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应该
你不能企图去报复一个人,如果你恨他入骨,就应该想办法让他永远不能翻身。
鲍勃·迪伦
这个世界永远有两种人:掌控者和机会主义者,于是就是两种掌控思路。掌控者懂得把注意力尽可能放在内部、稳定的因素上。就有在他们心中,注意力是这样分配的:能力>难度>努力>运气。他们的内心对话是:这个事情的确很难,但以我的能力应该可以做到这个程度,我要尽全力,其他就交给老天了。以这种状态做事,增强的是能力和对任务评估的眼界,能力和眼光长期都可控,这样的人生可控性会越来越强。越是糟糕的掌控者,越是机会主义。他们把时间花在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上。在他们的心中,注意力是这么分配的:运气>难度>努力>能力。他们的内心对话则是:也许这就是个机会呢?希望不要太难,其实只要是个机会,我努力是没问题的。能力这种事情,确定是机会再练。这种人把人生都押在外部常常变化的领域。
古典
在战斗中进攻速度并不是唯一的关键。重要的是时机和方式。一旦对手开始行动,你应该按照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行动(action)四个动作行动,争取后发而先制;这四个部分会不断往复,被称为OODA循环。
古典
父母应该把儿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独立个性的人,同时要自觉地意识到:尊重童年。
朱永新
ADHD既是生理性的,也是社会性的,而改变社会制度可以帮助孩子茁壮成长。我们应该改变学校,以适应不同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而不是给孩子的大脑用药,让他们去适应学校。
朱永新
父母应该学会准确地了解孩子,顺着孩子的天性走,协助孩子成长 。
朱永新
对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智慧的爱。这种无条件的智慧的爱,首先就要求父母对孩子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表示足够的尊重和支持。
朱永新
目前,我们的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不信任孩子,我们以一个很高的标准衡量孩子,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达标,忽视了很多孩子离这个标准还很远,这些孩子也就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其实,教育应该是帮助一个人建立自信的过程,而孩子没有我们的信任就很难有自信 。
朱永新
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不同的人是怎么做事的,这是一个帮助他们通过观察来学习的好方法。同时,高普尼克认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谈,这是一个帮助他们通过倾听来学习的好方法。
朱永新
我们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孩子,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思维模式去形成与我们相同的思想,而是应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在寻找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寻找和探索自我,丰富和完善自我。
朱永新
在这样一个技术周期性重塑生活的时间窗口,谈论未来已经谈得太疲惫,反而应该回到生活的原点,用具体和日常还原出生活本来应有的面貌。对感受诚实,对生活诚实。
山下英子
我认为地震还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了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应该让物品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数量,出现在合适的地方,这样它们才能散发出美丽,发挥出作用。
山下英子
我不喜欢以给贴纸或贿赂的方式来教养孩子,因为那比较像在评判行为,而不是在培养关系。孩子从那种方式中学不到抗挫折能力,学不到灵活应变的能力,学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不到如何为他人着想。以贴纸来奖励行为是一种操纵伎俩,如果我们这样操纵孩子,将来他学会操纵我们与其他人时,你可不要抱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家长应该学习理解孩子,而不是以操纵的方式让孩子想要收集星星贴纸。
菲利帕·佩里
我们应该多展现关爱,而非评判;多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下意识地认为孩子是在胡闹或是错的;以关心与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表示你在纵容孩子,不设界限。
菲利帕·佩里
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不要干扰全神贯注的孩子。·年幼的孩子想和你一起玩时,陪他一起启动游戏。等他沉浸在游戏中、不需要你时,你就可以抽离了。·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你看到他不知道该做什么时,不需要替他规划娱乐形式。孩子感到无聊时,你应该告诉他,你相信他一定可以找到有趣的活动。无聊可能是发挥创意的必要条件。·不过,一定要腾出一些时间跟孩子分享你喜爱的活动(例如桌游、纸牌、运动、歌唱或任何你喜欢的活动),以便与孩子同乐。·与不同年龄的玩伴一起游戏,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菲利帕·佩里
有时父母可能一方是引导型,另一方是管控型。遇到这种情况时,搬出大量事实来佐证你喜欢的育儿理念没有多大的帮助,反而更有可能导致你们坚守各自的立场。你应该和伴侣讨论感受,而不是事实,尽量不要坚持你认定是对或错的事情。感受就只是感受而已,从来没有对错之分。承认你偏向引导型或管控型是因为那比较适合你,而不是因为你相信那对孩子比较好,这可以帮你避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无论你比较偏向哪种理念,切记,在亲子关系方面,接纳、温柔、仁慈是最重要的。
菲利帕·佩里
你明明想和孩子培养一辈子的亲情,你也非常在乎孩子是否快乐,但当你否认孩子的感受时,你们的关系就开始疏远了。这时要你改变反应,你可能会抵触,但是你要知道,当人们的体验获得认可,而不是遭到质疑时,感觉都会更好,孩子也不例外。你应该要意识到,孩子只是在告诉你他的感受,你要把握这个机会与他产生共鸣,谈论他的感受,而不是急着否认他。
菲利帕·佩里
你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抚慰,他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如果你成长的过程中,每次感到难过时,情绪都遭到否定,你很容易以同样的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菲利帕·佩里
为了处理分歧,你应该首先弄清你对环境的感受并让对方知道。下一步是了解对方对环境的感受,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如果不考虑彼此的感受,双方会越吵越激烈,开始打起我所谓的“事实网球”——把理由抛向球网另一面的对方,而且理由会越来越多。在这种争论中,双方的目的变成追求得分,而不是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菲利帕·佩里
就像我们不该评判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评判孩子。对孩子做任何评判都无助于让他变得更好,因为在“文静”“笨拙”“吵闹”等标签的限制下,孩子很难健康发展。
菲利帕·佩里
«
1
2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307
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