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用户
用户经常用的APP不超过20个,通常就是12个,而且他不再下载新的APP。40%的用户没有下载任何一个新的APP,还有40%只下载了一到两个。
徐新
拥有一亿以上用户,使用频次8到10次以上叫做超级平台。它们会很值钱,因为现在的APP一个获客成本在120到200元之间,获得一亿用户得花多少钱?
徐新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现在,大部分中国用户每天有三个半小时是在移动互联网上,所有的决策都是看APP的信息。
徐新
判断模式的标准只有一个,老客户会不会重复购买你的东西,具体来说是老客户重复购买的次数。你获取用户的成本,两年要回本,最长三年。
徐新
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满足用户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段永平
人家的用户越来越多,那么多人喜欢用它,你非说它不对,到底是啥意思?做拼多多的时候,是我投了黄峥,但我投他并不是事先知道的。有一天通电话,我问他在干嘛,他说在做这个。我给他提了个条件,说你想让我投多少,你就再投多少。他其实并不是因为缺钱找我,而是为了把我拉进去做投资人。
谈拼多多
段永平
我觉得苹果的生意模式,主要是iPhone,比可口可乐要好。我向巴菲特解释为什么苹果的生意模式好。你说百事可乐只有可口可乐一半的价钱你就选择了它,而你知道安卓和苹果的价格差多少吗?真正的苹果用户根本不在乎这些,至少在美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一样的,真正使用苹果的人就是用苹果的。
谈与巴菲特交流投资苹果
段永平
创新其实是在弥补需求上的不足,差异化不是简单的不同,而是满足用户需求。创新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先做的,只是当发现了某个东西,刚好有实力把它做到比别人更好时,可能就厉害了。
谈创新
段永平
朱啸虎投的公司有个特点。先选应用场景,再按照应用场景的用户体验给大模型提要求,这样大模型的目标非常明确。所以成本非常低的、商业化速度非常快。
周鸿祎
功能是打动不了用户,只有用场景才能打动人。用场景才能驱动产品设计,用场景来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
周鸿祎
最近kimi比较火,360 AI浏览器也跟着火了一把。关键是大家放弃把自己作为全功能AI产品的定位,而是选了几个真正能打动一些小众用户的场景。
周鸿祎
在企业内部大模型有点像一个发动机,用户要的不是发动机,而是车。
周鸿祎
过去企业软件一直觉得SaaS软件不容易挣钱,主要你给用户创造的降本增效价值没有那么大。如果今天AI确实能起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企业是愿意付钱的。
周鸿祎
很多创业者做应用端创新的成本不高,关键是懂垂直场景和用户需求,清楚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可以给用户创造一个数量级的价值。
朱啸虎
很多通用大模型想反过来切场景、切用户是很难的,因为他们不懂垂直场景,也不懂销售。所以我们看好有用户、有场景的创业公司去+AI。
朱啸虎
对创业者来说,现在做通用大模型没意义,我们抢用户、抢场景、抢数据更有意义。
朱啸虎
A轮要做的三件事:1.磨合团队。我们投资的时候,最好这个团队是要一起合作六个月以上我们才敢投。因为创业的压力非常大,能不能一起很愉快的合作是非常大的考验。2.证明商业模式。对于创业者来说,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解决什么问题,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而不是只想到一个概念。3.控制好烧钱。最好三十到五十万一个月,才有比较容易有冗余的时间。因为任何一个创业公司一下子找到正确商业模式都很难。
朱啸虎
我发现那些真正有潜质的项目,却往往因为另辟蹊径让大多数人看不出门路。比如说去哪儿,CC(庄辰超)真的是找遍了市面上的所有投资机构,可是没人相信在百度和携程之间还能再出一个平台。没有人投他,我们是他唯一的一个TS。 4风口意味着规律 很多人都说我愿意赌风口,其实真正的风口往往是规律。背后往往有行业发展的逻辑作为支撑,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20%的渗透率。中国二线的互联网公司,赶集、58、去哪儿都是05年06年成立的,为什么05年06年有这么多诞生?也很简单,任何一个市场用户渗透率到20%以后就开始起来了,做任何事情都能够事半功倍。今天AR、VR也是一样,对VC来讲,我们看到渗透率是到15%以后可以开始投,10%以上可以关注。对创业者来说至少到5%到10%创业才有机会。
朱啸虎
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学会用科技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用户体验。
吴晓波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商业文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企业必须要从利己主义向利他主义转变,要以用户为中心,要为用户创造价值。只有为用户创造价值,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吴晓波
«
1
2
...
21
22
23
24
25
26
27
...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