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路
钱锺书 《围城》:“时间已经遗忘了这条路途。”
汉尼拔·巴尔卡说过:要么找到一条路,要么就造一条路。
赖德·卡罗尔
关注中等水平的概念很有必要。太过宽泛的概念不会有任何助益,太过具体的概念只会开启一条狭窄的道路。
爱德华·德·波诺
善良,是需要坚守的,而读过的万卷书、行过的万里路,正是自己可以坚守善良的基石。
陶勇
步行不但燃烧热量,提振心情,还能帮助你保护记忆。通常,随着年岁增长,大脑会缩水,但一份研究发现,经常走路者的海马(hippocampus)会变大,海马是大脑记忆不可或缺的区域。在核磁共振影像中,经常走路的人跟整天坐着不动的人相比,大脑平均年轻两岁。
麦克尔·莫斯利
关于时间,有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它的路径,它的流动,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第一首中那永恒的激流:永恒的激流始终席卷着一切在者,穿越两个领域,并在其间湮没它们。
卡洛·罗韦利
可是一直到明朝还是这一条秦始皇思路。明太祖、成祖也可以称为秦若干世。明代的裹小脚是使妇女成为不容易自由行动的俑。八股文是使读书做官人成为头脑不容易自由思想的俑。这种俑化思路以为大家一样就是治、平。
金克木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洪应明
一个真正好的管理者,是得到了上面给你的命令或指令,就指挥部队,排定任务,并且分配每一条该走的路线,那么他们互相的关系也就安顿得很好了。
许倬云
哲学和科学,用理性的思考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真。诗和艺术,用情感的体验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美。宗教和道德,用意志的自律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善。人类精神的这三种形式,在教育中融汇,教育的目标正是要使理性、情感、意志这三种精神能力得到良好的生长,培养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
李政涛
有两种思考教育与自然的思路,一是返回,二是解放。“返回”,让教育返回自然,以自然为学校,以自然为教师,以自然为课程,以自然为教室。“解放”,把“自然”从“人类”手中解放出来。把自然还给自然。不然,教育返回的“自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然”。
李政涛
“条条大路通罗马”,能否如此解释:每一条政治之路、经济之路、文化之路、科技之路、道德之路、审美之路,都通向“教育的罗马”?人类亟须重建通往教育之路的社会系统,这一新系统把各条道路联结起来。
李政涛
马里坦在《教育在十字路口》中是这样要求教育的:教育既要培养人的自由感,又要形成责任感;教育既要注重人的权利,又要注重人的义务;教育既要培养为普遍的利益去冒险和行使权威的勇气,又要培养对每一个个体的人性的尊重。
李政涛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这样写道:“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马歇尔·卢森堡
在教育这个领域,和其他任何领域一样,宽广的享乐之路,往往通往一个糟糕的结局。
怀特海
要实现智力与性格的最佳平衡,我们还有三条道路可走:文学教育之路、科学教育之路和技能教育之路。教育的难题在于如何从文学、科学和技能之中选择一个重点并将其保持下去,同时将其他两个方面的元素整合融入我们所选择的教育模式之中。
怀特海
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无法实现智力发展。兴趣是集中精力,获得领悟的必要条件。你可以通过强硬手段逼迫孩子产生兴趣,也可以通过愉快的经历诱发孩子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进步。自然状态下,生物体只有在快乐的驱使下才能实现适合自己的发展。痛苦是驱使有机体有所行动的一种次要方式,但只有在快乐失效时,它才能生效。快乐是激发生命力的正常健康的方式。我们应该让孩子的个性沿着自然、快乐的道路发展。老师的引导应该带来长远的益处。
怀特海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如果你在教学中忘记了自己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你的教学注定会失败。
怀特海
在教育这个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宽广的享乐之路,往往通向一个糟糕的结局。
怀特海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怀特海
“父母语言”的定义具有迷惑性,因为“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止简单的词汇导入。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的发挥,以及我们约束自身行为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而且我们的毅力和道德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同时,父母语言也是决定特定神经元回路的优势和持久性以及修剪其他神经元回路的必要刺激因素。
达娜·萨斯金德
«
1
2
...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
370
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