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他人
每个人都希望他人要尊重自己,那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各位却会发现,最大的罪恶呢,都是因为无聊所导致的,克尔凯郭尔就曾经说过:“无聊是一切罪恶的源头。”人很难孤独地忍受自己,所以为什么人很难在孤独的房间里面孤独地面对自己,因为我们时刻觉得要做些什么,那么在这个时候无聊之心就会滋生,而无聊可能引发一切的罪恶,通常都是打着娱乐的名义,有很多很多严重的罪行它最初的动力都是无聊。那如何来抵制我们时常会生发的这种无聊感呢?如何来让我们过得充实呢?这是我们一生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罗翔
人最终还是要认识到你自己,人性就是不喜欢被别人批评的,就喜欢被人夸奖的。但是你要会发现你有多么地在乎别人的夸奖,你也就有多么地厌恶别人的批评;你有多么地宽容别人的批评,你也就会有多么地对于他人的赞扬,保持一种从容理性的一种态度。……大部分人对你的称赞可能只是草船借箭,你一个人其实是背不动的,大家只是在你身上看到了一些他们所希望看到的一些正向的东西,但是它并不是你作为肉身所能承载的。
罗翔
自恋让人执着于对他人的利用,所有的人际交往都只是在满足自我的需要。如果他人不再有利用价值,人的“爱”也就会消失殆尽。因此,我们很容易记住对他人的恩惠,却很容易忘记他人对自己的恩情。
罗翔
所以今天在网络世界中,很多人都拥有这种戒指(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有个戒指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牧羊人拥有了一个可以让持有者隐身的戒指,他靠着这个戒指为所欲为,引诱了王后并杀死了国王、篡夺了王位,这里的“戒指”指的就是这个可以让持有者隐身的戒指,下同),网络的匿名性极大地放大了人内心的幽暗,很多人在网上利用各种技术来实施各种不法行为,所以这些网络技术就像戒指一样,而这种戒指或多或少也可以匿名、可以隐身,同时给他人带来或大或小的破坏点,有时当你利用网络放纵了内心的幽暗,你觉得你是自由的还是被奴役的呢?
罗翔
当生命中缺乏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自恋让人总是自觉优越:或是出生的优越、种族的优越,或是智力的优越、知识的优越,或是财富的优越、阶层的优越,或是地域的优越、口音的优越,甚至是道德的优越、宗教的优越。正是这种自我的优越感使得人类冲突不断。无论是儒家的“华夷之辨”,清政府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质上都是人类自恋的产物。自恋让人很容易发现并放大他人的问题,但却很少会反思自己也犯着相同的问题。
罗翔
每个人都想要追求幸福,但是什么叫幸福呢?真正的幸福啊,可能一定都是平凡的幸福,都是我们当时并不在乎,但是失去的时候才知道那才是你最在乎,才是最幸福的一种东西。每个人都有疲惫的时候,都有灰心的时候,都有倦怠的时候,因为人生如同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精彩,当然每个季节也有每个季节的无奈,人生就是这样,躺平有时,振作有时,行走有时,休憩有时,我们都不完美,所以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然也要接受他人的不完美。虽然说我们的一生都在路上,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一个目标和方向,人总归是要找到一个地方让我们的心灵能够安静,所有的阅读,所有的欣赏影片,它都要让我们找到一种力量,所以阅读不是逃避,阅读是一种超越,我们要在阅读中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我们要在阅读中寻找到人生真正的力量,去进入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罗翔
人性充满了矛盾,每当我们有梦想,要建造自己的殿堂,就必须承认这一点。但是,动机的自省并没有赋予我们任意评价他人动机的权利。
罗翔
也许人生就是不断地在焦虑中学会成长,学会与焦虑和解,最后去超越焦虑,因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焦虑是于事无补的,只能靠着行动去对抗焦虑,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没有行动一定没有结果。所以还是爱比克泰德所说的:“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总之啊,凡事尽力而为,这可能就是人生吧,至暗的深渊虽然最终都得靠着你自己去走过来,但是当我们走过去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经验和教训去帮助他人。
