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思维
人类用这种简化和扭曲了物态的感官系统,有效地建立了我们的生存辨识系统,但同时也付出了永远无法认知世界“真相”的代价。我们只能感受到我们主观感受到的东西,永远不能直接感受到所谓客观存在的客体。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人类的主观思维模型,而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李善友
起源于古希腊对哲学和科学思考的演绎法思维模式更倾向于相信逻辑假设在先,实践检验在后。
李善友
破界创新有3个步骤:识别隐含假设,建立基石假设,构建全新系统。其中,最难的是第一步,是它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第一创新是基于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第一性原理)。这里的重要原理不一定只有一个,它有可能是几个,然后被组合成多元思维模型,不需要太多,三五个多元思维模型就会让你与众不同。第一创新的重点是找到第一性原理,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这是两种创新模型不同的要点
李善友
破界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是在内容上做功,而是在结构上做功,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做功。
李善友
纳德拉说:“固化型思维的公司总在逃避风险,却又期待创新的出现。而成长型思维则会把关注点从到底做错了什么,转变到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固化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相比,一个是看结果,一个是看过程。
李善友
芒格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思维层次的病叫作“锤子综合征”。简单来讲,如果你的手中只有一把锤子,你满世界看到的都是钉子。往深刻的角度剖析,我们自认为是在使用大脑进行思考,其实只是用大脑中既有的思维模型在思考。如果外界在我们的大脑中植入了某种思维模型,我们自然就会用这种思维模型来思考。但是,如果这种思维模型是错误的,或者只用一种思维模型来看待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出现扭曲,这就是所谓的“锤子综合征”。
李善友
逻辑上正确才是我们应用知识的重点环节。面对一些简单题目时,我们可以用小聪明,从第一步直接跨越到最终的结果;但遇到特别复杂的命题时,小聪明就变得毫无意义,只有一步步地推导和证明,才能以正确的过程引导出正确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思维模式的禁锢,用逻辑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在推导的过程中,想要保证每一个步骤的正确性,我们必须找到相应的公理予以支撑。
李善友
逻辑的法则对群体不起作用,群体只会形象思维,也只能被形象打动”。
李善友
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商业领域的创新也是如此。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也是打破认知边界的必要条件。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普遍怀疑,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质疑群体共识的观点,才可以打破原有的认知藩篱,突破创新。
李善友
何谓“第一创新”?如果说破界创新的关键词是“破”,那么第一创新的关键字则是“立”。它是公理化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用逻辑思维将其拆解,进而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打破原有认知,寻找并建立新系统的过程。
李善友
归纳法是一种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规律推广到所有时间和空间中的思维方式。
李善友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李善友
归纳法谬误说明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一直在使用甚至在未来会继续使用的思维模式并不能准确地诠释事物背后的规律。即使所有前提都是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保总结得到的结果一定为真,而独立可重复性验证规则的存在,只能用来判断归纳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却无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归纳法的结论就是等待被推翻的假说。
李善友
关于理性认知,柏拉图提出了“洞穴囚徒”这样一个隐喻。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就像生活在洞穴中一样,以为通过自己的思维、认知、心智看到了世界的本源,实际上看到的只是真理之光折射到墙上的影子而已。
李善友
公理化思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也是理论的力量,请大家充分相信理论。
李善友
东方古老文明的本质是技术和艺术,而技术和艺术是建立在实践操作之上的,实践操作在先,经验总结在后,这是典型的归纳法。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运行在操作上的试错法,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就是东方人思维的原型。我们相信实践第一,真知第二,真知建立在实践之上。
李善友
第一性原理在商业领域有什么作用?答案是找到那个“一”。在战略选择时,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通常更加简洁有力,不在细枝末节上用功,找到那个“一”,注入所有的力量,比如亚马逊的“一”是“客户”,乔布斯的“一”是“产品”,用“一”统领其他要素,驱动企业增长飞轮,撬动战略杠杆。
李善友
第一性原理创新的伟大意义。它不是把不同领域里的经验归纳出来,而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思维的拆解,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打破原有的群体认知,找到一个新的路径,去建立新的更好的系统。换句话说,马斯克的创新并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经验归纳的模式,而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第一创新,是将同一种思维方式运用于不同的领域。
李善友
递弱代偿的理论。他认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越来越恶劣,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高的思维能力必须上升一个台阶。
李善友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说过,“哲学家的事业在于追究所谓自明的东西”。如果你有机会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你会发现生活、工作中很多所谓自明的东西,其实都是假设。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认知边界。
李善友
«
1
2
...
63
64
65
66
67
68
69
...
77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