立道德。
马特·里德利
在西方思想史上,天钩模式占主导地位,它把世界解释为设计和规划的结果。柏拉图说,社会模仿一种设计好的宇宙秩序、一套应当强制执行的信念来运作。亚里士多德说,你应该在事物内部寻找意图和发展(也即灵魂)的原则。荷马说,神祇决定战斗的胜负。圣保罗说,你应该本着道德行事,因为这是耶稣的教导。穆罕默德说,你应该顺从神明通过《古兰经》传下的言语。路德说,你的命运在上帝的手中。霍布斯说,社会秩序来自君主或他所谓的“利维坦”(也即国家)。康德说,道德超乎人类的经验。尼采说,良好的社会需要强力的领袖。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世界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描述,还有一种我们应当遵循的自上而下的准则。
马特·里德利
惩罚只不过是人类对报复的渴望,但打扮成了可敬的样子。
马特·里德利
人类仅仅是附带现象,历史是由更普遍的原因推动的。“就宗教改革而言,马丁·路德领取了太多功劳。”他写道,“但这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如果不是路德,自然有别人来做。”
马特·里德利
从石器时代到如今,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技术的故事都是这样:不管你考察什么地方,技术都庄严地从一种工具进入下一种,很少蹦蹦跶跶,也很少偏离主线。一如凯利所说,顺序总是一致的,并在各大洲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刀始终出现在火的后面,人类墓葬始终出现在刀的后面,石拱先于焊接。”
马特·里德利
偏见并不是问题,反倒常常是件好事。因为偏见通常十分有用且高效。如果大脑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同等对待,将会陷入困惑。因此,范畴正如滤镜一般,是人类内心生活的关键要素,帮助我们应付如洪水般不断袭来的各种刺激。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人类的全部思维都有赖于范畴。我们在不断扩展人类共享的范畴库,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扩展着各自独有的范畴库。我们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在无意之中涵盖了极其抽象的范畴,比如“可以操作的东西”或是“有容量的东西”这两个范畴。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抽象是人类从一个范畴轻松跳到另一个范畴的关键,它让人高效地感知整个世界,并有效地与之交流。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人类创造范畴,随后使之扩张、发展,并在其间建立联系,因而在范畴的世界中悠然自得。如果能巧妙地思考问题,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丰富的范畴,而且我们可以灵活地把新遇到的情境与心中的概念联系起来。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人类特别善于延伸和拓展范畴,并在范畴之间跳跃。在某些至关重要的概念间跳跃的能力便是创造力的源泉之一。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人类的生理构造把我们接收信息的渠道限制在了常见的感觉上,如视觉、听觉等,而信息的特征也受这些感觉的限制,比如,颜色、动作、形状;同理,我们的知觉也受感官解析能力的限制,如果我们的视觉系统能直接观察到微生物的话,世界将变得非常不同。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就像鱼在深海中灵活地游动却不知道自己身在水中一样,人类也是在由无数个小的、大的、不大不小的、从无趣到惊人的类比组成的海洋中遨游,却毫不自知。和鱼在水中游一样,只有有了这个无处不在、却又让人毫无察觉的媒介,我们才能在思维的海洋中来去自如。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人类都很擅长在新情况和旧概念之间建立起灵活的映射,虽然我们几乎很少意识到自己每天都在建立无数这样的映射。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1
2
...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
286
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