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大学
和公司存在交易的供应商和顾客同样能让人吃惊地了解到一些信息。大学,政府和竞争对手的研究人员也能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数据,贸易协会的高级管理人员也是信息的来源。
欧文·费雪
工业革命并不是由那些受过很好的教育的人所创造的,而是由那些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创造的。飞机是由一些没有上过大学的自行车修理工发明的。电以及很多由电驱动的发明之所以会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为只受过三个月正式学校教育的一个叫爱迪生的人。然而所有这些人都拥有无比有价值的知识和洞察力,即人力资源,这些都是从经验中获得,而不是从课堂上得到的。
托马斯·索维尔
在民主国家,我们过去总是担心未受教育者的无知。今天,我们却不得不担心拥有大学文凭之人的无知。
托马斯·索维尔
尽管媒体和学术界都虔诚地谈论“宽容”,但在我们的大多数大学和学院里,对那些挑战政治正确教条的人,则毫无宽容可言。
托马斯·索维尔
在民主国家,我们过去总是担心未受教育者的无知。今天,我们却不得不担心拥有大学学位之人的无知。
托马斯·索维尔
尽管媒体和学术界都虔诚地谈论‘宽容’,但在我们的大多数学院和大学里,对那些挑战政治正确教条的人,则毫无宽容可言。
托马斯·索维尔
尽管媒体和学术界都虔诚地谈论“宽容”,但在我们的大多数学院和大学里,对那些挑战政治正确教条的人,则毫无宽容可言。
托马斯·索维尔
在被子女的教育吸干一个家庭的水分后,干瘪的父母,正等待孩子大学毕业以后的回馈。
黄灯
尽管一纸文凭没有太改变他的处境,他还是感觉单薄的生命打开了别的空间,他坚信好的大学依旧能改变人的命运,会给人带来更多的选择和社会资源。对农村孩子而言,他始终坚信,名牌大学依旧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捷径。
黄灯
无处不在的微信、数不清的群、早自习点名、课堂刷脸、网络霸权,不过以科技、消费的名义,将他们的生命切割成更多的碎片。而我所看到的重点大学的孩子,却仍旧以最古老的方式,端坐在图书馆阅读泛黄的纸质书籍。
黄灯
对普通家庭的大学生而言,公务员不见得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但却是最能告慰父母的艰辛付出、最能兑现一纸文凭价值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这条路能否走通,往往成为判定这个群体是否存在上升空间的隐秘标尺。
黄灯
对学生而言,伤害最深的并不是贫穷,而是缺爱,童年缺乏关爱的孩子,到了大学,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自卑,内心无所依傍,始终有一个无法填充的黑洞。
黄灯
我翻看十三年前的随堂作业,很难想象,大学时候,她的眼里曾有一个阔大的世界。她不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关心爱情和美貌,她的笔下有遇难的矿工、落后的农村教育、社会不公、环境污染、腐败贪污……我现在才明白,她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早有担忧。
黄灯
对年轻人而言,在真理逐渐模糊的时代,对真相的尊重,成为他们理解和进入世界最可靠的入口。单向度的金钱标准、消费主义的疯狂肆虐、信息时代对生命的占有、奴役、大学教育赤裸的就业导向,正构成我课堂下的年轻人,最真实的生命场景。他们必须拨开这重重迷雾,冲出无数疯狂的包裹,在个体虚幻的自由中,重建生命的踏实和妥帖。
黄灯
以我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所谓的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学生最大的差别,并非来自智商,而主要来自他们是否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思维的训练。
黄灯
从教十三年来,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我发生过争论。他们的平和中正与我们大学时代的张扬放肆,构成了鲜明对比。没有一个孩子有过意外的表现,他们收缩起属于青春年代的触角和锋芒,逼到绝境,唯一能够下手的对象只有自己。日渐增多的暗处身影,成为我视野中无法回避的一群。
黄灯
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黄灯
他们甚至有意无意地转过头去,从不直面大学毕业的起跑线上,同样年轻的躯体去向却千差万别的现实。他们认定个人奋斗,自动剥离个体与时代的关联,在原子化、碎片化的具体语境中,个体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被轻易转移到了个体的机遇、命运和努力程度上,个体层面学生与命运的抗争,和整体层面学生无法与命运的抗争,两者构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黄灯
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作为二本学生,他们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黄灯
大学时代呵,那一团团来得急、去得快的炽热。
铁凝
«
1
2
3
4
5
6
7
8
9
10
...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