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自身
随着成长,我们越来越厌恶心灵鸡汤。我们从懵懂无知、钦佩慌乱逻辑但是言语对称的空洞蛊惑的少年,成长为追求干货、窥伺社会真实、反省自身问题、勇闯人间百态的青年。此时,那些浮夸的激励、表扬、安慰,诸如“你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只有你最好”“相信自己就会幸福”之类的鸡汤,对我们毫无价值。
杨奇函
对自身反省的缺失,归根结底就是无能。
杨奇函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点亮自己,展开生命。而合作的基础,是要培养出他人意识。缺乏他人意识的生命是蜷曲的、愤懑的,也是孤独的。很多缺乏他人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充分发展自身的智力和才能,无法理解周围的人和整个世界,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或者成为罪犯。
M·斯科特·派克
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湖边的树是眼睛边上细长的睫毛,而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则是眼睛上浓密的眉毛。
梭罗
尼采写道:“让年轻的灵魂审视自己的生活,并着眼于以下问题:到目前为止,你真正爱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的灵魂振奋?是什么同时支配和愉悦了你的灵魂?把这些受人尊敬的东西在你面前排成一排,也许就会揭示出贯穿它们的本质和秩序的法则:自身的根本法则。”
戴维·布鲁克斯
道德的形成不是个体性的,而是关联性的。性格不是通过坐在房间里思考是非的区别、通过自身的意志力来培养的。性格,从我们的承诺中显现出来。如果你想把性格灌输给别人,就教他们如何做出承诺——童年时的临时性承诺,青年时期的临时性承诺,成年后的永久性承诺。承诺,是道德养成的学校。
戴维·布鲁克斯
灵魂,是你意识中具备道德价值和承担道德责任的一部分。河流对自身的流向不负道义上的责任,老虎对它的食物也不负道义上的责任。但是,因为你有灵魂,你应对你做或不做的事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正如哲学家杰拉尔德·K.哈里森所说,“因为你的内心有这种本质,你的行为要么值得称赞,要么应该受到指责。因为你具备道德品质,所以你会因为你是什么样的人而被评判,因为你的想法和你所采取的行动而被评判”。
戴维·布鲁克斯
克尔恺郭尔曾经总结过毕业生真正面临的问题:“我真正需要弄清楚的,是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必须知道什么……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寻求自身真理的问题,是找到我愿意为之而生和死的想法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的灵魂才会饥渴,就像非洲的沙漠需要水一样。”
戴维·布鲁克斯
现代人把自己转化为商品;就其地位和在人格交换的市场上的条件而论,他把自己的生命力当成投资,他应该用它来创造最大的利润。他与自己、与同胞、与自然相异化。他的主要目的是用他的技能、知识、他自身、他的“全部人格”为一场平等的、有利可图的交易而进行逐利的交换。除了过日子外,生活没有目的;除了公平交易外,没有任何原则;除了消费外,没有任何满足。
艾瑞克·弗洛姆
只有发自两个人存在的核心的相互交流,两个人都从核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爱才是可能的。人的真实性只存在于这种“核心的感受”中,这里是活生生的,这里才是爱的基础。因而感知到爱是一种永恒的挑战;它不是一块供歇息的地方,而是一起行动、一起发展、一起工作;甚至不管是和谐还是冲突,是快乐还是悲哀,都从属这样一个根本事实:双方从生存的本质感到了自身的存在,他们成为自己,而非逃离自己,并在这个基础上,与对方合一。爱的存在只有一条证据:双方关系的深度以及二人各具的活力和力量;这是爱的果实,能识辨爱。
艾瑞克·弗洛姆
尊重意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意为没有剥削。让被爱的人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服务于我。
艾瑞克·弗洛姆
目标的灵感启发应当源自自身的生活经历。不论是带给你欢乐的积极动力还是带给你悲惨教训的生活苦难,你的生活中肯定有真正的激情之源。
赖德·卡罗尔
我忽然感觉医学的意义就是去促进平衡。人自身的器官、经络、血液的平衡,各项指标正常,各个功能正常,这是肉体的平衡;人对金钱名利的追逐,对爱恨情仇的纠缠,往往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什么都拥有,但并不快乐,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感知到幸福,这是内心的平衡。时代在高速发展,人类不断透支和破坏自然环境,从而引发天灾人祸,实则再高超的画家也调不出天空的颜色,再厉害的科技也敌不过自然的力量。人对于自然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生物而已,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持平衡才能形成健康的生态圈,这是人与自然的平衡。而医学,如果只关注个体,那么还远远不够,未来医学再发达,也解决不了整体的问题。
陶勇
真正的教育过程是这样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往对方灵魂深处放置铁铲,采掘对方的资源,然后再倒回自身开始熔炼。每个人的生命品质和精神品质的高低厚薄,取决于他在这一过程中采掘熔炼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长度。
李政涛
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马歇尔·卢森堡
被考察的应该是学校而不该是学生。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要有自己的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如果我们不能确保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从一种形式主义走向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堆无用呆滞的思想走向另一堆无用呆滞的思想。
怀特海
发展的动因是来自我们自身的:我们要靠自己探索,靠自己约束自己,靠自己的主动性耕耘收获。老师的作用有两种:第一,以身作则,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第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培养更坚定地目的。人最终成长的动力都来自人们是其价值和重要性的感觉,因此要给予人们各式各样的感觉,例如惊愕、兴趣、崇敬或者超越自我的强烈愿望。由此引发的价值感能给生命带来难以置信的力量。一旦失去这种价值感,生命便会退回到被动的低层次状态,这一力量最为深刻的表现就是对美的感受,对已实现的完美事物的审美感受。
怀特海
生命有机体是凭借自己的内部驱动力来实现自我发展的。这种内部驱动力可以受外界的激励和指导,也可以被其扼杀。不论你如何激发和引导,他们都要凭借自身的冲动才能有所成长。教育是引导个体体会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指的是生命体在面对真实环境时,能彻底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各式各样的活动。
怀特海
教育必须让学生接受新的观点,让他们有能力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的主流思想,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有生命力的。
怀特海
智力、成长型思维模式和意志力都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如果缺少另一个关键要素,前面的三个重要因素,按照一些研究者的话来说,也不过是唱独角戏,不起什么作用了。这关键要素就是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有时也被称为“品质”或“软”实力,指的是监控自身行为的能力。
达娜·萨斯金德
«
1
2
...
24
25
26
27
28
29
30
...
64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