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行为
大多数大人在面对一个正在作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很难有积极的心态。
简·尼尔森
控制你自己的行为对于打破报复循环来说是重要的。在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时,要注意不能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能理解。要是换成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为什么不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呢?
简·尼尔森
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
简·尼尔森
当大人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冲突承担起责任时,孩子们通常都愿意效仿大人做出的榜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简·尼尔森
当大人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
简·尼尔森
有时候,我们必须停止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而首先修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简·尼尔森
今天的孩子很少能有自然的机会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师可以精心为孩子提供这种机会。这样做还会带来一个附带好处,那就是当父母和老师以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感知力和技能时,孩子们的大多数行为问题也被消除了。因为,孩子的大多数不良行为正是源于上述“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缺乏。
简·尼尔森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者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简·尼尔森
班会要避免的一些态度和行为:1.不要把班会当作说教的另一个平台。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要尽可能客观,并且不要评判。2.不要把班会作为继续过度控制孩子们的手段。孩子们会一眼看穿,而且就不会合作了。如果你想让孩子们知道,你认为他们太吵闹了,你就问:“有多少同学觉得现在太吵闹了?”如果你采用双向提问,会尤其有效。如果你问了有多少人认为太吵闹,就还要问有多少人认为不算吵闹。你越少表露你的看法,孩子们就越能做到自己思考。
简·尼尔森
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收到伤害。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简·尼尔森
大人要求孩子控制他们的行为,而大人却难以控制得住自己的行为。然而,控制你自己的行为对于打破报复循环来说是重要的。惩罚(即使被拙劣地伪装成“逻辑后果”)只能使报复循环永无休止。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这是父母与老师们最难理解的一个概念。我们太习惯于用惩罚、说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了。鼓励并不像很多人相信的那样,是对不良行为的奖励。鼓励会消除孩子对不良行为的需要。
简·尼尔森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解释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
简·尼尔森
儿童总是充满热情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成人的行为更是容易吸引他们,他们非常乐意去模仿。对此,成人需要承担一种责任,应该鼓励儿童的行为。因为对于儿童来说,成人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他们通过观察,学会指导自己的行动。不过,成人必须慢慢地、平静地行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儿童提供正确的指导,让观察他们的儿童清楚地看到他们动作的细微之处。
蒙台梭利
因为把儿童当成了一件脆弱的而没有自理能力的东西,成人就觉得必须替他们做所有的事情。因为把儿童当成了一件缺乏精神指导的东西,成人就觉得需要不断地给予他们指导。成人把自己视为儿童的造物主,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判断儿童行为的正确与否,以自己的标尺来衡量儿童的善与恶。成人用这种方式对待儿童,即使他们能够说服自己这是出于对儿童的爱和自我牺牲,但实际上他们却在无意识中压抑了儿童的个性发展。
蒙台梭利
主持会议=行为设计²+全程控场。
李天田
激励=及时赞美+行为建模+反馈闭环。
李天田
青春期可被视为人类成长过程中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一个阶段。由于艺术创作属于想象性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想象性活动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孩子与成人想象性活动的差别会通过不同的游戏方式充分体现出来。孩子的游戏是无意识的行为,他们往往用想象来营造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维克多·罗恩菲德
儿童的一切行为以及他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会对他产生影响。当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把他所有的经验——如思考、感觉、知觉(视觉、触觉等等)——相互联系起来,这种行为对他的个性整合必定产生影响。
维克多·罗恩菲德
他有时候会努力但这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头脑中“应该如此”的概念驱使的。这些孩子很在意自己能否被他人赞扬和接纳,所以他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们焦虑万分。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就失去了行为的自主性,由此陷入另一种循环:不断寻求安全感。防御型心智模式就此产生。这种循环是防御的、向内的。陷入这循环中的人会变得关注自我,总是想很多,却很少行动。他们的自我发展会因此受限。
陈海贤
要实现自我发展,成为了不起的自己,你需要先开启行为的改变,因为行为是显性化的自我。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更具适应性的新行为替代旧行为,新习惯替代旧习惯的过程。
陈海贤
«
1
2
...
72
73
74
75
76
77
78
...
144
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