罗翔
我们很容易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的评价,严于律他、宽于律已是人之本性。批评他人可以让我们轻易地掩盖自己的道德丑陋,从容地逃避自已的道德责任。真正畸形的不是“象人”而是人心。因此,每当想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的评价,我们要先有一个代入——去想一想在类似的情况下,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否会比他人更高尚。
罗翔
对待节日啊其实有两种立场:一种立场呢是意义主义,认为每一个节日都是有意义的,它提醒我们去思考人生啊。英文中有个单词嘛叫“holiday”,节日,是一个神圣的日子。亦如我们说的愚人节让我们知道凡是心中崇拜偶像,或者心中把自己当做他人崇拜的偶像其实呢都是愚蠢的一种体现;清明节呢则是让我们反思人生,因为人生终归是要走向死亡的,我们呢要“慎终追远”,思考生活的意义,让每天不至于虚度。这是一种立场。而第二种立场呢它其实是虚无主义啊,人生没有意义,时间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没有意义,所以还有一个单词叫做“festival”,也表示节日,狂欢与盛宴。可能每一个节日都是提醒我们“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罗翔
万事互为效力,任何人都可以既是他人的手段,又是自身的目的。如果人只是手段,这会走向毫不掩饰的极权主义。如果人只是目的,那也会走向过于放纵的个人主义。因此,不能因为存在对他人的利用就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而要看这种利用是否已经变成剥削。
罗翔
人们很喜欢探究他人的内心动机,但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无法读心。
罗翔
我也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讲故事,因为在故事中,我们的思维是没有边界的。但是我们要代入自己,想一想在类似的情况中我们会何去何从,我们是不是也会成为张三和李四?他人的故事其实是我们内心的延续,这种延续可以走向邪恶的深渊,也可以走向崇高的山巅。
罗翔
当然,嫉妒之心啊人人都有,但是需要被内心的道德锁住,千万不要像法海那样假借公器放纵内心的小气。我有的时候也会嫉妒别人,我的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他人,希望在我嫉妒他的地方他能做得更好。
罗翔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普适的道德金律。人不能成为实现他人目的的纯粹工具,无论为了保障何种社会利益,无辜个体的生命都不能被剥夺。
罗翔
如果人心向往强力与操控,女性的物化就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个世界充满了浮华与喧嚣,很多人习惯凡事追求利益与享乐的最大化,并且认为越活得像动物越自然完美,越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一﹣“他们行可憎的事,知道惭愧吗?不然,他们毫不惭愧,也不知羞耻。”崇拜强权,纵情声色的人既不尊重自己为人的尊严,更不可能尊重他人,更遑论尊重女性。尊重与知识、学问甚或浅表的善行无关,而只关乎我们是否真正认同每个人都有内在独一无二的神圣价值。
罗翔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只想把自己的思考和各位分享。这个世界有太多人想着去影响别人,但其实最应该影响的就是自己。如果你的所思所想连自己都不愿意相信并践行,那么言行也就成了一种纯粹的表演,人在欺骗他人的同时也在欺骗自己。
罗翔
人嘛,不要倚老卖老,因为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会倾听他人。
罗翔
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内心深处有太多太多太多的张三,如果我们不在内心深处培养对人的尊重,我们如果不在内心深处真正地认同人是目的,人不是纯粹的手段,我们心中的幽暗、我们的张三就会释放,就会害人害己。人是目的,人不是纯粹的手段,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
罗翔
仁和人有关,仁就是两个人,也就是自己和他人。一方面是把自己当人看,修己,其次是把别人当人看,安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无论时局多么艰难,君子都应该爱人如己。
罗翔
«
1
2
...
74
75
76
77
78
79
80
...
192
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