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的名人名言哲理格言警句语录 - 每日文摘
一个人独处要超脱,与别人共处要和蔼;没有事时享受闲适;有了事情要果断;得意时要显出淡泊,失意时要安然处之。
谦逊退让,是全身避祸的首要方法;从容稳重,是立身处世的首要方法;涵养包容,是屈己待人的首要方法;洒脱不拘,是养心全性的首要方法。
世路风霜艰险,是我们锤炼思想的环境;世情冷暖,是我们克制性情的时机;世事是非颠倒,是我们修身实践的凭借。
如果用心一旦松散,那么万事都做不好。如果用心一旦粗疏,那么凡事不能聚精会神。用心一旦固执,凡事就不能见其本来面目。
人的心胸欲念多则狭窄,欲念少则心胸宽广;人的心境多欲则忙乱,少欲则悠闲;人的心术多欲则险恶,少欲则和平;人的心事多欲则忧愁,少欲则快乐;人心之气象,多欲则软弱,少欲则刚强。
思想开阔,才能包容天下的千山万壑;思想谦虚,才能接受天下的真知大德;思想平明,才能纵论天下的善恶得失;思想深沉,才能讨论天下的学说哲理;思想稳定,才能应付天下的风云变幻。
使意念沉稳,任何事理都能通达;有志发愤图强,任何难事都能成功。
读经书,阅传注,就为治学打下坚实基础;看史籍,鉴古今,就使宏论滔滔切中肯綮;游山川,观壮景,就使志气凌云眼界开阔;戒嗜好,弃私欲,就使胸怀磊落一尘不染。
先读经书,再读史籍,以经论史,评论古人史事,就不会与圣贤相悖;研读史籍,再温经书,以史证经,读书目的升华,决不仅为章句之学。
生于古人之后而议论古人的缺点失误容易,而若处于古人的位置做古人所做的事就很难
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明白而果断,识理要正直诚实而通达。
用心体会整理才能理解精确得当,所以应当沉着稳重,不然就成了口头耳边的小事,过后就忘了。事理要以典故为依据,因此必须学识广博,否则就成了随意推测,胡编乱造。
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注释:菑畬(zī she耕耘)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树干,以学问为良田,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果实,以书籍为园林,以歌咏为音乐,以义理为食物,以著述为彩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讨论学问为累积,以先贤的言行为师友,以敬忠笃信为修持,以行善降祥为给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