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美国
前美国陆军军官迈克尔·米哈尔科现在是创新创造领域的拔尖人才,他主张一种叫作“假设逆转”的做法:你在任何主题或提议中提取一个核心概念,然后把它颠倒过来。
马修·萨伊德
正如已故的美国神学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曾说过的一样,“上帝赐予我平静,来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赐予我勇气,来改变我能改变的事;赐予我智慧,来了解这两者的差异。”
格雷格·D.贾克布
在美国,有太多的孩子在逆境中挣扎。许多孩子从一出生就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配得起自己的潜能。他们在挣扎,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达娜·萨斯金德
美国土著有一句很实用的俗语:“不穿上一个人的鹿皮鞋走上一英里,你就不能对他妄加评判。”同理,若不从他人的视角来思考世界,我们就无法有效地沟通。
弗雷德·考夫曼
美国所谓的“超级五强”大学,每年入学的本科生(五所加起来)一共才6000多名,而这种特招生名额便有上千人,可见所占比例不低。
吴军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萨默斯。他公开讲:“录取校友的孩子是私立大学建设自己社区的一部分。”
吴军
剑桥和牛津更看重学习成绩,因此对于全世界的亚裔来讲还是比较公平的。再加上它每年招生的人数较多,被剑桥牛津录取也就比被美国的“超级五强”录取要容易许多。
吴军
教授们教育学生不仅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业上,还体现在对学生全方位的帮助上,尤其体现在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人”方面。事实上,在剑桥,教授和学生的关系远比美国的大学要亲近,他们和学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吴军
要想兼顾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延长教育时间,把教育分成本科的通才和素质教育,以及研究生院的专才教育,别无他法。而提出和实践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吉尔曼和艾略特等人。
吴军
美国的政策决策者该明白了,他们越是为了稳定而插手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越会造成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塔勒布
内向但精力充沛有企图心的人。性格内向的人更易成功:美国MSNBC网站报道称,一项研究发现,内向害羞大多与生俱来,而且,内向的人在工作中更容易成功。在做决策时,他们愿意花大量时间思考,不喜欢闲扯其他的话题,更能专心致志地奔着一个目标努力,因此他们成功的几率也相应增大。
张一鸣
反对美国无视中国的国家尊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中国,正是反美民族主义呼声的主要内容。
郑永年
也需要考量到的是,美国加息的时间窗口,可能是在等待中国经济下行的时机,如果美国集中多次加息,迫使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到时如果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中国势必消耗大量外汇储备。由于国际社会需求不振,人民币贬值并不可能带来出口的实际增长,这将严重损伤中国的经济。
郑永年
美国的学校教育已被杜威害人的基本原则弄得乱七八糟,孩子们已为他们学得太少而争执,大学则抱怨他们的预备教育太差。
卡尔·雅斯贝尔斯
21世纪大概率仍将是美国世纪,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不断提高开放程度,因为当前出口规模稳居第一的情况下,我们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
李迅雷
第1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纺、织机械为代表,拉动了英国经济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老大,第2次工业革命以德国和美国为龙头带来了电力设备,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持续了近100年时间,美国成为全球老大,第3次工业革命,仍是美国领头,以计算机和信息产业为主导,已经持续了近70年时间,但这些年来由于缺乏具有革命性的科技发明或技术进步的出现,发展的动力不断减弱,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增速都在放缓,中国也不例外
李迅雷
美国现在1%的超级富豪阶层,拥有全国接近40%的财富,10%的富人拥有接近全国70%的财富,这个现象不仅出现在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等全球主要经济体也存在,这样一来在游戏规则不变的情况下,分化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我认为和平就是在既定规则下长期的重复实验。和平游戏的规则是不变的。假设给200个人每人分配100枚一元面值的硬币,这是绝对平均的分配的,但游戏当中每个人拿出一枚硬币随机给另外的人,这样的游戏持续2万次之后,最终20%的人会拥有50%的硬币,因此即便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游戏规则也是完全公平公正的,但结果还是出现了分化,更何况从现实来讲,游戏规则是不公平不透明的,每个人的起点也不一样,自然而然社会财富的分化也就越来越严重。
李迅雷
美国西海岸围绕着硅谷发展起来的那些高科技和信息产业所在城市,其房价也位居美国各大城市前列,如旧金山的房价超过了纽约为全美最高。此外排名第三到第五的分别是圣地亚哥,洛杉矶和西雅图,均超过了传统的东部金融发达城市波士顿。
李迅雷
搞区域均衡发展和缩小差距一直是一大部分人美好的愿望,但事实上却很难实现。过去40年国内各行政区域之间的GDP差距是在扩大而非缩小,其实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密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美国一半的GDP是由极少数经济活跃的区域创造的,因此我们还会认为中国所有的地区都必须搞大开发大更新吗?应该说绝大多部分的地区都不值得投资,或者不应该投资,因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集中度还会提升,可能相当一部分以区域间均衡发展为目的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都是无效的。未来或许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都会被废弃。
李迅雷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照搬,因为中国社会非常复杂,层次多样、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计划经济、封建主义的色彩非常浓厚,我们如果直接把市场经济拿进来是挺难的,所以我们要改造并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走不了美国的道路,我们还是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吴晓求
«
1
2
...
14
15
16
17
18
19
20
...
36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