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老师
老师领着学生做起来,总也不埋怨他,他才越来越自信。不管孩子有多差啊,总有孩子能做的事,这才是关键。让孩子做起来,这是天大的事情。
魏书生
十几年来,我不断地像学生宣传分权制的好处,提出班级管理的原则: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普通同学能做的事,干部不做。
魏书生
教师对学生关心地越多,师生感情就越密切,一位教师不仅仅重视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成绩,还关心她的身体,关心他的视力,矫正她的仪态,学生就容易在感情上接受老师的劝告,学习效果也会好一些。
魏书生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老师为学生服务,校长为老师服务,局长为校长服务。
魏书生
我曾和一个全班倒数第一名的学生同桌100多天,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动:什么都不会,可他楞是坐在那儿坚持着。别人是屡做屡胜,可他是屡败屡坐,还常常受到老师的讥讽、挖苦。
魏书生
上课三不讲:凡是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老师不讲。
魏书生
学校管理秘诀:凡是老师能干的事主任不干,凡是主任能干的副校长不干,凡是副校长能干的事校长不干。
魏书生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害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们当个孩子呀!
林海音
弗兰茜总是记得那位善良的老师说过的话:“你知道吗,弗兰茜?很多人会以为你一直在编造可怕的谎言,因为你说的不是人们心目中的事实。今后,如果发生什么事情,你要如实陈述,但是如果你想自己把它写下来,那你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发挥。讲真话,写故事,分清区别,你就不会把两者混为一谈了。”
贝蒂·史密斯
老师和颜悦色地向她解释了谎言和故事之间的区别:“谎言是你怯懦羞愧时的遮羞布,故事则是现实生活的凝练。你只是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讲故事,你是按照自己想象编的故事。
贝蒂·史密斯
最残酷的老师其实出身寒门,和那些穷孩子家境类似。好像在她们看来,只要不断折磨那些不幸的孩子,她们就能忘记自己卑微的出身。
贝蒂·史密斯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叶圣陶
作为老师,也许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传输,而是在陪伴中进行价值、意义和智慧的传递,以微小的力量延续人类的文明。人生的意义是在人生之外。
罗翔
在网络空间,我们很容易把他人符号化,而忘记了对方也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我的同事写过一篇文章,文章有这样一段话,值得引用:哲学上呢,有本质先于存在还是存在先于本质的争论。什么是老师?不同的哲学立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啊:如果本质先于存在,那么还是有一个理想的老师模板,不断地去学习与追逐这样一个模板就是成为好老师的过程;但如果存在先于本质,那么也就无所谓的理想化的老师榜样,自由的人可以自由地突破一切既定刻板的老师模板,“万世师表”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它只是虚伪的自我安慰,那么按照这种观点,老师就没有定义,无论如何,做老师都只是个体的自由选择,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当然你要勇敢地承担责任。
罗翔
我有限的脑容量啊,其实无法思考如此复杂的哲学问题,我只能搁置争议,认为两者都有道理,一方面的直觉告诉我还是有理想的老师模型,“学为人师,垂范百世”是值得敬仰的,如果失去了奔跑的目标,这其实比西西弗斯都可悲,西西弗斯至少还是想往山上推动巨石,而不是没有方向目标的一顿乱推,或者干脆往山下乱扔石头哈;但另一方面呢,对于老师的刻板印象啊,它其实也是可以突破的,穿着睡衣去上课的老师啊可能会是爱因斯坦,教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去写文章的老师也未必就没有师德。
罗翔
做老师还是假装做老师,这始终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一个根本问题,很多人开始还是想做一个真正的老师,但后来却慢慢犬儒,假装自己在做老师。
罗翔
惟其你有着狂热的感情,无穷的变化,我更希望你做到身如rock[磐石],像统率三军的主帅一样。这用不着老师讲,只消自己注意,特别在心理上,精神上,多多修养,做到能入能出的程度。你早已是“能入”了,现在需要努力的是“能出”!
傅雷
会学的人举一反三,稍经点拨,即能跃进。不会学的不用说闻一以知十,连闻一以知一都不容易办到,甚至还要缠夹,误入歧途,临了反抱怨老师指引错了。所谓会学,条件很多,除了悟性高以外,还要足够的人生经验。
傅雷
每一个年龄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对于孙少平来说,目前田晓霞就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女孩子是他的思想导师和生活引路人。在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也许有一天,学生会变成自己老师的老师——这是常常会有的——但人在壮大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求得当时比自己的认识更高明的指教。
路遥
烂泥巴搭个灶,最多只能用十年八载。老师教学生认识的每一个字,都能受用世世代代。
刘醒龙
«
1
2
...
10
11
12
13
14
15
16
...
38
39
»